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节制
-----《道德经》启示录之十五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老子《道德经》上篇--道经。
第15章原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 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15章译文:古时善于行“道”的人,见解微妙而且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正因为他深藏不露无法了解,所以只好勉强用下面一些比喻来将他描述:他的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赤脚涉水过河时那样逡巡不前;他的警觉戒备啊,就好像居于强邻的包围之中,不得不时时警惕万分;他的拘谨严肃啊,就像在做客一样;他的融合可亲啊,就好像正在消融的冰;他的醇厚质朴啊,就像没有雕琢过的原木;他的旷远豁达啊,就像空旷的山谷一样;他的浑厚宽容啊,就像浑浑浊浊的江河大流一样;谁能在动荡中静止下来,在安静中慢慢变得澄清?谁能在安定中变动起来,使其慢慢显出生机?保持上述道的要义之人,不肯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思绪流萤:
老子曰:“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是说人只有做到了不自满,才能持续不断地自觉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见识,进而获得不断的成长;“不自满”是一种自勉的激励,可激励之外却是“蔓延的欲望”,如无节制,也是人生的灾难。
人前行的路上,大多喜欢激励自己去无节制地发挥、追求、冲击或猎取某种纳入视野的目标;然而,最难和最需要的,却是节制自己一些不必要的追逐欲望,否则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追逐效应;人是在“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决定活法”的过程中生存,首先涉及的便是驾驭心理平衡,而平衡的本质是欲望与得到的节制处理,如客观世界一样,始终以微妙又独特的方式,维持着生态平衡,比如“苦难守恒”定律,是说每个人一生需要吃的苦,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越是选择现在的逃避,未来就会以更大代价去面对。
平衡是人节制自己的自觉调理,还有另外一种表现现象,当某一方面不足时,与之相对应的方面,必然就会出现多余;比如“识不足则多虑”,是一个人的见识不足时,就会过度担心或诚惶诚恐,没有安全感;再比如“智不足则多疑”,是一个人认知不足时,就会对很多没见过的事情半信半疑,甚至怀疑一切,徘徊不前;还有“度不足则多怨”,是一个人的格局不够时,看到的都是不公平,时间一长,便会导致自己充满愤恨和不满,整天处在抱怨和哀叹之中。
生活就是一个天平,每拥有一件东西,就要为拥有而失去一些东西,这是匹配;每个人只适合得到与自己相匹配的东西,一旦自己拥有的东西超过了能力承载,就会给自己留下祸患;比如人们常说的“名声不能大于才华、财富不能大于功德、地位不能大于贡献、职位不能大于能力”,就是总结的提示;《周易·系辞下》里也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或“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均说明,人只有通过驾驭节制和平衡,才可获得自己配得上的享受内容。
孔子曾提示弟子颜回:一场赌局中,决定胜负的不是技巧和运气,而是赌博时的下注,因为有人拿普通瓦片当赌注,不在意输赢,就赌得潇洒自如,不急不躁,稳扎稳打,进而也就必赢;而有的人拿着黄金作赌注,太在乎输赢,赌牌时也就战战兢兢,神志昏乱,结局自然不好;这是“在乎定律”在起作用;工作中也有这样的事情,程序员做编程时,一定会有一个备份;因为,万一硬盘故障、代码丢失,没有备份就会损失惨重,这又是“备份定律”在起作用;人生亦是如此,当只给自己留了一种选择时,一旦那扇门被关上,就只能做困兽之斗;事实上,思路清晰的人,凡事都有两手准备,从来不是一根筋地走到底,即“鸡蛋不全放一个筐里”;当然,有时成功也需要一些“放弃”;一个人的一腔热血,若始终在琐事上摸爬滚打、费尽心思,那就不是执着,而是愚蠢;因为,方向错了以后,停下来便是进步,也是节制。
同时,从个体和整体的关系上看,人也需要兼顾;因为,任何一件东西,常是整体的缩影;比如,中医耳穴针灸、都是透过耳朵或手掌来诊断和治疗全身;再如太阳系里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运转,与人体内五脏六腑的协作,本质上是一样的,人的脊椎有24节,一年也有24个节气;可见,人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在宇宙里有着相似的对应点,且通过反观与内视,所有的星系,都会在人体之中找到对应的位置,且如一个大房间,有无数的门,从任何一个门都能进入,这亦可称之为法门,如可从一滴水想到大海,亦是个体和整体之间的法则;易经有“象数义理”的四大法门,就是研究易经图象、数字、道义和理论的四个途径,也是探究世界真相和协调人行为进取和节制的指引。
历史还有一种现象,总出现惊人的类似状态,如把古代和今天的很多事情作对比,就不难发现历史从未过去,永远都在不断地轮回,读懂了历史,也就读懂了未来;这也等于太阳底下无超出规律的新鲜事,现在发生的事情,过去已经发生过,将来还会发生;并且,人们遇到的问题,哪怕匪夷所思,前人都也遇见过;比如,各种庞氏骗局,已流行了几百年,无数前人已上过当,可庞氏骗局的后人翻新了一下,人们依旧还会上当;人类之所以不停地重蹈覆辙,是因为人性从未改变,这便是“重复法则”里人在进取的同时,如何鉴明“欲望滑坡”的节制效应。再则,人类社会也常发生对冲现象;社会上每产生一个不公平的现象,都会对应地产生另外一种反抗的形式,两者互相对冲,以利保证结果的公正;比如,淘宝和拼多多的出现,让山寨产品横行,价格战就越来越激烈,这也与奢侈品是一种对冲;奢侈品经营者,利用人性的虚荣、文化植入和稀缺性,为了躺着赚钱,就不愿降低价格,因为可满足一些人愿高价买单的虚荣心;可是,类似廉价的产品,也满足了底层人的消费需求,这是客观事物存在的自然节制;还有,世上排名靠前20%的人,坐拥了80%人的财富;80%的现实问题,也基本是由20%的人衍生矛盾带来的,体现出人在追逐利益时,出现了智慧与利益结构层级的节制分化;因此,人们掌握了2/8定律,也是“选择大于努力”、“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综上观之,宇宙的法则和规律超越时空,贯穿人间,天人合一,四海皆行,且在冥冥之中,操控着人们的时运,人类无论经过多少轮回,都会延续下去;一个人唯有吃透这些规律和法则,才能“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一切财富和变化都是外物,人在生存过程中形成的格局和心境,才是自己的;人的欲望和向前冲的惯性,亦必须在“平衡、匹配、在乎、备份、放弃、整体、重复、对冲和2/8定律”等方面,有所顾及和节制,走路才不会“闪腰岔气”。
人在宇宙的自然体系中,而宇宙又运行在自己的秩序合规内,这谓之“天道”的规律;如此,人的前行也应遵循“天道”法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也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是在告知人们:万物皆有序列和节制。事实上,人的存在都是各按其位其时,这是价值回归的原理;无论是世界、国家,还是一个家庭或公司,每个人都须找准自己的位置;因为,不管人们是否有意,当违反了序位法则而毫无节制时,就会产生相应的问题和矛盾,或造成损失,还需再去努力化解,直到涉及的人和事回归序位,才算为止。
譬如,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上半场,大家都在野蛮生长,胆子大的淘汰胆小的,每个人都只顾埋头赚钱,不管定位,甚至蛮干也能赚钱;可是,近两年中国经济开启了下半场,一些诸如房子、股票、虚拟货币、估值、市值等等,也都开始“众神归位”地进入了重塑期,向着价值最优的序列,排列进行再组合,这就是欲望与节制的再次“序位”调整和发展延续;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写道:“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说明许多事情既要发展,又须节制,与人们倡导的“衣不过暖、食不过饱、住不过宽、行不过快、劳不过累、逸不过安、喜不过望、怒不过度、名不过求、利不过贪”同理。
“人生有度,过则为祸”;《史记》也有言:“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如此,惟愿我们的人生,都能守住心中的清醒与克制,凡事淡然自若,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人,在北京工作近30(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官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题材的作品,主要著作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