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3529期

革命圣地·延安
作者:李希勇
主播:荷塘月色

1935年十月毛主席率领的中央红军与一、二、四方面军以及陕北红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这座塞外古城沸腾了。群情激奋,锣鼓喧天,高亢的信天游回荡在宝塔山下,嘹亮的东方红响彻延水岸边。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直白的民谣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意愿,朴素的情感呼唤岀劳苦大众的心声。

红军从于都出发,一路披荆斩棘,历尽千辛万苦,饱尝苦辣辛酸,历经25000里艰苦跋涉,实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移。从此,革命的落脚点放在了陕北。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红色的摇篮,养育了千千万万仁人志士,哺育了无数有志青年。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十三个春秋,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

毛泽东主席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珍贵财富;是弥足珍贵的革命遗产;是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屏障。“啊,延安!”这首由郑律成谱曲的《延安颂》,曾回荡在红色圣地延安的上空,激荡在许许多多革命志士的心头。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无数进步青年追求理想奔赴革命圣地。万千革命志士寻求光明真谛投奔延安怀抱。巍巍宝塔山是他们的精神坐标,涛涛延河水是他们奋进的号角。
在救亡图存的年月,毛主席率领党中央力挽狂澜,运筹帷幄于枣园。在昏暗的油灯下,挥毫泼墨,伏案疾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写下了一篇篇力透纸背的革命檄文。指引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2024.1.1.

作者简介:李希勇,中国国际报告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委员会委员。中华诗歌联合会副主席。曾是一名军人,于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61师警卫连服兵役,任战士、副班长。爱好文学写作,积极参与连队文化舆论宣传,抢滩连队文化宣传滩头阵地~黑板报,业余时间精心编辑编排,曾为连队基层文化宣传建设付出心血,做出贡献。1976年5月复员转业。先后在兰州市自来水公司,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公司供职。多年来笔耕不辍,坚持业余创作。写出多篇有生活、接地气、有分量的作品,系列西路军经典红诗、多篇父母情怀、西藏情结、军旅情怀的诗歌。著有长篇小说《不朽的丰碑》31集报告文学音像诗画《风景这边独好》。诸多作品见于国学文化园地李希勇专栏。长篇组诗中国武汉抗疫纪实《2020春天序曲》《我曾是军人》入编中国国学委员会【盛世华章】建党百年伟业大型文献,载入史册,并获得2022年“一代宗师”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主播简介:荷塘月色,实名王春艳,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甘肃诗词学会吟诵协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主播。热爱生活,爱朗诵,爱旅游,喜欢唱歌,看书写作。愿用声音和文字记录诠释生活中的点滴。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晨曦
主席兼总编辑: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主席团成员:梦如诗、吕兴福、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李希勇、晨曦、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世灵、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