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诗词文学社优秀诗人:
凌洪新
纪实小说《轮回所处的乐章》
作者/凌洪新(江苏)
第一章
凌洪新小镇的街道不宽,仅丈余,也不长,从东到西亦不过里许。北边店铺身后便是逶迤婉转的小河,街道间临河面上有三座桥连接对岸,便于对岸人们来街上购物采买,及与南岸的亲朋好友联络感情。小镇虽不大,却是方圆数十里的行政经济中心。南边店铺身后则是大片的房舍及阡陌纵横的农田。
屋舍间有着大大小小数十条纵横交错的巷子密布其间,形成数个十字,这在江南水乡小镇是常见的。如果将小镇比作心脏,而南北两边的桥与那些大大小小的巷子便是粗细不一的血管,而活动在其间的人们则是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其中一条宽丈余的巷子临近街道,走进一百米则是小镇上当初唯一一座正规厕所所在。当地人都习惯用陶缸深埋于地下,缸口高出地面许寸,用两块板覆架其上形成蹲坑,周围有用稻草架成窝棚,也有简单的在四周围成篱笆的,并且此类粪缸是不能置在居民区,而大都在野外或是在居民区的犄角旮旯。镇上自解放以来建造的正规厕所也就仅此一座,这是在大跃进年代的产物,这也是我今天要说的主角。
至于后来遍布小镇的厕所,则不是我在这要说的。是人都需要吃喝拉撒睡,单说厕所确是难登大雅之堂,可谁又在还能喘气时离开过它?故虽不雅,却也可以理论上一番,却道是说厕所却仍然离不开说人。当初该厕所建造者确有超前意识,受地理条件限制,厕所门就朝了东。该屋前身原是南关地主李澜堂的住宅。这住宅成二字,分南北两厢,中间便是自然形成的天井。在当年土改时南边的房子分给了两户贫雇农,北边除了分出三间给了一户人家外,另外两间让主持大局的贫协留下做了办公室,后来大队部挪地方办公,这儿便空了出来,以后便一直闲着。就在那年,在大学教书的李可子被成了右派,最后落了个妻离子散,被遣送回家参加劳动改造的结果。
李可子回家伊始,万般皆能将就,唯如厕一事令他头疼不已,虽说他生于斯,奈自十五岁离家后,便很少回来,在外许十年,早已习惯了文明生活方式(这是他自我表达的),像在旷野地方解决如厕他是实在做不来。于是他便向当时的高级社主任、没出五服的堂哥李解放进言,说偌大个镇子应该有一个文明的厕所,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并说只有这样才算是跟得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再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厕所建造后可以蓄粪积肥用于种田,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李解放咂嘴说,事情是好事情,可这厕所造哪儿?钱又从哪儿来?又有谁来做这件事?李可子说,原先那贫协用的屋子不是还空着吗?位置也合适。又说我可以来做这件事,钱的事情不要你操心,我可以拿出我的全部积蓄,我可以设计监督建造,你只要给我人就行。李解放寻思了一回便同意了。
反正这个比他小了一个多月的堂弟,田里生活什么也不会做,还对眼下的全民大炼钢铁看不顺眼,要是不给他找点事做,恐怕他静不下心还会犯错误。好在造厕所的材料都是现成的,砖头是建小高炉用剩下的,人嘛有的就是,都是高级社社员,随时可以调配。于是李可子跑了趟地区水泥厂,厂长原是他学生,为他解决了当时稀缺的水泥。李可子半辈子教书育人,一直是纸上谈兵,这次算是给了他一个大展身手的机会,自是十分用心。
可说他是倾其所有,展平生学识,利用原来房子的格局,一个不大的天井依然保留着,原来的大门改建造成拱形的圈门,靠西边小的那间做了女厕所,东边的安了八个蹲坑做男厕所,两个门口都安上了门。原来木制窗户窗棂保持原样,考虑到小镇今后的发展,从长远出发,蹲坑从站脚的木板到坑底,其间足足有丈余的空间,仅厕坑的开挖,足足让十五个劳力干了一个星期。然后四周用砖码砌至地面,这空间五面俱用水泥涂抹,有良好的防渗透性能,然后,在地面架起桁条,铺设木板。设计的出粪口,大人可以站着进出,亦设置板门并加锁,此举是防那些偷粪者的,这在当时确是很少见到。这厕所的建造,前后共花了两个月时间。所有购买材料的费用全是李可子一人承担的。
李可子在督造了他这个平生唯一的作品后,第三个月头上便死了,眼下他孤家寡人一个,真正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却给小镇留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杰作。
第二章
延绵下去的巷子不短,两边都是住户。那年月没计划生育这一说,随便那一扇门里都可能跑出三五个孩子来。孩子们在街上跑,大人见了会骂,去店铺里打闹也会被赶出来。所以,附近孩子们玩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这条巷子。而厕所这地方,原来就是孩子们玩闹的地方,又因为建造期短,平时护养得也好,(因为每天都有专人打扫冲洗。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到八十年代初。)原因是这厕所隶属南关高级社,各个互助组便轮着挨次打粪,作为农田基肥。
(成为生产大队后,依然如此)除了墙壁上有人乱画瞎写外,厕所的清洁程度一直很好。轮到哪个互助组,就有哪个组的社员去打扫冲洗。而厕所天井的空间,便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地方,跳白果、橡果,打堆钱,飘画片,打三角纸片,这些活动都在天井的水泥台阶上进行。至于躲猫猫,厕所与隔壁住家之间形成的夹巷是天然的隐蔽场所,不过这游戏是大一些的孩子才能玩,从厕所墙上的窗户翻出去,双手双脚须撑在两边墙壁上,待躲过搜查的人走后,方能慢慢溜下去,先搜查的人回到指定地点便是赢家。破四旧那阵子,南关那个竖了一百多年的贞洁牌坊给拉倒,四根花岗岩的柱子都摔成几段,那上面的塔形盖顶却保存得完好无损。
一些人为这东西的善后费了心思,最后有人想出妙招,把它运到厕所里,拆了男厕所这边早已破朽的雕了人物花鸟的窗户窗棂,被称之为四旧的糟粕,砌了半截墙将这盖顶安上,成了另外一道风景,也算是废物利用。当然这些都没有妨碍孩子们玩耍。那年入秋后的一个星期天,孩子们依然在厕所天井里玩。七岁的来发带着三岁的妹妹来的,只是他尽顾着自己玩而忘了身边的妹妹,这个妹妹独自一人进了厕所,等掉下去发出哭声才使得玩耍的孩子们慌了神,几个大点的孩子跑出去在巷子里喊救命。
正巧搬运工汪呆子和他老婆从街上拐进巷子,来发扑过去哭着求他救命。汪呆子跑进厕所,看着坑里在屎尿上扑腾的丫头,一时间是江北人杀乌龟无从下手。还是他老婆急中生智,拉着他跑外面砸掉了出粪门上的锁,又让汪呆子跳下去从半人深的粪水里抱起了丫头,递给他老婆…..这事没几天就传遍了小镇。当时正值活学活用大行其道的时候,文化站的刘歪嘴看出了其中玄机,便妙笔生花写了篇报道投给了县广播站,汪呆子不久就成了县里的名人。接着刘歪嘴又写了篇文章让只念过两年小学的汪呆子死记硬背,然后参加了镇里的讲用会。汪呆子经过几天时间的培训,文章早已烂熟于心,况且汪呆子天生就有演说家的禀赋,对着麦克风滔滔不绝丝毫不怯场,面对台下乌泱泱的听众说,在面对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女孩,当时我头脑里闪现出伟大领袖的教导,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又想起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他们都不怕死,为了解放全人类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我不过是遵循伟大领袖的教导,去做一件为人民服务的好事。
于是我就勇敢地跳了下去,救起了那小女孩……讲用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于是汪呆子成了活学活用毛选的积极份子,后来又参加公社组成的讲用团,到别的公社去讲用,交流经验。大概是长期经常的演讲刺激了他的大脑皮层,若干年后,汪呆子遇到人,仍然能够滔滔不绝地给人讲述这件影响了他大半生的光辉历史,语言流利,半点也不打楞…..于是,他永远活在了那段历史里……轮流打粪的规则一直延续下来,只是管理的人员有所改变。
一段时间里打扫的任务,交给了大队里份子们来做,中年丧夫的漏划地主婆张淑芬,这半个月就被指定每天去打扫厕所。这天天黑以后,百货公司的葛瘸子上厕所,这人脚虽瘸走道却轻,耳朵也灵。他跨进圈门便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异响。俗话说,瘸子不瘸能成仙,瞎子不瞎会上天,一个个都是精鬼的人。当时葛瘸子就听出声音出自女厕所,于是他灭了手电筒蹑着手脚悄悄摸了过去,走近了听得越发真切,那急促的呼吸声和肉体的撞击声,让葛瘸子立马明白了里面的勾当。
他当机立断踢开门摁亮手电筒,一个白白的屁股,两个搂在一起的男女出现在他眼前,这对正做着快活神仙的男女经这一吓,哪里还能继续?男的回过身为女的挡着光,并慌忙将褪落堕地的裤子使劲往上拉,缺德的葛瘸子还特意将手电光冲男的裆里照了照,刚才还大逞威风的物事,如今是蔫头耷脑缩成了一坨,这当间那女的已经将裤子穿好,两人将头恨不能钻进裤裆里。
葛瘸子曾经是反到底战斗队的头头,斗四类份子从来都是威风八面,如今虽然战斗队归并到井冈山造反司令部,他还是其中的一个中层干部,仍然是威风犹在革命斗志不减,阶级斗争这根弦依然绷得很紧。这个男的他可认识。
他是小学的牛鬼蛇神钱敏生,一个经常被牵着游街的坏份子。那个女的也不太陌生,虽然喊不出名字,但从她这几天一直在打扫厕所,便可以断定也不会是好东西。当下葛瘸子命令这对男女跪下,把头抬起来,老老实实地交代问题。钱敏生抖抖簌簌的交代他和张淑芬是在谈恋爱。葛瘸子可不信他的话,你们明明是在乱搞男女关系,腐化堕落还说是谈恋爱。都跟我走。别看葛瘸子脚瘸,脑子依然能称得上思维敏捷,当时他就决定把这对男女带回去审问。这对男女除了哀求,根本不敢违拗他的命令,也说不出其他话来。
走到巷子口,钱敏生急中生智回身一把抱住了葛瘸子,嘴里喊着让张淑芬快逃。葛瘸子被这突然一闹,又被钱敏生搂着脱不开身,只能眼睁睁看着张淑芬逃走。但这钱敏生他是绝不会再放走,葛瘸子拉着钱敏生去了司令部,又喝令钱敏生写认罪书。钱敏生只得老老实实地把他与张淑芬怎么相遇的,又怎么相互爱慕的,又因为为了躲避众人的目光,而万般无奈才选了厕所这个地方进行幽会的经过都写了下来,最后签字画押摁了手印。葛瘸子并没有就此放过钱敏生两人,而是在第二天,便把事情通报给了南关的东方红造反司令部,于是一对乱搞男女关系的狗男女被押着在小镇上游街,钱敏生胸口挂着牌子,一串头衔下钱敏生三个大字用红笔打上了叉,他敲着锣口中喊着,大家来看吧,我们就是乱搞男女关系的狗男女。张淑芬脖子上挂着牌子,牌子上还挂了串在一起的几只鞋子,后面是监押他们的造反派和一群凑热闹的群众。枯燥的生活需要刺激,这种别开生面的游街给小镇人带来刺激,所过之处都是两边挤满了人。一天三次的游街,让这对狗男女很快成了小镇上的名人。第四天早上,造反派们准备再次批斗张淑芬,派人去她家传她,喊了半天门也没开,最后踹开门才发现,张淑芬早已用一根绳子把自己挂在了梁上…..钱敏生倒是念旧情的人,许多年后他在张淑芬坟前给立了块碑。上写着爱妻张淑芬之墓,夫钱敏生敬立。
有个阶段这厕所没有人敢进,经过厕所门口都会加快脚步,好似里头会有老虎扑出来吃人。事情是发生在七二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事情是有两个学生发现的。他们看到早已被胡乱涂鸦遍布的墙上突然又多出了一行字,在原来不知道谁书写的无产阶级专政万岁八个字前面多出了两个字,狗屁。虽然这两个只读到三年级,年龄才十岁的少年,这几个字还是认识的。两人从厕所里出来就乱了方寸,一口气跑回家脸色煞白。正巧一个孩子的父亲在家,见儿子急匆匆回来又是这副模样,自然要问个明白。
儿子几乎是急不择言地把事情说了出来,父亲耐着性子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问他出来时有没有人再进去,当儿子告诉他,老虎灶上的二皮跟两人走了个碰面时,父亲马上作出决定,立刻带着儿子去了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所长听到这个情况,立刻从三打指挥部叫了几个人,匆匆赶到厕所封锁现场,又是拍照,又是用石灰水重新刷墙,然后在巷子里挨家挨户的进行询问,并让家里每个人都在纸上写字,当然只能是破开的一个个独立的字。
那两个孩子被关在派出所两天,每天都有人过来翻来复去的问他俩事情的经过,让两人在纸上写字。让他俩回忆,有谁在他俩前头进的厕所,又有谁能够证明他俩是无辜的。两个孩子哪经过这阵势?开始还答上几句,后来就只剩下哭泣了。更不幸的是这其中有一个孩子是张世忠的孙子。在这个小镇上张世忠可算得上是个人物。他当过几天汪伪时期的镇长,也为新四军筹过粮款,还利用身份掩护过新四军伤病员。
解放初,当年经他掩护而脱离险境的新四军营长,如今的地委书记还专门过来看望过他,并对跟在他身后的县里、区里的头头脑脑说,张世忠是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的有功之臣,是我们党团结的对象。一句话给张世忠起到了保护作用,评定成分时他被作为开明绅士,还当上了街上商会第一任会长。
后来他算是急流勇退,一直默默地生活着。只是在这次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那段历史又被人提起,张世忠的成分被重新划定为地主份子…..现在张世忠年已耄耋,垂垂老矣。
第三章
但是在学校当老师的老大,粮管所当所长的老二,以及嫁在城里的女儿都被殃及,于是乎都成了份子子女。如今张世忠虽然耳聋眼花,但思维依然清晰。当他看到大儿媳哭时,马上就意识到家里可能出事了。他把老大喊到房间里问话,老大不敢隐瞒,告诉了他事情的经过。当他得知孙子被喊去派出所问话,他哆嗦着嘴唇不住地说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吃过中饭,他习惯地在床上躺了会,起床便拄着拐杖出了门,大儿媳见他出门便问他去哪里。我出去随便转转。你可要早点回来啊。大儿媳像叮嘱孩子般的跟他说话。老大在学校里接到派出所打来的电话,要他马上去趟派出所。就这样,祖孙三代在派出所里见面了。
派出所所长告诉老大,下午老爷子来了所里,说厕所那反标是他写的,跟他孙子无关,他这是投案自首来了。老人这一举动让所长哭笑不得,本来这案子就是毫无头绪,再说这行字要说是反标,也是有些勉强,毕竟不是打到之类的。这种当时流行的厕所文化,也算是人们发泄内心愤懑的一种手段,不就是狗屁两个字吗? 时下狗屁倒灶的事情还少?所长想着例行公事过后,就放了两个孩子。谁想好大喜功的公社革委会主任却轻事重报地报告了县里,县领导自是十分重视,便责令派出所要限期破案,这样一来即使所长想不重视也不行了。
所长经过审问,基本可以认定这次事件与两个孩子无关,因为他们的知识量还不能对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有深厚的认识。只是现在没有抓住真正的案犯,两个孩子的去留让他犹豫,如今又出来个老头子搅局,这就使问题更加复杂化了。老大看着坐在那里的父亲不由眼睛发酸,你这是为什么啊?张世忠看着儿子笑了,我是罪该万死,也活到八十了,能死也是好事,省得给儿孙们带来罪孽、麻烦。老大只能苦笑,事情哪里像你想得这么简单?所长在一旁说道,张老师赶紧带着你父亲回家去,那个张小刚也带走,叫他不要出去,以便我们能随时问话。这次事件最终就这么不了了之。只是一段时间里,来上厕所的人少了些。
这厕所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才寿终正寝。原因有两点:一是越到后来这厕所越没人管理。本来轮流来打粪的生产队,如今都使用上了化肥,对这种老旧的施肥方式,已经摒弃不用,早就没有人来打粪浇田。就是有勤快的人来挑上一两担也是往自留地上送,也都是中年以上的男人才做的事情,而做这种事情的人毕竟还是少。
只是厕所的使用功能却一点没少。转眼几十年过去,这些人大多不在了,就是剩下的也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年轻人上来根本就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让其挑着臭烘烘的粪桶担过街穿巷,那比让他生小孩都难,结果厕所每年逢上梅雨季节几乎都会发生满溢状况,让住在小巷里的住户怨声载道。二是托了大老板的洪福,在规划小镇未来时,这块宝地被摆上了议事日程…..如今,小巷已成了大街,巷子里原来的住户作了鸟兽散,代之而起的是富丽堂皇的店铺。
(作者简介)
凌洪新,江苏省溧阳市人,1956年生人。喜好写作,曾在国内多家杂志上发表过作品,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4部。
【官网:诗韵星光访谈】
编辑:管玲玲
投稿热线电话:13969166185
【百度】【腾讯】【搜狐】【今日头条】
各位诗友:本着对文字的敬畏和对平台工作人员的尊重,作为诗者,《请尊重自己与别人的每一件作品,不剽窃,不抄袭,不一稿多投,不在群里频繁改稿,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投稿作品请作者要写上(投稿)二字。本群收现代诗,格式如下:
投稿
一.题目
二.文/作者(省份)
三:空一行后
正文******
本群可以投稿也可以分享互动,做到有赞必回。但禁止一切商业链接!本社为纯文学平台,禁止发黄、赌、毒链接!禁止反党、反国家、反社会主义言论!禁止在群中相互贬损辱骂行为!望大家严格遵守群规,守护文坛这片净土,静心创作,携手并进,为打造一流文学平台,而共同努力!加油💪
《华夏诗词文学社宣》
2021年5月12日
华夏诗词文学社团队名单
总顾问: 韩春见
燕赵风云人物,著名诗人。现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科技促进会顾问,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诗词大赛评委副主任。“中国改革开放诗词终身成就奖”得主。《韩春见诗词歌赋序论集》《南湖红船赋》等作品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周恩来纪念馆暨社会名流收藏,并在央视、《人民日报》等融媒体报道。其《南湖红船賦》《圆梦园赋》《云岭书画赋》《曙光赋~大钊魂》等名弛海外,声赫文坛。
特邀顾问:石生
世界著名作家.国家级编剧.当代文化名人。
特邀顾问:
国家一级作家:常跃强
国家一级作家:孙述考
特邀文学顾问:
河北一线诗人:付凤云
(特邀总监/付凤云)
河北著名作家:韩中清
辽宁在线作家:李伟
山东校园作家:孟宪法
山东济南作家:赵志刚
山东著名作家:王波
陕西军旅作家:段清华
济南在线作家:姜广印
山西在线作家:段天池
甘肃在线作家:韦振宇
黑龙江在线作家:宋洋
总社长:郭申虎
社长:付凤云(总编)
常务总社长:郭申虎(总编)
常务副总社长总监:王炳华
微小说散文:审稿总监:
王炳华(总编)
常务副总社长:童话(主编)
常务社长:赵继洲(总编)
现代诗终审总监:王炳华
古诗词终审总监: 张大千
主编: 朱建新. 王朝明
任泳儒.徐西珂
一分社社长: 朱建新
副社长:徐军
副社长:王兴文
副社长:祝天艳
二分社社长:总监:张大干
副社长:徐西珂
三分社社长:童话
副社长:霍玉明
四分社社长:何全兴
副社长:王朝明
诵读团队总社长:龍
诵读团队社长:细细的雨
副社长:宝石蓝
宣传总部长:细细的雨
陈灵儿
宣传部部长:霍玉明
梦露:王兴文:
英语翻译: 徐思静
特邀:
《金声玉音》文化传播公司杨浩然老师,专业制作音频配音、视频MV。配音员具备中国品牌声音,保证质量和效果,有需要作品配音的诗友,请联系:
13969166185
(华夏诗词文学社)金牌主播
诵读团队总社长:龍
副社长:宝石蓝
龍-宝石蓝-芭妮(Bunny)
一梦-梦露-细细的雨
传奇-赵成波-罗恩雷
并非不同-如水
水之静 -青青草
37度女人老师 -
云淡风轻- 为爱而歌
吉祥- 荷塘秋影
人每文 -无尘
焰 - 水竹 -仁娟
梅花三弄- 婉如清扬
(华夏诗词文学社)优秀主播团队社长:细细的雨
(优秀主播)
叶淑娟-清风-周莉莉
王桂芬-小草-方华
西域琴声-军方-张洋
紫罗兰-冰凌花-夕阳红
李娜-家和万事兴
视频制作诵读总编:管玲玲
视频制作诵读总编:朱建新
视频音乐制作总编:夕阳红
全体编辑部人员
作者须知:
1、插图和音频部分来自网络。
2、本平台推出的作品,内容上如有异议。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正或删除。
3、所有前来投稿的作品,均视为"独家授权"华夏诗词文学社发布,否则请勿投稿。
4、为不给编辑工作增加负担,作者在投稿前必须认真仔细检查作品,纠改错别字,并按格式等要求投稿。
5、谢绝抄袭、一稿多投。
6、文责自负,如有作者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侵害他人权益等各种行为所发生的纠纷。均与华夏诗词文学社无关,由作者本人承担一切法律、经济等相应责任和后果。
7、以上条款,请各位作者严格遵守。
8、作者稿费据打赏费决定,10元以上反馈诗人百分之50,领取请加主编微信,以便及时发放。凡无转发朋友圈或点赞不足一定数量者,本社将不再编辑刊发。
投稿热线:王炳华
13465675384
热线投稿:郭申虎
15877332069
平台投稿总编:管玲玲
13969166185
平台投稿总编:朱建新
15609904443
平台投稿总编:童话
19862707080
头条编辑:管玲玲
头条编辑:朱建新
头条编辑: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