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里的大美重庆,没有丁点儿寒冷的感觉,阴沉沉的天气,笼罩着浓浓的雾霾,仿佛再现了当年的雾都。
午后走趟两路口,南岸苏家坝乘坐873路公交车,虽是周一,午后的交通特别顺畅。
公交车迈着欢快的步伐,行驶在菜园坝长江大桥上,拂窗望去,窗外的渝中半岛,奔流不息的江水,天际边的南山,石板坡长江大桥身后的10号线地铁大桥,大桥身旁的珊瑚公园,长江两岸的渝中融侨半岛,在雾霾中约隐约现。
修建10号线地铁大桥采集沙石留下的千疮百孔,形成无数只千姿百态的水潭,不少游人,像无数粒星星点点,撒落在水潭边,嘻戏游玩;不少退休老翁,像无数只戏水的蜻蜓,栖息在水潭边,静静垂钓。
抗战时期的珊瑚坝机场,蒋介石身边的国民党政要人员,从这里乘坐飞机出入,美国飞虎队在这里为蒋介石训练作战飞行员的那段历史,至今仍历历在目。
珊瑚坝对岸的重庆水泥厂,那几根常年吐着滚滚隆烟的高烟囪,常常听见那几台碎石机发出的隆隆叫声,伴随重庆直辖生态环境建设,早已销声匿迹。
菜园坝对岸的黄葛晚渡,承载着千百万年的长江轮渡交通,伴随上世纪80年代初,石板坡长江大桥的开通,黄葛晚渡到菜园坝码头的过江轮渡变成了历史,变成了巴渝十二景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公交车缓缓驶过大桥,来到菜园坝端头的引桥上,枯水期露出江水的珊瑚坝,珊瑚公园转盘里的那尊高耸入云的灯柱,尽收眼底。
纵横交错的高架桥,无不让人眼花缭乱,经过这些年配套改造,新增了不少分流道。
随着“曾家岩”隧道的开通,南坪方向经菜园坝长江大桥,驶向渝北的车流,从菜园坝端头的引桥上,直入“曾家岩”隧道,跨越“曾家岩”嘉陵江10号线公铁大桥,再穿“刘家台”长大隧道,直入渝北,比走石板坡钻“石黄”隧道跨越“黄花园”嘉陵江大桥捷近,还可避免交通拥堵。
菜园坝身旁的渝中半岛,与长江对岸的融侨半岛,像两颗闪闪发光的蓝宝石,镶嵌在长江两岸,照耀着重庆儿女从荒芜走向兴旺,从冷清走向繁华的发展变化。
长江对岸的融侨半岛,从清代光绪年间制造铜钱的铜元局,到抗战时期蒋介石迁都重庆,成为蒋介石生产枪弹的兵工厂,解放后改为长江电工厂,上世纪90年代迁离主城,铜元局几经开发,变成而今的金辉城——方圆两三平方公里的融侨半岛,与菜园坝身旁的渝中半岛遥相呼应。
菜园坝火车站,作为成渝铁路的终点尽头站,1952年7月1日,伴随新中国第一路——成渝铁路的开通而诞生。
依附于菜园坝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派生的江边竹木、水果、皮革、五金等批发市场,菜园坝地下商场,养活了菜园坝周边数以万计的打工族,像解放碑、朝天门那样,热闹、繁华、喧嚣了好些年,伴随菜园坝高铁站、菜园坝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菜园坝滨江新城配套建设,菜园坝将彻底改变模样。
在那商品经济活跃的年代里,铁路运能运量矛盾的突出,菜园坝火车站成为票贩子、羊儿客、串串客的聚集地,打着“旅客”的幌子排队买票,以倒卖火车票,赚取差价“养家糊口”的各大票贩帮,像过街老鼠,常年活跃在“山城饭店”、菜园坝人行天桥、皇冠扶梯、建新坡一带。
随着重庆北、重庆西、沙坪高铁站的开通运营,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八纵八横”高铁路网的建成,运能运量矛盾的缓解,全国统一实行凭《身份证》网上买票,推行电子客票,刷脸进站,曾经泛滥成灾的票贩子、羊儿客、串串客销声匿迹。
火爆了50多年的菜园坝火车站,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日均到发旅客列车,由鼎盛时期的90多对,萧条到2022年6月20日关闭时的14对。
紧随菜园坝高铁站、菜园坝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配套建设,紧邻菜园坝火车站周边,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渝铁村、铁路坡、王家坡、合力村,数百幢居民住宅楼,坐落在“八一”隧道口,古老的“山城饭店”已相继拆迁,人去楼空,正式拉开菜园坝高铁站、菜园坝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配套建设的序幕。
伴随2020年8月渝湘高铁的开工建设,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菜园坝穿越江底的高铁线路,时速120公里11.942公里长,最大埋深322米的单洞双线高铁隧道,从重庆站出站后下穿菜园坝立交,依次下穿轨道3号线、“曾家岩”隧道、石黄隧道、轨道10号线,经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于金紫门公运物流公司货场处下穿长江,越江后下穿南滨路、轨道环线上浩站、内环快速和南山至刘家坪,上跨纵一路、石塔立交由北向南引入重庆东站,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菜园坝长江大桥菜园坝端头新增的分流道,与在建的菜园坝高铁站、轨道18号线、26号线、27号线、公交、地铁、轻轨、高铁零换乘配套建设,今后到菜园坝乘坐高铁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连接渝中南岸的菜园坝轻轨公交两用长江大桥,代表大美重庆一座座跨越长江、嘉陵江的两江大桥,密密麻麻盖满江,两江四岸变美景。
深冬回望菜园坝,菜园坝伴随时代变迁,高铁站与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滨江新城配套建设,将来的菜园坝,你是重庆重要交通口岸的缩影,你是大美重庆“畅通重庆”的重要标志,你是重庆儿女的骄傲自豪。
回望深冬里的菜园坝,我们见到你正在如火如荼抓紧高铁站建设,2026,重庆儿女期待你回来,回到曾经喧嚣的年代,回到渝中母城原来的位置,回到三千两百万直辖儿女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