

在开封市朱仙镇启封故园景点门口有一个特别的石牌坊,这个石牌坊是由四面四个石牌坊连在一起的。其中面向南一方的石牌坊上方雕刻着“豫剧之源”四个大字,它的内则雕刻着“中州音韻”四个字。在该牌坊左右两则有一对楹联:左则雕刻着“生旦花脸,南腔北调祥符调。”右则雕刻着“锣鼓梆子,五花八门蒋许门。”这幅对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豫剧祥符调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豫剧祥符调诞生于清乾隆年间的开封,因为开封曾叫过祥符这个名字,所以,豫剧祥符调因此而得名,它距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清代中晚期,开封祥符调戏班分为蒋丶许两门。许门在封丘县曹岗乡清河集(当时开封府辖阳武丶原武丶延津和封丘四县。)蒋门在朱仙镇。朱仙镇《重修明皇宫碑记》上镌刻有70多个豫剧祥符调班社的名称。当时开封最叫响的义成班丶公义班丶公兴班,人称“三老社”。“三老社”中涌现出一批造诣颇深的祥符调演员。清宣统时期的李剑云出类拔萃,他唱丶念丶做丶打样样精湛。
民国年间,“茶社”(即戏园)兴起。民国15年(即1926年),开封义成班在开封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随之又有同乐舞台丶永乐舞台,一批女演员也在此登上舞台一举成名。陈素真丶常香玉丶闫立品丶马金凤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男演员高兴旺丶李宪宾丶牛得草也非常出名。有人会问,您怎么对这些问题这样熟悉?原在我家住的临居就是同乐戏院的经理,他叫沈家修。按街坊辈,我叫二爷。我父亲在戏院负责守大门检票,后来负责卖票。当时的戏院是席棚搭建的,站票壹毛线,座票貮毛丶叁毛。每场戏要演三个小时。戏演完后,名角演员再增送戏迷两段淸唱。解放后还有一个大家不熟悉的秘密。前边第三排中间一般情况下,不对外卖票。它是给市里领导准备的,如市里无人来看演出,在快开演的半小时才向外售此处戏票。另外,在戏院的最后一排(可坐4至5人)是给大街上巡逻纠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的。他们来看戏免费,如果不来,熟人可以免费坐那儿看。
书归正传,咱们再接着聊聊正题。常香玉,女,(1923年9月15日一一2004年6月1日)。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人。常香玉9岁随父张福仙学戏。后拜翟彦生丶周海水为师,兼学花旦丶小生丶武生诸行当,10岁登台演旦角。得王镇南先生帮助,13岁主演六部《西厢记》,名满开封。原习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了豫东丶祥符各调于一身,并广征博采,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更加潜心钻研青衣丶花旦之表演艺术。日寇侵华,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1938年西向西安,在陕甘演出,声名大振,获“豫剧皇后”之誉。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后改建为香玉剧社。
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常香玉率剧社巡回西北丶中南各地义演半年,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丶文化部等部门的嘉奖。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花木兰》一剧获荣誉奖。同年赴维也纳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并访问苏联丶匈亚利等国。1953年率团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半年。1954年又到天山南北为边防战士和新疆各兄弟民族慰问演出四个月。特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979年,常香玉的歌喉响彻了广西边防。1987年12月她自筹资金22万元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奖励河南省地方戏曲的优秀人才,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了“香玉杯”杯名。常香玉从艺几十年来,表演细腻洒脱,已形成众所公认的“常派”风格。1956年任河南豫剧院院长,后任全国人大代表。并被国务院授于“人民艺术家”称号。
豫剧祥符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多个风格不同的流派。即陈素真陈派丶闫立品闫派丶桑振君桑派丶常香玉常派丶马金凤马派丶王素真王派丶高兴旺高派丶牛德草牛派,…等等。祥符调因此非常受人喜爱,一时间传播到河南各地。它流传至商丘一带,形成了“豫东调”。(目前豫东调唱的最好的是刘忠河,他的代表剧目有《十五贯》丶《打金枝》…等)它流传至洛阳一带,形成了“豫西调"。(目前豫西调唱的最好的是马金凤丶李树建。马金凤的代表局丶目有《花打朝》丶《穆桂英挂帅》,…等。李树建的代表剧目有《清风亭》丶《赵氏孤儿》,…等)。流传至黄河以北濮阳一帶,形成了“高调”。(目前唱的最好的是贾文龙,他的代表剧目有《村官李天成》丶《焦裕禄》,…等)。流传至漯河一帶,形成了“沙河调”。

开封市1954年以前是河南省省会,开封演员一直使用祥符调。祥符调是上述各流派的源头,被人称为豫剧的“母调”。祥符调传统戏有800多出,这些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接下来再给大家说一件有趣的事情:谈谈牛得草艺名的由来。
牛得草原名牛俊国,男,(1933年5月15日一一1998年5月30日),汉族,开封市人,国家一级演员,我国著名的戏剧丑角演员。在上个世纪牛得草与陈素真丶常香玉丶闫立品等人齐名,他的代表剧目有《七品芝麻官》丶《做文章》丶《三不愿意》丶《拾女婿》,…等。

解放初期,他的丑角艺术巳颇有特色。开封的一些老戏迷都爱看他的戏。其中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叫李春芳,他看戏后常到后台找牛俊国聊天。有一次,李春芳找到牛俊国说:“您丑角戏演得真好,可是您的名字不风趣。”李老先生要给牛俊国改名,回家后翻了一些古书和字典。第二天,李春芳老人又找到牛俊国很认真地说:“姓侯的有叫侯得山的,猴子得了山,可以攀登玩耍了。姓于的,有叫于得水的,鱼儿得了水,可以畅游啊!姓朱的有叫朱得糠的,猪得了糠,可以达到膘肥体壮。您姓牛,何不叫牛得草啊?!牛儿得了草,可以负重前行,韧劲无穷啊!”牛俊国一听,有道理,高兴的直拍巴掌。从此,便取了牛得草这个艺名。
我本人对戏曲很欣赏,因为戏曲能教育人。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它又高于生活。老百姓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戏曲舞台上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戏。例如:过去有一位老人只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已成家。但两个儿子在媳妇的指意下,都不孝敬老父亲。这时,舞台上就上演了一出《墙头记》。两个儿子把老父亲推出家门不管。一位老银匠很可怜这位老者,把老救下后,为了出了一个主意。老银匠对两个不孝子说:“您爹在院墙下埋了许多银元宝,谁找着是谁的。”两个不孝子只顾用铁铣在墙跟下低头挖银元宝,院墙突然倒塌,最后两个不孝子都藏身在深坑之中,一命呜呼。
另外,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牺牲之后,开封市豫剧团编排了现代戏《焦裕禄》,上演后对广大群众教育很大。特别是在1991年开封市豫剧团又到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和中央顾问委员会的老前辈们演出了豫剧《焦裕禄》。中央领导人说:“您们这出戏演的很细腻,非常真实感动人,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说:“我们只要有焦裕禄这种精神,在建设中国的道路上,沒有任何困难不可克服的!”

我叫赵祥,男,现年77岁,原在开封市公安局工作。因是开封人,非常热爱故乡,所以网名叫开封迷。为了过好老年人的生活,发挥余热,为宣传开封出一把力,经过在市内扫街(即走街串巷采集有关资料),自己背熟后,再向各界朋友义务导游!

都市头条因您而精彩!感恩相遇【都市头条.爱心传递】【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头条号】【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共赏好诗词头条号】【河头店文学社】老师们!【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下设31个编辑窗口!如下:【主编.李红】【儒子叟国娇】【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蓝天白云】【影子】【真心对你】【荷塘月色】【香】【乡愁】【姜海修】【品墨竹】【你安好我安心】【西门吹雪】【雪冰心】【吴金祥】【雨后初晴】【清风入心菲】【黎明】【布衣诵者】【警剑、】【五之堂主】【徐凝】【诗人:编辑:记者:丁雪深】【孙世伟(超越)】【春有百花秋有月】【千里与君同】【一片冰心在玉壶】【同醉唐风宋雨中】【诗意】【诗意朦胧】本团队下设51个专题!如下:【都市头条.爱心传递】【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文学社】【河头店文学社】【沽河一叶舟】【歌缘友聚好声音】【文学范耕净土】【中医中药益寿延年】【共赏好诗词】【向幸福出发编辑部】【美声主播乐园】【专注原创字画】【专注原创歌曲】【专注原创摄影作品】【专注原创对联作品】【唐风宋雨寄君情】【千里与君同】【同醉唐风宋雨中】【有缘千里来相会】【唐诗宋词知多少】【东风送情笛声悠】【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蓝天白云书屋】【都市茅棚】【温馨书苑】【月湖草堂】【闲庭竹韵】【真心诗苑】【荷塘月色】【香】【南湖書香斋文学社】【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清风入心菲】【安好】【布衣诵者】【警剑、】【五之堂主】【五之堂主/新诗集】【五之堂主/系列词律分享】【五之堂主格律诗词专题】【雪深文学社】【永城市】【徐凝】【高山流水遇知音】【情与感】【诗意朦胧】【心有灵犀】【诗意】【灵犀】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相遇【都市头条向幸福出发编辑部】老师们!自即日起本编辑部将免费为身边有团队精神的、有困难的、有利于大众的人和事做宣传!《用行动传递爱,用爱将心相连。
编辑:雨后初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