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文/三木秉凤
赋浅学唐宋
言丽低明清
荏苒平生志
穿梭百家中

尔雅春秋阅
文华寒暑通
风起万波滟
书香陋室铭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功过是非不萦激流勇退之身,生死气数不出太极阴阳之道,在得失面前,如临朗月清风,处世悠闲自在,无痕于心,超然物外,此乃胸怀天下者安然为之。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一切现象看似捭阖有时而又波澜起伏,但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推动,不管宇宙自然还是人文社会,谁都逃脱不出宇宙法则的束缚,这就是命数之律。人们常常过度关注于自己的进退得失,而忽略了人文规律对生命的支配与推动。若在“得失”面前做到恒心巍巍无动,既是长期修炼的结果,也是生命成熟的表现,以心改命,德道为基,则命由心造,境随心转。然而江湖风云变幻,芸芸众生大多随“波”逐流,此处所言之“波”非仅指社会名利之波,也包含灵魂荡漾之波以及五官所触意志引发之情绪之波。得与失其实本是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中的自然反映,“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蜇以存身也”,由此演绎出事物“否泰”的两种状态。我们知道否与泰是事物变化的两个走向,否极泰来,泰极否来,在事物的变化之中,各种存在形式循环展现,在自强不息中与时俱进,在否极泰来中涅槃重生。

易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既济,八卦相错。通者自通,塞者自塞,生命如歌,高低错落,人生如河,浪推前波。千顷风寒逼,一池苦楚雨,损益若无怨,革尽鼎自举,否极泰来时,小畜当以履,青溪常独流,心海纳乐土。一阴一阳之谓道,没有矛盾推动就没有变化发展,所以由否与泰延展到“损与益”及“革与鼎”,皆出自《易经》之卦,即损卦与益卦,革卦与鼎卦。损者损内也,益者益外也,革者,除故也,鼎者,立新也。由易经观之,世界万象皆在“得失”中相推而进。
《序卦》曰:“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其实宇宙万物浑然一体,宇宙能量在互动守恒。舍与得亦是一对矛盾,舍即是得,得即是舍,舍得本为一体,犹如五脏六腑之间的能量输送一般。《道德经》曰:“深根固蒂乃长生久视之道。”若为道久,必先以失换得,损己益人,革弊鼎新。人之生命轨迹与万物之律大同小异,宇宙与人生皆“道法自然”。宇宙是个不断变化、生生不息的巨大生命能量体,它创造万物又毁灭万物,它带来生机勃勃又带来黑暗无限,面对苍茫大道滚滚向前,人只能被动适应一切而不能主动征服一切!而适应自然变化的最好法则就是“损益循道,革故鼎新”之先舍后得之律。反观自然法界很多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生存下去,会通过改变自身颜色、减少自身厚度、水陆两栖等各种方式以维持生命的长度。自然万物之律无情地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不是我们背负多寡的生命厚度,而是损益革鼎之律中所换来的生命长度与高度。鱼鳖在海洋洄游,候鸟在长空穿梭,气血在身体运行,它们轻装前行无一不是为了生命长度与高度。生存是生命个体在自然变化中的“不得以而为之”的事情,这就是革损旧规以益鼎立。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如何让自己适应外部环境且让生命赓续,我们只能向大自然学习“失得勿恤”,这就是“损益循道,革故鼎新”即革损自身与环境变化不相适应的部分,鼎益外部发展相适应的新鲜血液,加增生命的长度。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比,我们又多出了一个人类本有的“主观能动性”。即与自然界的被动适应相比,我们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更好地调整自己。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不断地革损颓废的思想,革损陈旧的观念,打碎旧的世界,以至于让一切发展永远与自然大道相应,这才是长生久视之道。 我们不能抱残守缺,不能固步自封,不能躺在过去的美好回忆中流恋忘返。居安思危,穷则思变,要懂得穷变通久的理义所在。如果长期因循守旧,大到国家民族,中到企业集团,小到家庭个人,若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都会被旧弊丛生拖累,没有损益革鼎,就不能轻装上阵自由飞翔。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革损之义就是反思过去,那些良善的品质需要保留,而益鼎之义就是创新未来,与时偕行,与道同行,锐意进取,精益求精!革损要革的坚定不拨,鼎益要创的惊天动地。人生之路如行钢丝,中庸之道必须放弃两极,在得失之间,看不破又放不下,革损,舍不得过去,鼎益,又不愿创造未来,没有变化,何来否泰之互换?人生犹时寒暑,热则减衣,冷加暖服,亦如饮水,冷暖自知。在一个太极两仪的世界里,没有敌我之分,没有自然与人类之分,人类文明应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里仁宜居,正义是取,德才作用,中和为贵,唯道是存。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八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3年12月16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