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原创首发】 我的初恋情人
文/许刚(山西)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又折射到爱情上。在我读初中时,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刑场上的婚礼》。
《刑场上的婚礼》一文,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共同生活和斗争中产生真挚爱情的悲剧性故事。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评价这对烈士的爱情。称其为“人间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今天, 我要给大家讲述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的初恋故事。
爱在骨子里,心有千千结,天涯共此时。妞婵,我的初恋女友。

我与妞婵相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草木茂盛、花果飘香的深秋。那时我们还很浪漫和天真。美丽的黄河古渡,留下我们美好的回忆。树荫下,河床边留下我们耳鬓厮磨的靓丽倩影,欢声笑语洋溢在沟壑间,溪涧旁……无数小鸟在为我们歌唱。婀娜垂柳在向我们挥手,田地里不时有野兔受惊乱窜,蹦蹦跳跳宛如仙子起舞。我和妞婵从相识到相爱,仅有几个月时间,我们就分手了。
后来,我们再见面时,妞婵才向我说出事情的原委,是她现在的男朋友倪红超,趁虚而入,以许诺农转非为诱饵,让她落入圈套。也怪她当时太幼稚,被一些虚幻的假象所蒙蔽,被一些眼前的海市蜃楼迷惑了双眸,而做出草率的决定,与我分了手。分手后,我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着失恋的酸楚和痛苦,咀嚼着由初次恋爱失败而带来的苦涩,失恋的阴霾笼罩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让我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妞婵和我分手后,我就离开了生我养我二十年的魏城,到一个没有亲戚朋友,完全陌生的蒲坂去疗伤。
我离开后不久的寒冬岁末,妞婵结婚了,成了别人的妻子。在我和妞婵分手后,妞婵结婚后的第三个年头,我才经亲戚介绍,与离我家几里地的一位姑娘结了婚。婚后,我与妻子没有了我与妞婵之间的那种浪漫情调。但我现在的妻子却与妞婵成了好朋友。我的妻子很善良,很贤惠。她同情妞婵的不幸遭遇。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时光如白驹过隙从指间溜走,不知不觉间,妞婵为人妻,我为人夫。但我时常关心妞婵的喜怒哀乐。只有她过得比我好,只要她高兴了我才放下心。倘若她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我也会陪她一起难过。就这样,昔日风流倜傥的帅小伙的脸庞写满风雨沧桑。我们初恋时,有面如桃花、有几分姿色的美人胚子的妞婵,也在油盐酱醋茶、全家人的吃喝穿戴中被拖累得心力交瘁,失去了往日的姿色和洒脱。
十多年后,妞婵的丈夫因杀害了人,触犯了国法,被判处极刑。从此,撇下妞婵和一儿一女艰难度日。我的心再一次揪了起来。我不得不为她担忧起来。每到逢年过节,在她最需要人疼爱,最需要人关心时,我就主动与她通个电话,互致问候,给她以安慰,以勇气,使她有了底气,共克时坚。
我和妞婵的故事,很平淡,但却很感人。我们坚持了二十年如一日,始终把对方视为知己,成为超越男女爱情,完全成为责任主导的朋友关系。我们之间是超凡脱俗的,但我们仍然要顶着世俗的偏见。我和妞婵的交往,使陈规陋习不攻自破。什么“男女之间不成夫妻,形同陌路,甚至成为冤家对头”,而我们将冲破世俗的桎梏和樊笼,是对旧观念的无情批判和有力驳斥。
我和妞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相扶相帮,迎着坎坷挫折,面对不屑讥讽,风雨共担,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
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签约作家,《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会员、签约作家,《当代新文学》社理事,华夏诗词文学社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百灵分会理事,鼓浪屿分会理事,《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都市头条,金榜头条认证编辑,在报刊及各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3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