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视听海洋世界,结缘不是一两天。视听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必不可少的一片汪洋大海。我从上高中时起,就常去视听的教室看音像资料,在那里我尽情地享受着丰富的知识资源,看它给予我力量,让我得到书本以外的视听上的知识。它像是春风对我潜移默化,让我逐渐了解这个世界,感受着它给予我知识海洋的魅力。
记得在上高中时,每到放学的时候,我常常不回家,而是走进“我是爱南开的”题匾下的教学楼里,那里有一个视听室,当时每天学生放学后,它都开始播放二战时的影像资料,它展示出丰富的历史知识,给了我一片前所未有的历史知识海洋。在那里,我自由地看着当时的历史事件,这是课外的知识,我每次都花大量的时间去看它,尽管老师考试都不会考,但是我还是想去了解历史情况,开阔自己的视野和那些历史人物在一起。这里视听方面提供的知识,对于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这是我在外面没看过的历史资料片,只是在这个不大的视听室里,放映着这些二战时期的历史影片,让我懂得世界,并深深地感到和平的可贵。
在我上大学时,想听一些外语会话,我曾找到管视听室的老师,告诉他我想录些外语听力带子。当时管视听室的老师跟我说:“你不用花钱录带子,你每天固定时间来视听教室,我给你放录音。告诉我你要听哪一章节,你在视听教室里,坐在座位上,戴着耳机就能听。”我听后真的感到很高兴,难得有这个视听机会, 于是就和老师约好,我每周星期二、星期三下午去听录音。那时的下午,视听教室里就我一个学生,老师不厌其烦地给我放英语录音,我戴着耳机一点点地听着进阶的英语听力部分,它让我感到视听中的知识海洋的可贵和丰富。 每当我花一小时的时间,听完听力部分的一盘带子,心里总是快乐的。看到诺大的教室里有着丰富的音像资料,待自己一点点地去学习,增长自己的见识,老师又是对学生这样的负责。在自己出去享受下午的时光时,想着在视听室里的那段珍贵光阴,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经历。
后来有一个珍贵的机会,我参观了天音学院图书馆的视听室,在那里充分地感受到了艺术世界的魅力。它的视听室有两间,它们有着白色的隔音墙壁,和与之配套的柔软的座椅。一间的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黑胶唱片,让人感到高保真的音像资料的丰富。它的扩音器是两个极具音乐艺术魅力的红色花式大喇叭,进门让人一眼就看到它们的精致和美观,还有可供学生来自习听的黑胶唱片机,看着它们让我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多少年过去了,无论是学校还是学院还是大学,它们给学生的待遇永远是不变的,提供着这样的优厚的物质资源和精神食粮。我在这个视听室里,和邀请我来的老师合影,留下了参观天音学院视听室的宝贵纪念。那天下午我去了天音学院的另一间音像视听室,在那里坐在红色的宽敞的沙发里,欣赏着芭蕾舞剧的故事,故事是发生在1901年的童话,至今仍有它的美学的欣赏价值,老师们一点点地将芭蕾舞台上的脚步声去掉,让人们看到的是芭蕾舞演员优美的舞姿,难忘的故事情节,动人的一幕幕场景和幸福美满的快乐故事结局。 那一个小时是一场视听的盛宴,能看到老师们的独具匠心,让我得到了宝贵精神财富,在视听的海洋中遨游,就这样度过了一个美妙的下午时光。
视听对于我就是这样地重要和可贵,因为每一次都有老师们付出的心血,让我不知不觉地增长着才干,使身心进入到了视听的海洋世界中,总是被它所吸引和它难舍难分。一天中短短的一个小时,就这样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它的能量,这具有着迷人的魅力,视听的世界,丰富的海洋。
作者简介:陈红,天津市人,乡村作家,喜爱文学。从2018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是散文和诗歌,也有小说。曾获全国第三届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三等奖,2023年南国文学优秀作家。作品曾经刊登在多家网络和纸刊文学刊物上,有《南国文学原创版》、《海河文学》、《中国乡村》、《红罗山文学》、《红罗山书院》、《滹沱河文学》、《诗路文风》、《西散南国文学》、《南国红豆诗刊》、《青春诗刊》、《安徽诗歌》、《茉莉花语的远方》、《文学百花苑》、《都市头条》、《陇东黄土地文学》、百度、中国现代文化网等。
202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