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是美的艺术
作者:陈希文
一天下午,我正在小区门外散步,偶遇一书法培训班差人散发广告,其中有首谈论书法的诗作,解释得当,观点类同,随抄录于后:
书法写字夲一家,
同根萌生两枝桠。
写字唯求辨正误,
书法却须追奇华。
点画撇捺据物象,
提按顿挫循章法。
风神气韵靠心悟,
笔抒胸意称书法。
中国书法理论博大精深,
当今门派林立,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我喜好书法多年,曾拜读过一些大家的"书论″,从理论上对书法的真谛,有了肤浅的认识。总结多年练习书法的实践,也在市级报刊发表过与书法家商榷的文章。虽系一家之言,但也和声如流。
书法不同于写字。中国的方框汉字书写,首先要形态美。讲求间架结构合理,笔法舒展大气,横平竖直,工整大方,准确美观。而书法和写字就大不同了,写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写字的高级艺术。书法除了具备写字的功能外,还要追求线条的流畅和结构的严谨,注重精神层面的内容,使写字上升到艺术的范畴,即把写字变成一门独立的艺术。这里我很欣赏著名书法评论家徐利明先生的观点,"书法是以汉字为素材,以线条及其构成运动为形式,来表现性灵境界和体现审美理想的抽象艺术"。这里要着重理解"性灵境界"和"审美理想″。好的书法作品体现着人的性灵境界,增強人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的道德,陶冶人的情操。
书法是一门独立的美的艺术。我理解这个美体现在美化汉字的艺术、抒情的艺术和美化生活的艺术诸方面。
首先是灵动之美。即字不但要整体形态美,且字要有秀气,有灵气。秀者美观、漂亮丶好看矣,灵者有新颖丶奇特和魅力之感。动者不呆板,不僵滞,不墨守陈规,线条在运动中彰显着美。
其次是刚柔之美。刚者追求笔力遒劲,顿挫有力,铁画银钩,入木三分。柔者显现柔美之情,柔情似花,似水,似蔓,有点缀、缠绵之韵。且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互为补充。
三是韵律之美。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从整体布局上看,如同一曲美妙的旋律,能弹奏出优美动听的音符来。这就是书法如诗、如歌丶如画的感觉。让人观赏后总有心旷神怡、自乐其中、余音未尽、回味悠长的享受。
四是笔法之美。即书法作品从笔法丶章法都要讲求艺术美,错落有致,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笔法之美尤为在笔法的刚柔,字形的大小,线条的粗细,笔画的提按,着墨的浓淡,都要搭配得适当、相宜,有张有驰,把控得恰到好处。
书法艺术是美的艺术,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对于书法之美的理解,因人认识不同,也就有着不同的审美意识。怎样发现美,认识美,提高审美意识,这是涉及美学理论的一篇大文章,夲文暫不做探讨。就眼前林林总总的书法作品而言,很难有个统一的评判标准。一幅好的作品,往往给人以性灵的启迪和美的享受。而有些所谓追求艺术美的作品,喜好猎奇,张扬个性,把字写得面目全非,使人难辩良莠。如有人把字写得狂放不羁,飞砂走石;也有人写得七枝八叉,缺头少尾;还有人写得龙飞凤舞,潦草不堪。诸如此类,我不敢苟同。
我以为书法是写给大家看的,是供给人们观赏的作品。这就要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感。如果你一味地追求猎奇和张扬个性,你的行、草作品,即使笔法老辣,但草得谁也不认识,那这个作品就不是成功的。
古老的经典书法艺术作品具有民族传统的美,现代典雅的书法艺术作品具有时代的美,笔者以为将二者有机的融合,使其具有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才会赋予书法艺术神奇的魅力。
作者简介:
陈希文,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三年。曾先后任过乾县团县委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永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等职。多年的职场生涯养成了酷爱学习,勤于思老,务实敬业,笔耕不辍的好习惯。曾出版文论专集《情怀》和纪实文学《驿路心雨》。《品茗幽香》《人到中年》《青出于蓝》是作者花甲年后的散文诗歌专集,真实地记录了退休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弘扬了主旋律,充满了正能量,对后代人的学习、成长、进歩、做人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