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
多愁善感是不是与知识丰盈成正变呢?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古人的这些话似乎给出了肯定的的答案。
也许孽务多繁,寒夜深宵竟惊觉醒来。披上长绒衣出天台,凄风一吹,寐意全消失了。无月星寥,万籁俱寂,宵冷旷眠。越是寂阒,越是想聆得一点响声。恰逢是时,对面的那栋高楼上,那扇不陌生窗口独自透出一缕幽幽的微光,还传来像是电子琴的悠扬乐音。音声很轻很轻,显然是关锁了门户,拉拴了帘栊才演奏的,因为太清净,方能恰恰听见,而且还辨别得出是《红梅赞》,应时名曲。
其实,那座楼台的电子琴,我虽然不识其人,却熟悉其声。好多年前,这部电子琴就蹒跚响起,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慢慢地跳荡,弹得异常生涩。可是晨昏相继,月岁持恒,终于变得顺畅起来。琴声这种东西,往往越是遥闻越是谐情的,我也就听着听着觉得悠扬愉悦起来了。
不过,后来琴声停寂了,很长很长时间不曾重聆,我都几乎将之忘记了。不知道原因,但最大的可能是人长大外地求学去了。现在回响,是不是某些高校早休假呢?
弹完了一曲,琴声停了。我的心神却完全清醒,虚室开最亮的灯,温品热饮,依托着还在灵域优柔的旋律,将一阙短词填了……
2024.01.10午时.

调寄·画屏春(龙谱 苏轼体)
【词林正韵】
凄寒夜聆琴遥和
连振华
烦绪莫名惊梦断,
醒松月暗星沉。
凄寒沁体却宁心。
广宵元入静,
何处漏琴音。
酽茗香醪陪剩夜,
尽情受用愔愔。
伶仃虚室好敲吟。
迩遐相唱和,
韵味更浓深。
注:醒松——刚苏醒貌。
愔愔——悄寂貌。
敲吟——推敲吟咏诗句。
2024.01.09深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