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寿石(北京)
北漂了二十多年了,我在我临时的”家"里住了6年,初次和房东李哥相见,是在几年前的一个清晨,我住的公寓面临腾退,急着找房子的我走在小白楼的北五条胡同里,正在寻房焦急的时候,看见前面几个人正在大声说话,仔细一听,是找房子的嫌弃房子里没有信号,一层又不着阳,又湿又潮的还这么多钱,寻房客找出各种理由想压低租金,当时,我也是无心的说了一句,先住着不好吗?贵不贵的总比没房子住好吧!租房子的对我说,你是干什么的,我说我也是租房的,他又说:我不租了,你租不租这样的房子,我说:你不租了我就租,房东对那人说:你租不租,他说不租了,房子不理想,房东对我说,你租吗?我看了看房子,我左侧房了是三面墙,出门口正对着两根线杆,这间肯定不行,右侧房子门前有个”井口",不在我的考虑范围,而我选择的这间,虽然潮湿,对身体不好,但它对我妻子的运势很好,于是,我斩钉截铁的说:租,立即交了房租,当天就搬了进去,从此,成为了我长达6年的房东李宏义李哥的”新家人",我和李哥年纪相仿,平时交流的并不多,他忙他的,我忙我的,相安无事,初次让我感动的是,在某一天的傍晚,忽然电闪雷鸣,走在三环路上的我猛的一激灵,坏了,凉晒的衣服忘记收了,还有妻子明天要换的工服,唉!这咋整?
当天收工回到家时,已是晚上七八点钟了,着急忙慌的回到家,衣服却不见了综影,并且左邻右舍也不知道,心里面别提多么别扭了,等妻子下班后,我给她说了衣服的事,她猜想…不定谁帮忙收走了,明天问问别人再说吧!
第二天我们还没起床,门外有人敲门,”他大哥,昨天晒的衣服是你家的吗?"我立马起来,开门一看是李哥的母亲,我赶紧说:是我的,是我的,她说:昨天她一看天不好,就把衣服拿到她屋里去了,她说,这肯定是”李家人"的,心里面甚是感激,谢谢大妈!谢谢大妈!从那次的”丢”衣服,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以后的以后,雨雪天气,韩凤英大妈总是把我的门前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在生活琐事上,再也没有了我们的后顾之忧,6年啊!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老房东李静来大伯种的小姐姐菜园,也成了我私家的莱蓝子,隔三差五的新鲜蔬菜,时不时就上了我的餐桌,而我能为他们做的却少之又少,只是在逢年过节时送去祝福,再就是发挥我的特长,提前多少天,我就把房客们的新春对联,送到了大伯大妈的手里,也只有此时,才略有些心安理得,6年的陪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而在三年的新冠疫情期间,李哥一次次的送菜送药,一次次的排忧解难,历历在目,心存感激,一个北漂的人,一个流浪远方的故事,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往事里,铸就了我事业的小成,三个孩子相继大学毕业,期间发表了几百首诗歌,几十篇文章,几十次的参展参演,都离不开家人和胜似家人的支持与鼓励!感谢时光的不弃,感恩胜似家人的默默付出,时光不语,皆是美好!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小白楼村腾退工作接尽尾声,在这最后的日子里皆是不舍,李哥真诚的对我说,兄弟需要什么,家里有的你尽管拿,八十岁的老房东李静来伯伯抱着我,哽咽着…哽咽着说,我们还能不能再见面,我说能…一定能,我俩泪洒当场,韩凤英大妈跑过来握着我的手,眼含泪水,提前送上了新年的祝福,我哽咽无语,双目已模糊,默默的为老人家送上祝福,在最后的一瞬间,看着反光镜里依然恋恋不舍的老人,我把车往后倒了一下,大声喊了一句:大伯大妈多保重,然后加速离开了我在北京的“家"。
大脑一片空白,家,又没了,
再见小白楼,再见老房东。
【作者简介】:袁寿石,原名袁志彬,号大觉堂主人,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人,中医世家非遗传人,医专毕业,著名诗人,书画家,收藏家,心象盲书、易经玄学麻衣声相创始人,师从烙画泰斗张太岭先生、著名书法家张铜彦先生,著名诗人晨崧先生,北京大本宗书画艺术院副院长,兰亭诗词书画院副院长,中华慈善爱心联盟艺术形象大师,发表的几百首诗歌散见于《星星》,《中国诗歌网》《兰亭诗画》、《中国爱情诗刊》、《北京实时资讯》等等,其自撰诗书法作品多幅在民族文化宫、中信艺术馆、济南美术馆、北京圣东方美术馆、尼泊尔中国馆、青州十笏园等展出收藏,并被多部大型书籍录入出版发行,其事迹多次被中央数字书画频道、通州卫视等200多家网络媒体给予报道。系《中国爱情诗刊》-【中国爱情诗社】在线诗人。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