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浦专访:专访张丽军老师


专访张丽军老师
近期,万松浦书院网站对荣获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的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丽军先生进行了采访。
采访者:万松浦书院网站海林(以下简称海)
受访者:张丽军(以下简称张)
海:多年来,您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学术研究,您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
张:谢谢您的采访。这个问题是很有意思的,在外人看来二者好像是冲突的,而事实上,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我把研究最新成果、前沿领域引入教学领域,让学生获得与时代前沿、最新成果对话的能力,让课堂具有较高学术含量,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而被激活的学生迸发出很多很新颖、鲜活、独特个性化的问题与思考,又会激发我的新思考。总之,二者是互相促进的。
海:当下资讯发达,媒介形式多种多样,读者的注意力常被快餐式鸡汤文章、短视频所吸引。在这种困境中,文学该如何突围?
张:您提的问题是很有时代性的。我在大学本科课堂提出大学的经典教学理念,倡导大学文学学习要以经典为本,开展文学经典教育。在信息技术时代,我们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个体阅读、朋辈阅读和师生集体赏析,以问题研讨为导向,进行文学经典教学。我称之为从游文学经典。
海:不少的评论家都有明确的研究范围,您对自己有这种明确的定位吗?
张:是的,我博士毕业的时候,老师和朋友都提醒我,要有自己的领域,即“自己的园地”。我的研究领域是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当然,我在坚守自己的园地的同时,也注意与自己所在的地域、文化、团队的结合,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具有新生长性的学术增长点,如我在济南,我积极参与中国作协、山东省作协的文学研究工作,从脚下的土地出发,展开对张炜、莫言、赵德发、刘玉栋等文学鲁军、鲁军新力量的研究,从中汲取最鲜活的审美经验与智慧,获得研究灵感,促进地域文化、文学的发展。即有所坚守而又有所创新,在创新激活中实现对坚守领域的新探索。
海:您如何看当下的文学创作?您对当下和未来的文学创作有什么样的期待?
张:我这几年做的一个新领域,就是对中国70后作家群的研究。中国当代文坛的主力军依然是50、60后文学大家,即张炜、莫言、贾平凹、王安忆、余华、格非、苏童等作家群。但是这几年来,尤其是随着2019年徐则臣获得茅盾文学奖,中国70后作家鲁敏、魏微、葛亮、李师江、艾玛、常芳、周瑄璞等作家相继推出具有分量的长篇小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不可忽视的新主力军。我在2023年第2期《文学评论》的文章就是研究中国70后作家的长篇小说创作的论文,提出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新故事的书写者,已经获得审美自我主体地位。我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70后作家的创作充满了期待。我认为这是具有完整乡土中国经验的最后一代作家。
海:近期您有哪些研究和写作计划?
张:我对山东文学有着近20年的研究,白烨先生曾提到山东有莫言与张炜,山东文学的高度就是中国文学的高度,也是世界文学的高度。当代文学鲁军大气磅礴,有很高的文化、思想、伦理价值。我计划结集出一本“文学鲁军与当代齐鲁文化”的书,以及对中国70后作家创作研究与访谈的著作。在理论方面,我想做一些中国传统文论与当代文学批评关系研究的思考。
海:对书院未来的发展您有什么希望和建议?
张: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很重要,乃至是具有根本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万松浦有着多年的教育探索实验,有着很好的积累,在国内外文学将诶有着很好的、很巨大影响。这次《万松浦》杂志的创刊,有着直接的的、源头文化意义的精神连接。我期待着万松浦书院在文学教育方面,有着更制度化、体系化、协议化的推进,与暨南大学等南方名校有着更多的制度化、长期化合作。我愿意做这种教育协作的联结者和推进者。
海:好的,张老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谢谢!
个人简介:
张丽军,男,现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当下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等著作8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 300 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一般项目 2 项,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等省部级项目 10 余项。曾获山东省社科成果奖、泰山文艺奖、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在 20 世纪乡土文学研究、当代文学批评、70 后作家群研究等领域有较大影响。
新闻链接
第三届贝壳儿童文学周暨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鲁东大学举行

4月23日,由鲁东大学、山东省作家协会、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烟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烟台市妇女联合会主办,万松浦书院、张炜文学研究院、山东文学馆、烟台图书馆、山东文艺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璜山书院承办的第三届贝壳儿童文学周暨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颁奖典礼在鲁东大学隆重开幕。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鲁东大学张炜文学研究院、胶东文化研究院、万松浦书院名誉院长,鲁东大学文学馆名誉馆长张炜,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山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赵艺丁,鲁东大学校长李合亮,烟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隋子林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烟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隋子林在致辞中表示,烟台是一座“爱阅之城”,2023年是“书香烟台”品牌建设的攻坚之年,我们将秉持“全民阅读,儿童先行”理念,通过举办贝壳儿童文学周与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颁奖典礼,进一步擦亮“书香烟台”城市名片,为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强市建设注入强大文化力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对本届贝壳儿童文学周暨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颁奖典礼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在这春夏之交的美好季节,各界人士聚集在鲁东大学,举办文学活动,是一场非常有意义的盛事。崇文尚读,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儿童文学周和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颁奖典礼这样的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鲁东大学张炜文学研究院、胶东文化研究院、万松浦书院名誉院长,鲁东大学文学馆名誉馆长张炜指出,近年来在“儿童文学”研创领域,鲁东大学正在打造中国“儿童文学”的一片“高地”。他表示,童心和诗心是文学的核心,是精致的平易、深刻的浅显、复杂的简练,是作家付出更多磨砺,忍受巨量劳动之后,淬炼而成的结晶。同时,儿童文学也是理解和观察社会的重要窗口,是某种表征和指标,是社会生存状况和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
接着举行了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颁奖仪式。






本届“万松浦文学奖”评奖共分三个门类,六个奖项,邱华栋的中篇小说《于阗五部》、瓦当的长篇小说《芝罘——米怜秘史》、金仁顺的短篇小说《白色猛虎》、肖勤的儿童文学《外婆的月亮田》、臧棣的诗歌《内心的砝码》、张丽军的评论《山深流清泉岭高昂白头——论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高晓声》分别获得小说、诗歌、理论奖。散文奖空缺。
随后获奖作家发表了获奖感言。

著名作家邱华栋说,自己写作四十余年,获得“万松浦文学奖”让他非常开心。《于阗五部》中塑造了一匹于阗花马,这匹穿越几千年、经历过生生死死的马,隐喻着作家必须要有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写作飞腾起来。

著名作家瓦当说,《芝罘——米怜秘史》是自己从生活经验向知识经验转型的作品,阅读文献上千部,耗时十余年完成,是将现代性与传统性、地方性与世界性交流的实验,是献给芝罘献给烟台的一封情书,相信这部作品会承载着人们的想象、记忆、情感,去往历史深处,去往文明的未来。

著名作家金仁顺说,《白色猛虎》是以长白山为背景的一篇小说,长白山的松树与“万松浦”非常契合。这部作品写的是“东北猛虎”在森林、在风暴、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进进出出的故事。文学对我们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文学,没有阅读,我们的季节里就没有春天。

著名儿童作家肖勤说,对于“万松浦文学奖”的珍视,就像儿时面对一枚烟台的苹果,抱有极致的爱与忐忑。《外婆的月亮田》书写的是贵州山区孩子的成长经历及当地独特的风俗,是她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她会继续用最美好的文字,播种一棵棵文学之树。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诗人臧棣说,滨水之地,万棵青松,莽莽苍苍,不仅预示了今天的文学生机勃勃,也预示了生命和世界的特殊交集,必将激励诗人努力探索更丰富的生存面目。《内心的砝码》就是在类似“万松浦”这样的生命情境中产生的,经历了所有坎坷之后,汉语的诗性依然葆有对这个世界鲜活的记忆。

暨南大学教授、著名评论家张丽军说,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文学评论是在烧制一块块千年不坏的文学金砖,去建设一个宏伟的文学大厦,推进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万松浦文学奖”是自己的一个新起点,是对他莫大的鼓励,激励他在这条大路上奋力前行。

“万松浦文学奖”为面向世界华语写作的年度文学奖,设立于2008年。该奖倡导新思维和新语境,追求新气象和新高度,以其纯正、端严的品质,赢得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第十四届“万松浦文学奖”由万松浦书院、鲁东大学、山东文学馆、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
活动期间,举行了烟台市冰心读书节启动仪式、烟台市第十三届读书朗诵大赛获奖者颁奖仪式、《张炜研究资料》丛书首发式、《万松浦》杂志鲁东大学工作室揭牌仪式,还举行了《作家与读书》《如何构建儿童文学的艺术高度》《儿童文学作家的准备与修养》《儿童文学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拓展》《儿童文学为什么这么好》《创意写作的新可能》《阅读史》等讲座,数千名师生参与了讲座并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育。与会嘉宾还参观考察了万松浦书院,并进行了座谈研讨。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