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龟崮探险记(之一)
文/ 杨浩然(山东)

神龟崮,又名长寿崮、栖云崮,是沂蒙七十二崮、泉庄三十六崮之一。从县城沂水西去三十公里,过了锹断岗,进入崮区,喀斯特地貌的群崮争辉,千奇百怪,神龟崮最为雄伟壮观,周边的莲花崮、雄鸡崮、唐王崮、锥子崮、红石崮、枕头崮、剪子崮、板子崮、东汉崮等二十几个崮,众星捧月一般拱卫着神龟崮。
望神龟崮,可谓远近高低各不同。四五公里开外,见其全貌,可谓名副其实的神龟,隆起的那极其夸张的龟背,周边双层的悬崖像极了龟壳的边缘,朝着东北方向伸出它高傲的脑袋,精气神十足。
神龟崮,传说是八仙过海时神仙歇脚之地,有山洞的石桌石凳石床为证,更神奇的还有山顶巨石上那年代久远的棋盘,是吕洞宾和铁拐李下棋的地方,山下就有东棋盘、西棋盘两个村。

长寿崮,崮上有崮,是复合型的长龙崖璧环绕,数丈高的刀削斧劈般的陡峭,那郁郁葱葱的松柏密不透风,山鹰在崮上飞翔盘旋。时常有白云飘过,崮顶就披上了乳白的轻纱,我怀疑这缥缈的风景里住着神仙。
上山的路有南北两条,北路蜿蜒曲折,盘旋而上,可谓山路十八弯。南路,坡度大且长,非性能良好的越野车,配上驾驶技术高的司机难以攀爬。
崮上有机井数眼,电缆光缆均达崮上,崮顶有二层的木屋别墅多处,有人工开凿的王母瑶池,池中亭台楼阁,曲径通幽,空中雨雾朦胧,可撑伞在瑶池穿行,若晴日背对太阳,可见空中迷人的人工彩虹。

崮边崖璧之上,曲折的栈道,下面万丈深渊不见底,行走其间,方可体验何为心惊胆颤,惊魂动魄也。崮上林间小路日影斑驳,空气清新,闻鸟语嗅花香,远离尘嚣,极目远望,山下那梯田、庄稼、果园、公路、村舍、袅袅炊烟,沉浸在青山绿水中,让人领悟生命之真谛,感受大自然之和谐。一幅青绿山水杰作与我们共赏也。
崮顶之上,有巨大岩石南北通透,从透明处可见崮北的石棚水库,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粼粼波光里倒映着情人崮的影子,似乎穿越时空,来到汉朝见证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此时,神旷神怡的感觉油然而生。
若没胆量有恐高症的人,是绝没勇气走上神龟之首。百米长的龟脖子仅有一米之宽,就是蹲下爬过去,恐怕无人不是腿肚子颤抖,心跳加速,可谓惊险刺激极致也。

能走到神龟的脑袋,真有不登龟顶非好汉、踏上神龟不遗憾的感觉!同行的二十几人,唯独我是目视前方,全神贯注,雄赳赳,气昂昂到达了神龟之巅。龟顶突兀的岩石,有一个两米见方的透明的神龟之眼,钻进去,发现里面是两百多平方的洞,也就是神龟的大脑了,这里面住上几十人都不觉拥挤。叹为观止的是洞里泉水滴滴答答,下面钟乳石间有一眼咕咕冒泡的泉水,若隐若现的流出,怪不得在山对面就能望见随风飘扬的水花,是神龟目睹了沂蒙崮乡日新月异的发展,而感动的泪花吗?
神龟崮南面,就算它的屁股吧。由高到低,一拉溜的五个高大石猴,我倒觉得是神龟下的五个蛋。从地质科学讲,五大石猴是亿万年前地质活动时,从不远处的悬崖分离滑坡形成的,石猴的高度也和山崖石壁同样的数丈高。现在大石猴上有国家地震局安装的检测仪,时刻观测地质灾害,山下梅花峪一个自然村已经搬迁,政府给村民盖了漂亮的社区洋楼。
大石猴最威风,周边是几丈高的石壁,崖上野葡萄藤、护山棘、一串鞭,茂盛疯长,石花、苔藓彰显岁月沧桑,狼爪子、野菊、映山红点缀,争奇斗艳。让人拍手叫绝的大石猴头顶的两株马尾松,远看就是王母娘娘给调皮的大师兄石猴扎的一对羊角小辫儿。

我绕着大石猴观察,有种非攀上大石猴头顶不可的冲动。我看见了猴头上的两棵松树上飘着红绸子,一定有人给石猴送去了红头绳,我也想征服它。
欲登大石猴,心中别犯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观察到大石猴北面,有几块不规则的塌陷下来的石头,最下面这一块足有三米高,且有七八十度的斜坡。我一声呐喊,来了个十几米的助跑,发挥我飞檐走壁的功夫,一下就攀上两米多,眼疾手快,抓住突出的一角岩石,一个鹞子翻身,上了第一块巨石。往上就有了抓手,折叠之上的三四块石头,高度也就没超过两米的,这就不在话下了。

等我爬到第五块岩石,实在没法上了,往上是足有三丈高光滑的石壁。我只得沿着石缝转到了大石猴西侧,约摸着走下去两米,有一块突出的南北通透的石头。我琢磨着,大自然的造化真是鬼斧神工啊,这不就是大石猴的胳膊吗,我此时正在石猴的咯吱窝呢。我倚着石壁喘口气,积蓄力量,只待向纵深挺进。
我琢磨下一步的进军路线,往上去是没门儿。只好往前挪着脚步,只见擀面杖一样粗的山葡萄藤从上垂下来,我用力拉扯几下,足够结实。于是双手牢牢抓住藤条爬了也就七八米的样子,眼前豁然开朗,我已经到了大石猴的肩膀位置,这时候,我转到了大石猴的南面。
可以坐在石猴的脖子位置了。接下来,开始蹬鼻子上脸了。

大石猴嘴巴、牙齿、鼻子、眼窝,全是参差凹凸的石头,绕了半圈,终于到了大石猴的东侧,石壁上是茂密的护山棘和一串鞭。真好啊,它不就是石猴的头发吗?心里这么想着,眼前出现了一个两米深的石洞,我刚要弓着腰钻进去,两只长尾巴的毛色鲜艳的山鸡,扑棱棱呱呱呱叫着飞出来,吓了我一跳。额头上汗水淌进眼里辣辣的,流到嘴角咸咸的。没想到这猴耳朵里别有洞天,你猜我看见了啥?一窝闪着亮光的山鸡蛋,我一数整整有十八枚。这野鸡夫妇可能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会有人来光顾这凤凰窝,惊扰他们的好梦呢。我是个虔诚的野生动物保护者,虽然很想拿一枚野鸡蛋作为战利品留作纪念,最终也不能违背自己的信仰。
我抓紧了藤条,探着脑袋,石猴头顶就在眼前。我扯了扯眼前的一串鞭,把五六根藤条儿拧成一股麻花辫子,手抓牢固了,攀上两三米,正好一棵小胳膊粗的护山棘探过来,我伸手抓住,左右手倒腾了五六下,终于上了大石猴的脑袋。
我来不及观景,躺在大石头上,把自己拍成一个“大”字,闭目养神,感觉疲劳不堪,我的小心脏啊,突突突的跳。山风从耳边吹过,惬意舒坦,真想美美的睡上一觉。

我睁开眼睛,天上大大的太阳,万丈光芒我不敢直视,纯净的苍穹下,白云飘飘,云卷云舒,悠悠忽忽,无拘无束。
我坐起来,站起来,打量着我历尽千辛万苦才登上的大石猴。目测出这上面大约有十五六个平方那么大,石猴头顶有纵横交错的七八道石缝,长着几十棵一米来高的松树,其中两棵马尾松有碗口粗,大约六米高,一棵稍微粗一点点儿。
我太累了,真该歇歇了。这时候“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灵机一闪,不能白白到此一游。

看啊,东北方向的东汉崮,那是当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躲避王莽追杀,登过的崮。东面是唐王崮,也叫九头崮,是当年李世民驻扎兵营之地,后来的薛刚反唐屯兵的据点,也是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驻扎的根据地。唐王崮下是冒火山,很像是个瓜皮帽儿。冒火山下就是山清水秀的松柏崖,山崖之下就是碧波荡漾的沂河支流马莲河,河对面就是背靠东汉崮的御葬林,这里有大汉天子刘秀给他的救命恩人又是未婚妻的孙玉娘一夜之间筑起来的108座规模宏大的空空坟,现在是公墓林。转过头来,唐王崮之南是月牙鞍。石猴山正南面是雄鸡崮、飞龙崮、丁家崮。西南是莲花崮,又名玉皇顶,承载着魏晋以来一千几百年的道教佛教的香火,绵延不绝,而止于七十年代初。至今莲花崮上,几十块刻着隋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时期的,斑驳的石花掩藏不住的模糊的“重修玉皇庙”字样,年代久远。崮顶那一座屋墙屋顶全是巨石垒成的玉皇庙,真正惊叹古人的建筑精巧,历经千余年依然坚固。莲花崮下是马头崖村,山东省第一面党旗诞生地,有1943年所立“正气浩然”的张鋂烈士碑,还有沂河源头之一的马头崖水库。莲花崮西,有沂蒙山根据地景区和山东纵队以及八路军115师山东分部成立纪念地,德国天主教堂。正西面有直插云天的锥子崮,崮下云头峪村是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创刊地。
我如数家珍,作为家乡人,全是给各位看官当个导游吧。
回到眼前,我还要征服的就是爬上大石猴头顶的这棵高高的马尾松。在这贫瘠的石缝里它不知生长了几百年还是上千年。作为土生土长的沂蒙山人,上山爬树自然不在话下。

无惊无险,我就爬到了六米多高的树梢头。山风吹来,我随着树梢摇来摆去,就像荡秋千,有种久违的奇妙的感觉。细心的我还是有了新发现,一个不知名的鸟窝,里面有四只羽翼未丰、肉嘟嘟、红屁股、浅黄嘴巴的雏鸟。可能小鸟的父母出去打食,或许正在不远处某个地方看着我这位不速之客,是否会伤害到它的孩子呢。苍天保佑你们,崮乡的小鸟!
我下的树来,忽然想起应该给这棵松树送个礼物,可是我手里空空的,有些遗憾!可能今生再上石猴山,不知是何时的马月猴年啊!也不知从前的哪位英雄好汉,捷足先登的这猴头山?
上山难,下山更难。…… ……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集分解……下集【神龟崮溶洞探险】)

杨浩然,山东沂水人,历任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北京文鑫教育写作学校校长、《传奇故事•校园作家》主编、《经典美文》执行主编等职,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成功作文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青少年手拉手立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等一千九百余篇。主编《小美文大智慧》《经典阅读》《月亮的温度》《小河轻轻对我说》《一棵小草的品格》《我和夕阳有个约》《雪与霜的记忆》《鸟儿的故乡在哪里》等文学图书二十余部,策划主编中小学作文、阅读理解、识字练字、诗词讲解等语文配套教材六百多本,三十多年来累计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报刊指导推荐点评学生作文发表一万三千多篇,个人出版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图书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