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阳来复 小寒雁北乡
林占东
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说:一候时土壤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二候时麋鹿感到阴气逐渐衰退而鹿角脱落;三候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太阳高度角的增大、白昼时间的逐日增长,山中的泉水开始出现流动并且表现出来温热。
古人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的大雁是顺着阴阳而迁移的,小寒一候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小寒二候时北方随处可见的喜鹊,也感觉到阳气上升而开始筑巢;小寒三候时雉鸟也会感觉到阳气的生长而开始鸣叫。
古人口口相传的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它反映了天气进入“九天”以后的气温物象变化过程,是一张由冷变寒、由寒变暖的日程表。
冬至那日开始数九,如今已是二九天气了。尽管太阳的脚步已向北移,白昼也一天比一天变长,但天气却一天比一天寒冷,即使天气晴朗无风、阳光充足,寒冷也刺透你的脊背,冻得你拿不出手来,嘴里吐出的哈气化作一道白烟,而后又凝结在你的胡须里、眉毛上。
远山裹紧袍衣,泛着黄色,尽显筋骨,透出了刚强与威严;近水披着铠甲,反着蓝光,一脸严肃,昭示着冷峻和严厉。天示地以严寒,地回天以坚硬,天地之间构成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草木枯寂,昆虫蛰隐,花山失色,锡水蒙尘。
我裹着厚厚的棉衣,穿着棉鞋,带着棉手套,穿过道路宽阔、行人稀少的大街,穿过凌空飞起、寒风凛冽的大桥,来到了“水上公园”:高楼垂立,“雁”馆栖居,拱桥凸起,铁“人”飞奔,白杨刺天,垂柳触地……这是一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世界。在这里没有一点隐藏,半点含蓄,处处都吐露着真情实意。
在公园里,此时仍有那么一两个人在冰上行走,仍有那么一两株苔藓在泛着绿意,这是冬天的背影,也是春天的脚步;这是生命的宣示,也是活力的怒放。
在这天寒地冻的隆冬时节,我看到不只是枯寂死亡,感受到的也不只是寒冷严酷,我还看到了生命的活力,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
只有认真地去体验冬天的寒冷,才能更好地感悟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生,才会对生命有着较深的理解认识,才会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世间一切。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要想更好地锻炼自己,就要到恶劣天气里恶劣环境中恶劣条件下去锤炼,征服的是自然,战胜的是自己。
人生的道路,不管你是伟人名人还是平民百姓,不管你选择什么职业从事什么工作,都是一条布满荆棘充满坎坷的路,关键在于你怎么看待和对待它,以苦为乐,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将会谱写出人生壮美的诗篇。
2024.0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