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辞鉴明》(二十一)
一半欲望 一半灵光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生命犹如太极中的阴阳,一半是欲望,一半是灵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太阳,这就是灵与肉的博弈,肉体追求五彩斑斓的欲望,灵魂追求道义升华的光芒,矛盾对立的双方在相互交错相互平衡中共同成长。《道德经》开篇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宇宙不管多么鸿袤广大,它的组成只有两个最因素就是“有” 和“无”,或称之“阴”和“阳”,或称之“色”和“空”,或称之“理”和“事”。

生命的密码尚未被科学揭示之前,它就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引人思索,引人探究。古今中外的一切历史经典都是宇宙真理的载体,经典只所以被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奉为永恒的经典,就在于它隐藏着无量无边我们暂时还揭不开的人类密码,古圣先贤或用譬喻来显明道理,或将密码神格化,或将密码人格化,或将宇宙密码符号化,而后人往往执着于文字符号,或者执着于譬喻本身,却对于这些文字符号或者譬喻所蕴藏的义理,不求甚解,半信半疑。但我们一定要坚信,人类的祖先留给子孙后人的都是世世代代验证过的文化精髓。

生命在永无止境地在每一维时空轮回着,践行着昔世为众生许下的不离不弃的大愿与诺言,相互救度,相互搀扶,地狱不空,誓不出离。我们生存于天地之间,天地之间一息一气,为我们的生命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生命的意义不仅限于在一呼一吸之间寻找自我完善,而是要通达天人合一的永恒。 人世间 享受生命的人太多太多,读懂生命的人太少太少!人都在匆匆忙忙地活着,却很少问为什么这样活着,活着,是一种动物本能,为什么活着,则是一种灵魂的反思和升华… 我们常常说累并快乐着,却不说快乐并累着,如果活着感觉很累,那一定是为低级无趣的肉体欲望在挣扎,如果活的很快乐很安祥,那一定是寻觅到了灵魂存在的意义。

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摆脱欲望,成就灵魂的美好归宿,这不仅仅是宗教的倡议,而是一切圣贤文化的指导思想。《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人生之大学问寻觅“道” ,小学问寻找“术” ,“道”是永恒的,而“术”是变化的,东方重道,西方重术,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天文、哲学、思想、术数等总是后人推翻前人,导致文明断层,而古老的东方从传说的三皇五帝开始以万经之首之《易》为主的太极阴阳文化留传致今,阴阳文化又通过医学兵学、儒学道学等诸子百家思想一脉相承深深地影响着中原大地,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经典本身没有错,错误就在于后人浅薄无知,将读不懂的东西视为迷信并作为文化垃圾,为什么人会累并快乐着,一半欲望,一半灵魂,一半海水,一半太阳,累是肉体本能其实是一种兽性反映,这种反映是远离了灵性表现,欲望从本能中燃起,但精神却从灵性中升化。人类的未来取决于灵性的导引,而不是欲望本能无限扩张。东方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太多太多了…

几百年来,西方人类在欲望的引领下,打着“维护世界人权”口号疯狂扩张殖民世界,向物质要幸福,向技术要创新,地球慢慢失去它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的能力,无可奈何地走向它的耄耋光景。未来引领世界挽救世界的文化只能是东方文化,东方文化的和谐性、包容性及向道性,让它逐渐承担起民族复兴且世界和谐的历史重任。人类需要向内驰求而不是向外索取,我们需要对人类灵魂进行修养完善养护,而不是随欲而动!当今之世我们拿什么来喂养我们的灵魂呢?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全世界宗教家、哲学家及科学家,心理学家及生物学家都在苦苦寻找着答案,其实早已清楚无误地传载于东方经典之中。

无穷的生命轮回在宇宙万法构筑的大世界里,我们的肉体也生活在情识意志编织的小世界里,我们生活在欲望的世界里,也生活在精神的海洋里,这个五尺之躯立于天地之间,就是“小我”,与天地合一就是“大我”,我们这个生命来自于天地又回归天地,生命现象生生灭灭,但与天人合一的宇宙世界却从未生灭过,宗教及哲学所追求的“永恒生命”其实就是宇宙本体,它从未远离我们,正如《心经》所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垢不净;正如《圣经》所言:无处不在,无所不能。这个宇宙本体道家称之谓“道”,佛教称之“心”,儒家称之“无极”,基督文化则神格化为“上帝”,伊斯兰文化则人格化为“真主”。我们的生命,一半是欲望,一半是灵光,欲望令人贪婪于物质世界,变成井底之蛙,灵光让人摆脱物欲横流,在宇宙长空自由飞翔,其实祸福无门,一切结果皆唯人自召。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4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短小说不得少于三百字.
5.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6.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次。
三、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九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暂无证书及奖杯。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4.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四、征文时间:
5. 本届征文计划2023年8月1日起至2024年1月底 截稿。
6. 阅读量与系统后台统计不符的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永远不得参本平台的赛事!
六、奖项设置:
欣赏特等奖1名:奖金3000元。
一等奖5名:奖金600元。
二等奖30名:奖金200元。
三等奖10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2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300名:奖金1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本平台征文不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