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重在坚持
文/耿志平(甘肃)

读了车顺遂发的窦金怀老师的文章感觉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什么是作家?老师对无戒的肯定和建议,很是中肯,在这个网络时代,只要你愿意写,就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有多少人写文章是遵从自己的内心?又有多少人是为了博人眼球而哗众取宠,无病呻吟,好的文章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就像对方说几句我很想你,我很爱你就是爱情吗?
我读过无戒的《云端》说不上好还是不好,能出书的人都是厉害人,有能力的人。在文学这条路上,我们该怎么走下去?当然文章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就像人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哪位作家的文章,永远不可能没有贬低的声音,这与一个人的阅历,学识和认知有关,更多的是对事物的看法。谁也无法阻挡负面评价,谁也不能说她的文章就是天下第一,就算你博学多才,写文章的那一刻,也难免百密一疏,再说,好文章也没有特定的标准。
一个爱好文学的人,从作者到作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的艰辛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天赋是一方面,后天的积累更重要,对文学的态度也至关重要,不管什么时候,对文字都要有敬畏之心。少年成名是好事,就像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但有多少人能在成名之后保持初心?不骄不躁。在这个追名逐利的时代,保持初心最难得。我看过无戒的几次直播,说的也算中肯。我无法否定她的才华,一个人有上进心总是好的。
我啰里啰嗦一大串,也不知要表达什么,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也算是一种输出。

老师建议无戒多读书,说她文化底蕴不深厚。读书是每个文学爱好者的必修课,在书海中,我们学到了什么?把多少东西可以恰当应用到自己的文章里?看完一本书,我们是否会为作者的见解独到而感到欣慰,为自己的无知而羞愧?文学之路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去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份才华,能写文章的人很多,能得到大家认可的又有多少人?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家,在芸芸众生中少之又少。作为普通人,我们不可能一夜成名成家,只要在文学之路上前行,哪怕是龟行,也是好的,至少我们还有这份热情和勇气。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被都市头条认证为编辑,成为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