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港' 石码的'唐三宝'
文/梧闽
其实,'佛法僧'乃佛教文化的三宝,纵观闽南寺庙,大多数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如白云岩,山门左侧劲松老柏边是道教土地庙,山中棠荫漏月下是儒家的百草亭、朱子祠,后中与唐枫相伴的是白云岩禅寺……早上造访闽南古镇石码,寻览这儿不同的文化韵味,的确有迥然的不一样!
中国梦的文化,在数字上体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包括'一帆风顺,二世龙腾,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进宝,九子登科、十全十美',其中盼着'临门'的五福,包括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长寿、富贵、康宁的梦,比较好理解,许多人对'好德'与'善终',可能不知道理喻……五福禅寺住持释广海说'孔子说'三十而立',前身的福报,都是前缘所赐……包括多生的好德,具体包括为什么生在一个好父母人家。这是宿世的因果,过去世有'好德成善'的因,就有今生前半生的福报……而下半生的果报,刚主要依靠自己前半生的努力,包括《周易》乾卦所云'自强不息'与坤卦'厚泽载物',厚泽载物就是'好德''……作为佛教和尚,用'三世因果,六道轮迥'来圆说生命现象……几千年来许多百姓笃信而行,可以化解许多不安与烦恼,虽然马克思说'宗教是人类的精神鸦片。',但是,让一切不安与烦恼,麻醉长眼……善莫大焉也!
五福禅寺就在福建三大名镇石码的仙庵路,古名'仙庵',故有仙庵路成名,始建于明朝成化七年(1471),系古代漳州府文武官员视厘之处,寺中有清朝嘉庆二十三年碑记'为漳南宝刹之最著者,屏山面水,制度辉煌,岁为文武官视万寿讲圣训之所,诚庄严重之地也。','视万寿'即体察民情,'讲圣训'即宣扬至圣孔子、亚圣孟子、紫阳夫子朱熹的经训,属于儒学道场或书院!这么追溯,仙庵的启动首先是儒子大夫发起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流'儒释道',儒家文化首先在这儿发迹。
儒家文化作为官方主流文化,引导老百姓追求积极的人生,也就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简称'修齐治平',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如果,人之初,不努力去读圣贤书、建家立业,早早犯'空'或避'世'……一辈无所建树作为,只是吃了老本,没有远方,能得安心'善终'吗?可能只是遗憾,白来这世间浪费生命吧!
石码古镇有'仙庵路',也有'训经巷',训经巷一定是儒家士子读书出名的地方,五福禅寺右出有'杨厝大夫第'文保古建……印证了一个读好书做大官的典故!而今的五福禅寺,古名'仙庵'二字,却包含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成圣、成佛、成仙是儒释道三教的人格终极目标,五福禅寺系单檐悬山顶古建筑,二进三开间,中有天井,前殿供奉弥勒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清水祖师,后殿有三宝佛,而两侧配殿的'红公',都是道坛的神像,包括阎罗王、总头伯、关圣帝君,佛道众爷合署'办公',怪不得后殿两根白大理石龙柱,早有儒家先贤名对'波浪掀翻日,风云际会时'。嘿嘿,三千里路风雨无阻,五百年沧海桑田,就在石码古镇五福禅寺'风云际会'!
据石码退休老干部林金泉先生撰写的《我所了解的龙海五福禅寺》资料写道'寺后念佛堂供奉三尊石雕三宝佛象,系唐朝时期的保护文物。'
这又是一个缘起的'风云际会',据广海师说'1989年他来寺挂单,就有这三尊古佛……据说是海关扣押的走私文物,是台湾人想从内地偷运出境……最后由五福禅寺接受!',唐朝当年日本和尚从五台山求来一尊观世音菩萨木雕,想抱回故乡日本供奉,来到普陀山遇海潮波浪……观世音托梦'不肯去',而有今天普陀山观世音道场。当世,石码古镇也有佛缘……唐朝珍贵的三宝古佛,亦留在'五福禅寺',成了'不肯去'菩萨!嘿嘿……有时'不肯去'仙庵走走瞧瞧,真的无法领略'三宝'尊容,'五福临门'的禅意胜境!
在五福禅寺右侧3O米,另有一处佛教庵院,名叫渠庵,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是当年五福禅寺住持法印和尚所建,据资料说法印在五福禅寺开壇,受戒石码男女百余人,为了不让男女信众在'传经礼佛'中接踵擦肩,收持不住色戒……故于不远按佛教规制'和尚住寺,尼姑入庵',另开渠道修了渠庵,作为尼姑或女信众的活动场所。东路社的土地公土地婆庙恰好与寺庵形成'小三角'距离,其实佛教信徒应尊佛为至尊,礼佛前没有必要再去拜天公或土地公……庵庙寺是有距离的,僧俗男女间有接触可能就有感情……心有牵挂思念,人与人之间便没有距离,儒释道也可以融合共处……仙庵有国宝'唐朝石佛',出入'五福禅寺'的僧俗信众……多情乃佛心,不俗即仙骨,可以拜天拜地拜师傅……互相融合在一方水土杨柳间,弄得春天来临之际,为了交配的青蛙在这里叫声特别响亮,故成石码旧八景叫'沙埭蛙声',毕竟青蛙看多了,人世间……在仙庵禅寺土地庙,演绎过一场又一出的风流韵事!不离尘世,灯火才能永续,五福禅寺的晨钟暮鼓,永远回荡在闽南古镇石码一一成为唐朝石佛之外,悠远缠绵的旧调乡音……让石码人耳闻目染,皆在三界内,不出五行中,时常充满喜乐吧,斯为至宝也!
据石码陈金土先贤考证,'五福禅寺'是在原来仙庵旧址重建的,原有文物有两支凤柱、两支龙柱、两支联柱,这些文物布局,双凤柱在前……应该是唐周武则天时代的,否则违反传统文化'龙凤呈祥'理喻,应该是龙柱在前…只有唐垂拱二年敕建漳州(686年)的武则天女皇时代。郑渊杰老先生、严溪头陈预果则认为'泗洲佛寺建于宋朝,仙庵最早亦可能在明朝……哪些文物可能从别的地方迁来的!',陈金土先生认为'可能从双第农场迁移来的,唐宋时代,双第便是海边……故云'波浪掀翻日,风云际会时',具体从双第啥地方迁出,需要考证!',仙庵(五福禅寺'远承唐风宋雨,五百年又迎来'唐朝石佛'入驻……不能不说,真是轮迥奇迹,也是石码之幸'。终于,出现国宝级的文化遗产'风云际会'于此!
如果说,闽南古镇石码,看了骑楼,那是民国初闽南的经典建筑;看了埕斗厝,那是清朝的世界遗存;看了蔡港仿古房子,这才是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经漳州向厦门岛的九龙江边城,也是漳州府龙溪县大小官员驻足五福禅寺、'视厘'江海潮汐、内涝洪灾与民间疾苦的地方…那时間,这地方叫蔡港,今又名后港或半港…反正有一段时間,也是名附其实的'臭港',改革开放发展旧改了,让老百姓的感受是,香港不再那么香,臭港也不会臭了…后港古街,其实是'蔡港'新貌,接踵而至的游人,甚至不知道这里的历史已經六百年,也是'一带一路'的发祥地之一…嘿嘿!
石码的古街,是一种历史的返照,文化的积淀,国运的兴象…明清古建、五福禅寺、锦江书院、龙门客栈、名人馆、讲古寮、旧戏台、老榕树、小吃摊…反正您身临其境,就不能自己了,毕竟这儿曾经是唐人的海滩、宋人的芦葦、元人的渔火、明人的码头与村落…落霞与白鹭齐飞,江枫与渔火一色;远浦归航可见柳店招旗、北岸炊烟、紫云烟雨,松关瑞雪,而耳闻的漫妙乡愁之五福禅钟、沙埭蛙鼓就在这儿!忆往昔,诗人舒婷笔下《致橡树》攀枝花、奥运首金许海峰读的实小、举弓丸弹瞄一眼玉兰树还在…虽然,《小城春秋》的枪声笛梵隐隐还在;而五板桥头的连家船只已經无踪跡可循…夜江面上放竹木杉排的吆喝声,是否依然还在,只有依稀的梦見吧!
我白天来了,看的花木虫草、楼亭台榭、红砖绿瓦、铜雕石刻…晚上来了,玩的流光异彩、灯迷霓裳、人脸桃花、烟火滋味…诗人石头说:'还有筱雅的惬意一一人玩人吧',毕竟人才是古街的内容与气息…石码的三大新宝:紫云岩的春山、锦江道的秋水与老石码的美眉,可款款而来这儿略见一斑,嘿嘿!
如果说,石码旧的'三宝',是五福禅寺的唐朝石佛;那么想,石码的新的'三宝',便是老街古城的背景'春山紫云岩'、'秋水锦江道'加上'美女的石码街'…就似不远环绕世界闻名的江东桥潺潺流水,以及'北港魚跳'的江东鲈魚,九龙江的'江上往来者',但爱鲈魚美;而'宿投石码街',这漳州的江城、厦门的边城,一定是您的心乡或石坂城吧!
新老石码圣贤济济,名人辈出…都喜歡被雅俗共享叫'番薯'外号,民国有蓝番薯、许番薯、钱番薯《石码的'三番薯'》,改革开放以后,文化艺术界出了一个'江番薯',上面有他的瑞相和作品!虽然这也是石码的'新文宝',但与石码的'唐三宝'石佛、新三宝'春山、秋水、美眉'比照,可以凸显出具體的殊胜特征…来吧,才子佳人不仅可耒'暗送秋波',邂逅相遇后仍会哩哩啦啦相惜网约的!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赛“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2022年11月,《空中并不是“无色”》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 金奖;2023年3月,《走在后港古街》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梦一回太武夫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2023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任为“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