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红尘路 结伴水云间
------游澳洲悉尼水云间渔乐村随记
胡少璋
清晨,我踏着绿草坪从渔乐村里走到对面的湖边,站在横木上,一看离水面只有六七十厘米。真想不到,在海拔不到一米在地方就有这么一大片平地,实属罕见。然后,我转身向南极目远眺,只见青黛色的连绵山梁,隐伏在蓝而透明晨曦中,这个大平原依然是依山傍水。于是,我又转身蹲下伸手浸到水中,而后把手指放入嘴里,啊、又咸又涩,这不是淡水。再细看水中有成群结队大小不一的水母,以及鱼、虾……
我站立远望这里的海湾湖面,它像一个平放着的葫芦,两头大中间小,葫芦口向东,水流注入塔斯曼海。水面平静,虽然有小小的波纹,然而,天上飘浮的白云,云朵形状的嬗变,在倒影里依然可以看得一清两楚。湖边相距不等就有一个接着一个并排着的木制码头,供游人甩竿钓鱼外还可让游船或游轮靠岸上落。
偶而,一艘机动轮船或是划桨小舟过后就留下一条白练,不过很快就消失无存了。
眼前,这幅水云间的美景,对于八九十岁的老人一族,尤其是经历了风风雨雨,涉足天涯海角,踏遍红尘路的一代人来说,确实被它洗涤了心灵里的尘霾。
那么,何谓“水云间”呢?是地名吗?不,它即是“水天、云气之间”也。由水天、云气所构成的美景,在世界各地都有,所以,才有诗云:“心有桃花源,处处水云间”。更有诗曰:“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说起“桃花源”即是宋朝诗人陆游给我们描绘的一幅虚无飘缈,超脱世俗的“世外桃源”。只是各地的“水云间”美景各不相同。 这里有袋鼠、黑天鹅、海鸥、鹈鹕、野鸭、红绿白鹦鹉……。“渔乐村”的老板,他是这些鸟兽的饲养员又是它们是好朋友,可以喂它们,抚摸它们,还给它们各起一个名字,如:“秋香”等等,一叫谁谁就过来了。
行文至此,或许读者会问,那么,你所说的“水云间”身在何处呢?它是在距悉尼南158公里处。
此次,我们组团大小十五个人来此一游,中年的父母及老人回顾、交流了自已所走过的千辛万苦的红尘路,均感慨万千。故而,才趁着假日来轻松一下自己,带家人邀友人结伴来到有“小威尼斯“之称的”水云间“。
说起老板傅朝辉,我和他真是有缘。古语云:“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无巧不成书,刚好2023年底我应邀来到水云间渔乐村。当一个姓吴的女团友,带我去见他,并告诉他说,我在国内参观了由他捐赠的已有四千年的138件的古陶馆。他欣喜万分地说:“你是我在澳洲见过的第一个参观过我的古陶馆的人!”
在渔乐村住了两夜之后,在即将离开前,我又矗立眺望美如仙境的水云间。水云间啊,你已淡然地永寄在我的心坎里了。
朋友,你说美景常在心间,会陶冶自己的情操,会与自己的生命存在成正比吗?!你说呢。

作者简介:胡少璋,1941年出生于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7年加入福建省作家协会,1989年赴香港定居。在香港曾任《香港文学》杂志编辑、《大公报》编辑、《统一报》总编辑。曾在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出版社出版过由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学院教授马特柯夫翻译的两本书:《胡也频的生活与创作》、《胡也频的少年时代》。1991年写的散文《香港的风》获《人民日报》等海内外“共爱中华”征文比赛金牌奖。在香港出版有:散文集《香港的风》及《胡少璋杂文选》。在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散文集《香港的脑和手》。在福建出版了由胡氏编写的《胡也频读本》。常在中国、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地的报刊上发表文章。2015年,定居澳大利亚。2021年6月在澳洲悉尼出版一本《胡少璋散文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