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凝聚侨心 有力高效为侨服务
龙翔凤舞开新局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抒怀
兰玲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时光飞逝,2023年即将结束,迎来了作为华夏民族的象征,翱翔于时间与空间之间,展现无穷力量与智慧的“龙”年来到了。
回顾2023,令我难忘的是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
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5月16日在广东江门召开。
我作为华媒《千岛日报》特派记者参加了这次大会。大会着重安排了来自世界各地几十家华媒的记者、新闻主编、执行总编、社长约40多人,由广东省侨务办公室负责组织“2023海外华媒看广东高质量发展″采访团。采访团乘坐一辆旅游大巴,用六天的时间,日夜行程几千公里,奔赴一线,走访江门、深圳、广州二十几家企业和单位,走访现场参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举办现场座谈会。采访团每到一个地方,得到了当地政府、侨办、侨联、统战、采访单位的大力支持。这次采访《千岛日报》用三个专版做了详细深入的报道。

六天的行程,三个专版,仍然意犹未尽,我深深感受,各地正在奋力构建新时代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南国大地高速度发展热潮奔涌,新兴科技产业项目产品下线,交通设施加速建设,营销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江门,深圳,广州三地都有自己发展特色和重点方向,正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2024是中国的龙年,龙的形象代表着雄浑、威严和神秘,彰显着华夏民族的历史厚重和文化底蕴。
2024注定是一个新时代,新征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迫切需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千岛日报》这个广阔的文化空间中,继续努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为海外华侨华人持续不断、绵延不绝的提供精神力量。让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屹立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根基。
让《千岛日报》成为中华文化交流发展的一个窗口。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印尼的传播效能。更加自信的推动华文走向世界,扩展中华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与影响力。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社会。每一个角落都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场关乎每个人的变革会带来社会的转型和挑战,适应变革,在这个新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抱新知识,提升竞争力。

我们是龙的传人。龙以卓越的智慧、力量和神秘著称于世。它弯延的身躯凝聚着大自然的精华,拥有翻云覆雨的神通广大,展现出古老传说中的神秘魅力。
龙年是中国之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东方,代表春季和木元素。与生机和成长紧密相关。龙年是中华民族腾飞之年,给我们带来吉祥和繁荣的期望,也是世界渴望和平与希望之年。
原载《千岛日报》

【作者简介】刘兰玲,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专版编委。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紫金之歌》获得首届“永安杯″诗歌大赛优秀奖,《月圆之夜 隆平与稻花》获“家国情怀”诗歌大赛优秀奖。代表作有长诗、组诗《黄木之湾》《苍穹下的洱海》《德庆印象》。有《山里的村庄》《荷塘的蜻蜓》《光阴怎能老去》等多首诗入选《南方优秀诗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