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3523期

红色记忆·于都
作者:李希勇
主播:慕紫

于都,中国革命史上闪光的名字
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000名将士
从于都集结出发
在中华大地上勾勒出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色飘带
成为人类历史空前的壮举

于都,伟大长征精神的开启地
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里
红军以打不垮、压不倒的钢铁意志
以伟大的长征精神,开创出中国革命新的一页

这片红色土地承载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见证了理想和信念
这里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
有6800人参加红军
每5个于都人中就有1个红军
有10万人支前参战
为红军的壮大发展作出了巨大牺牲
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后
留守苏区的于都人民
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
坚强的于都人民威武不屈、百折不挠
有3000人被反动派屠杀

1934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央红军渡过于都河
踏上漫漫长征路
红军渡河时
于都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涌来
向红军将士送上茶水、斗笠
期盼亲人一路平安,早日归来

曾记否,于都秋风萧瑟,河水冰寒,月儿弯弯
曾记否,涛涛于都河惊天动地的呐喊
曾记否,红旗漫卷,战马啸啸,军歌高亢
曾记否夜渡于都悲壮行,人如潮水送红军

凯歌奏响人类征程的壮举
军号吹响惊心动魂的远征
激情燃烧于都血色的星空
烈火点燃苏区人民的炽诚
渡口壮阔的场景
河面沸腾的瞬间
这是气势磅礴的画卷
这是气壮山河的诗篇

长征从于都出发
红军从这里扬帆远征
集结号吹响革命的征途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将革命的火种燃遍神州大地
2023.12.28.

作者简介:李希勇,中国国际报告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委员会委员。中华诗歌联合会副主席。曾是一名军人,于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61师警卫连服兵役,任战士、副班长。爱好文学写作,积极参与连队文化舆论宣传,抢滩连队文化宣传滩头阵地~黑板报,业余时间精心编辑编排,曾为连队基层文化宣传建设付出心血,做出贡献。1976年5月复员转业。先后在兰州市自来水公司,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公司供职。多年来笔耕不辍,坚持业余创作。写出多篇有生活、接地气、有分量的作品,系列西路军经典红诗、多篇父母情怀、西藏情结、军旅情怀的诗歌。著有长篇小说《不朽的丰碑》31集报告文学音像诗画《风景这边独好》。诸多作品见于国学文化园地李希勇专栏。长篇组诗中国武汉抗疫纪实《2020春天序曲》《我曾是军人》入编中国国学委员会【盛世华章】建党百年伟业大型文献,载入史册,并获得2022年“一代宗师”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主播简介:慕紫(李彬),会计师。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甘肃省博物馆志愿讲解员督导老师,中华诗歌联合会主播。热爱朗诵,喜欢古典诗词。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晨曦
主席兼总编辑: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主席团成员:梦如诗、吕兴福、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钱文昌、李希勇、晨曦、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世灵、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