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今天(1月10日)凌晨,笔者综合新华网、央视网援引国际媒体最新消息。鉴于当前中东巴以冲突局势非常关键和敏感,美国和以色列面临着自本轮巴以冲突开始以来空前的压力。据路透社表示,当地时间1月4日至11日,布林肯展开了三个月内的第四次中东之行,行程包括希腊、土耳其、约旦、卡塔尔、阿联酋、沙特、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埃及。布林肯此行的目的非常简单,按照他的说法,是为了“避免局势失控、进一步升级”,并呼吁中东各国配合美国“遏制战争”。然而,世界变了,连超级霸王美国四访中东,出面求人,也四处碰壁了。
看看近期第四次到访中东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似乎仍然陷在无路可走的困局。
据半岛电视台在布林肯巴以冲突后,第四次出访中东的1月4日当天,即指出:刚刚发生在伊朗克尔曼市爆炸袭击造成数百人死伤的怖事件,地区冲突扩大化的风险陡然增加。虽然美国在第一时间试图撇清美国、以色列对此事件的关系,但中东舆论认为,这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在卡塔尔,布林肯遭遇了极为尴尬的一幕。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月7日宣布,为这家媒体工作的两名巴勒斯坦记者当天在加沙地带工作时遭以色列军队空袭身亡,其中一人是半岛台驻加沙首席记者瓦埃勒·达赫杜赫的儿子。达赫杜赫两个半月前在以军空袭中失去妻子、儿子和女儿等12名亲人,如今再次遭遇丧子之痛。在儿子的葬礼上,须发皆白的达赫杜赫泪流满面,但仍然穿着印有英文“媒体”(PRESS)字样的防弹背心,表示自己将继续坚守下去,把真相传递给世界。
达赫杜赫的悲惨遭遇震惊了世界。半岛台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这起袭击,国际社会各界也纷纷出面谴责。按照美联社的说法,达赫杜赫已成为加沙地带巴勒斯坦记者的一张代表性面孔。面对汹汹舆情,当时身在卡塔尔的布林肯也不得不作出回应。他在记者会上说,两名记者的死亡是一场“难以想象的悲剧”,他为达赫杜赫痛失亲人感到“非常难过”。“我自己也有孩子,我无法想象他经历的可怕。”
然而,对于正在流血不止的中东人民而言,布林肯这番发言既无建设性,也不足以平息地区正在兴起的反美怒火。实际上,这样的尴尬并不只是布林肯个人境遇的写照,也是美国政府在巴以问题上的真实处境。
另据新华社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穆罕默德当地时间1月8日在会见布林肯时明确表示,必须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实现停火以保护平民,应避免冲突扩大威胁整个地区安全。此前,约旦和卡塔尔两国首脑也对布林肯表达了相似立场。
据CNN报道,在伊拉克,伊拉克总理苏达尼公开表示寻求美军撤离、恢复全部主权的立场。驻伊拉克美军有约2500人,是美军在中东的重要存在。本轮巴以冲突以来,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频频袭击驻伊美军基地。伊拉克政府表示,这些武装是隶属于国家的正式组织,受国家保护,“美军已没有理由驻扎”。舆论认为伊拉克政府的表态既是在巴以问题上向美国施压,也是希望美军撤出中东。
……。
笔者认为,众所周知,本轮巴以冲突以来,布林肯已先后四次访问中东,兜售美国停火方案。显然,巴以冲突失控、升级直接干扰了美国在亚太地域的战略意图。对美国而言,要避免巴以冲突外溢,最关键的是遏制“受伊朗支持”的三方面势力,即遏制也门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袭击,遏制黎巴嫩真主党对以色列的袭击,遏制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武装组织对当地美军的袭击。事实上,美国以色列原本设想对加沙的“报复性闪电战”,巳沦为无可奈何的“持久战”。现在,其实各方都不想打,以色列也坚持不下去,各方分歧的焦点在于战后安排。而以色列试图通过控制加沙地带确保安全。但多数国家坚决反对以军占领!连以色列也不完全听美国号令了!如今,全球超级霸主美国既深陷泥潭、也难以调和!这个问题暂时无解!这就是美国国务卿受拜登委托布林肯四访中东依然四处踫壁的原因。为此,特赋《落梅风》为评为观。
中东巴以战烟纷。
犹军惨忍除根。
祸争外溢美伤神。
陷戎尘。
布卿频访图停火,
无功四处丢魂。
反遭非议各方陈。
落霉尊。
一一2024年1月10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