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病床前无孝子
文/张诚
母亲的晚年生活逐渐不能自理,我多次的恳求劝说,终于同意到我家居住,几年来我和妻子儿子的精心养护,母亲感受到了生儿养女的幸福,我们在小区的居民中,也落下了孝子孝孙的美名。这次病了,是长期卧榻的重病,只能无期限的住院治疗。
作为儿子服侍在母亲左右是应该的,父母生我养我的这份亲情无论如何回报都不嫌多。孝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儿女的尽孝也是众目关注品德的热门话题。在医院医生护士护工的专业治疗的同时,我伺候照顾母亲,还要操心小家,还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圈,已不是这几年在家里的伺候照顾,而是与妻子白天晚上轮流,从家里到医院奔跑,在医院的精心观察护理,累了只能在楼道或病房内支简易床打个盹。短时间内还能忍受,但时间一长就会疲于奔波,分身乏术的人也会疲惫不堪,成为神鬼人之间不伦不类之人。
在抢救和精心治疗护理,母亲病情有所稳定,神志清醒,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处理大便一次,稍微怠慢就喊叫裆部疼痛难忍。白天还好处理,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翌日就昏昏沉沉,发生了几次尿在病床上的事故。尤其是问好了母亲想吃什么,就在家精心做好的高价高营养饭菜,母亲吃几口,我很欣慰,刚送来让她趁热吃,她嫌烫了;放会儿吃,她嫌凉了;吃了两口嫌淡了,吃完要喝水说饭咸了。常常一口不吃,还嫌我们把她饿坏了。母亲病情加重时,转入监护室,又不允许我在床前打扰,我只能在床房外焦虑的等候医生护十护工的传唤。神志稍微清晰,病情控制住时,回到普通病房,裆部已红肿溃烂。这个时候病人烦躁脾气暴躁,自然而然影响着我,使我情绪不定脾气暴戾,呵斥老婆训斥护工转嫁情绪。母亲这次住院的两年多,我从一个开朗明智精干的男子汉,塑造成了一个不修边幅性格怪异的暴徒。
真应了古人的一句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简而言之,老人长期卧病在床,不管多么孝顺的孩子,最后也会变得不孝顺。我对古人精辟的论述有了切肤之感。



作者简介:张 诚,中共党员,1959年生,籍贯河北省。下过乡,插过队,当过兵,转业到市级机关至退休,陕西省宝鸡市党史专家库专家,在渭水文苑读书学习文学创作,写过公文不休闲,文海艺街转一转。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陈昌文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