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投稿头条】
【新疆游记十一】
探秘艾提尕尔清真寺
王秀滨/哈尔滨市
我们随团旅游到了喀什,打卡的景点就有艾提尕尔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是一座鹅黄色的庭院式建筑,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有1.68万平方米,坐西朝东。寺院的正门在东侧,正门的门楼有17米高。门楼的两旁是半嵌在墙壁里面的砖砌圆柱,柱高有 18米,造型柔和静美。寺院是由门楼、礼拜大殿、召唤阁楼、院落、净身房等组成,能容纳两万多人做礼拜。这里,不仅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中、西亚穆斯林心中的“小麦加”。
导游带我们默默地走过正门,来到寺院。院内绿树成荫,十几座建筑,都融合了伊斯兰教及地方民族色彩。其中,规模最大的是礼拜大殿,它长有 160多米,由140根七米高的绿色彩绘木柱支撑。礼拜大殿的廊檐十分宽敞,所有信众和参观者都要脱鞋进入。我们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静静地把鞋子放在指定位置,依次进入了礼拜大殿的内殿。
内殿庄严简朴。在内殿入口侧的墙面上,悬挂着一个纯手工羊毛挂毯。挂毯上共印有56种图案,每三朵石榴花都神奇地连在一起。听说,这个精美绝伦的挂毯,是政府赠送的。在内殿正中的墙上,有一个壁龛,龛内放置一个有台阶的宝座。每逢做礼拜时,高级教士“大毛拉”会站在龛内诵读经文;若逢重要节日,“大毛拉”还会在宝座宣教,此时教徒们将不计过去的摩擦,兴高采烈地互拜贺节,也会喜悦地跳起萨玛舞。
站在这里,我们用心倾听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前世今生:清真寺的原址,曾是阿拉伯大将屈底波,为伊斯兰教传教士留下的麻扎,就是墓地。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苇滩。1442年,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厚葬于此,他的后裔就在苇滩上建造了一座小清真寺,用来祈祷和慰藉先王。1538年,喀什统治者吾布力·阿迪拜克为了纪念已故的叔父,将寺院建成可作礼拜的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古丽热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于喀什,遵照她的遗愿,用她留下的钱扩建了清真寺,并取名“艾提尕尔”,维吾尔语意为“节日场所”。后来,维吾尔族女富翁卓丽皮亚罕捐资,购置了40万平方米田产作为寺产,增盖了拱拜式檐宇、庭院、人工湖和水渠等设施。清道光年间扩建喀什古城时,将清真寺划入喀什古城内。经过多年、多人、多次的扩建和修缮,才使艾提尕尔清真寺沙粒成珠,才使它牵动了丝绸之路上下,以及中外诸多部落与邦国。19世纪末,在斯坦因等探险家们留下的笔记和照片中,都曾有艾提尕尔清真寺的身影。1962年,艾提尕尔清真寺被自治区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出内殿,我们在清真寺自由参观,通过寺内的展品和墙上的展板,让我有机会了解了伊斯兰教的发展和教规。
据了解,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在外来宗教传入以前,都信仰萨满教。约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产生于波斯的祆教,俗称拜火教才传入新疆,在吐鲁番地区尤为盛行。约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佛教经今克什米尔传入新疆龟兹等地,并成为内地僧人取经的地方。
而伊斯兰教,是在公元7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的。8世纪,传播到中亚;9世纪末,由中亚传入新疆南部喀什等地。至16世纪初,最终取代了萨满教和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伊斯兰,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真主的意志。宣称: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独一无二的主宰,劝导人们敬畏安拉,止恶行善,反对崇拜多神偶像。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和《圣训》。它为信徒们规定了五项必行的功课,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和朝觐。分别在黎明、中午、下午、黄昏和夜晚进行。
新疆是中国伊斯兰教寺院最多的地区。每个城市都有较大的清真寺,在城镇以及小巷子中也有规模较小的清真寺。这些清真寺,多数没有编制,主要是为穆斯林做礼拜方便。此外,在戈壁滩或公路旁,也有简陋的、无人管理的清真寺,这种清真寺,主要供旅途中的穆斯林祈祷使用。维吾尔人称其为“依登米吉提”,即孤独的清真寺。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东乡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等10个民族,其中前7个民族是新疆的世居民族,信教人数占全疆总人口的56.3%。伊斯兰教的教职人员有2.65万人。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记得在电视上看过这样的场景:在古尔邦节日时,有上万人来礼拜。那时,清真寺里地毯连着地毯,人挨着人,像士兵列队一样,一行行跪得整整齐齐。穆斯林们跟随着“大毛拉”那平缓慈祥的声音膜拜着,他们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起身,又齐刷刷地跪下去,整个上半身都匍匐在地,当额头和地面接触的时候,一片静默,时间在那一刻仿佛是静止了、是凝固了……
参观艾提尕尔清真寺,我除了对伊斯兰教的发展和教规有了新认知,并没有看见想象中的华丽,印象深刻的还是这里葱茏的绿色和行色闲适的几位穆斯林......
我觉得,艾提尕尔清真寺,像是晨起的公鸡,百余年来都是第一个唤醒沉睡的喀什;也像是一位历经岁月的老者,凝聚了喀什的全部生活和经历。
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不管是千里迢迢的修行朝圣者,还是万里而来的普通游客,都能走进它。无论是来聆听寺内的《古兰经》,还是在寺外观摩穆斯林的叩拜,都能享受这里提供的安静。在这里,只要能停下匆忙浮躁的脚步,都能感受安静带来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会慢慢洋溢在周身,会渐渐涤荡掉周身沉积的风尘......
(2023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