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宗印
前天拜读马海田老师大作乡土中原发表的《刘二打死一只黄鼠狼之后》很受感动。充分说明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在大自然中不仅人有报复报恩思想,就连幼小的动物都知好歹。使我连想到我李姓先祖拯救被逮入笼的黄鼠狼报恩于先人之传说故事。就这样代代相传下来。在新世纪的2006年我族修订家谱时,经族人讨论将此传说录入谱中。
我泌阳泰山梁庄李姓祖籍西华县逍遥镇大李庄人氏,在大清乾隆中期因黄河泛滥决口,该地已成泽国。民不聊生,无家可归,先人原华公携妻带子逃荒要饭来到当时属泌阳管辖的岽子营村帮工度日,其长子是有志之士,边耕边读考为秀才。娶本村王氏为妻,因家贫无力攻读,只得教书育人于现居地梁庄村,因教人成才,主人欢喜,随赠房舍一处,土地十亩,全家在此安居乐业,过上劳作自足的幸福日子。这时已生四子,分为四门各自成家立业。二世祖学进公特拟定景德春云成,宗范长振兴,国家明良仕,芳园贺升平二十辈而延续排列。
特别是三世祖景泰公高大愧悟力大无比,练就一身防身的武艺,他为人豪爽,善于结交,乐善好施在十里八村享有好名声。宗亲族人十分敬佩,常有人邀请作客。严冬的一日深夜在泰山庙吃酒后路经一古坟场时有一自制的逮黄鼠狼笼子在路中不停的抖动,他分析可能笼内已有黄鼠狼,便一脚踢去将笼踢约丈高,致笼破损黄鼠狼窜出。半月后的夜晚,蒙隆中的景泰公听到门外沙沙作响,随起身观之,见有几枚银元在闪闪发光。一连几日均如此,疑或难解,老太君说这是皮诈胡填换咱行善人家里,千万别惊动,后经考虑将院内铺上细沙,只有动物爬行之痕迹。这时景泰公如梦初醒地说:我曾踢破洞子救了黄鼠狼,这黄鼠狼号称天马就以天马驮币佑主作为故事而传承。
并号召全族不得逮黄鼠狼换钱,每到大年三十(除夕之夜在水道或院子角落放上馍等食物供这些小动物食用已成规矩。至到上世纪集体食堂和大饥饿而终止。时间超过一百多年后,我大爷华云公因办事公平被推选为本家族长时,见我几个父辈在自制逮黄鼠狼笼子时,被他看到说:“咱们李氏家族有规定,不准任何人捕捉黄鼠狼。你们这样做是违反祖规”,他们便放弃捕捉之念。从此不管是白天和黑夜黄鼠狼在村中乱窝追赶小鸡也无人去追打它。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刚入启蒙小学时,见黄鼠狼在院内乱跑便与小伙伴们拿木棍去追打,妈妈发现后立即阻止说:“这是神虫,可不能打,它现在是黄毛,幼小,若它全身长成白毛时就成仙了,到千年古树或深山呼风唤雨。”可见自我约束传承给后人是具一定规束缚力,也可以说那几代人是何等的愚昧。
黄鼠狼是一种象老鼠一样的动物,是夜间出来寻食,小的约一尺左右最大的也超不过二尺,尾巴基本与身体长短相等,它身上散发着一种难闻的骚味,所以人们说遇到时会尿气应避之。在我上小学时购买的毛笔都写着黄狼尾毛笔。
这个传说只能证明小动物也具有灵性,知道好歹。对于驮币报恩的传说,真假也无可考,现在想来莫说动物有灵性,就连小草青菜也是有灵性的,只要勤于培土施肥浇水除草灭虫它也会长势良好,枝叶茂盛。动物虽有灵性,也不会象故事中那样明显有力。一只黄鼠狼能驮多少银元,银元从何处而来,只能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想象,认识与巧合。是人们难以解释的说法。就是太奶奶所提是皮诈乎那也是无根据的凭空想象,皮诈乎也是一种人们的想象,到底谁见过皮诈乎,它是什么样子,谁能给明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