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业,千年大计
——探寻习近平福建足迹(十五)
林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千年大业。习近平同志认为闽东的振兴在于“林”。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了!因此把发展林业视为闽东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下气力把这项千秋大计实施好。
(一)
那年5月福建省提出建设林业“三五七”工程,(注一)
宁德地区将目标下调为三年内完成。
出台全区发展林业生产的若干意见,
就九个事关林业发展的问题作出规定。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习近平要把山歌唱响,“两个抓手”抓得紧。(注二)
为使“弱鸟”先飞,飞得快又飞得高,
关键在于转好农业、工业这两个轮。
他大树造林大户黄某这先进典型,
帮助群众消除疑虑上山大造其林。
允许和鼓励群众跨地区联合发展,
坚持“谁造林谁有谁受益”的决定。
于是林业发展被推上了快车道:
短短三年消灭荒山就提前完成,
“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提前告捷。
全区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注三)
(二)
习近平大力推进“绿化福州”工程,
强调城市绿化要“见缝插绿”不停!
使锦绣河山更壮丽,不负“榕城”威名,
“垂一方之美荫,来万里之清风”!(注四)
习近平强调平潭要绿化全岛,
榕树树大根深,有条件要尽量多种,
让它造福代代福州人的生活,
更造就代代福州人的精神。
(三)
1997年3月习近平来到南平稠岭调研,
看到这里大量种菇破坏了生态环境,
他及时指出既要让村民尽快富起来,
又要保护好青山绿水、生态环境安宁。
佛子山风景区荣获两块国家级金牌,(注五)
稠岭村也被评为三A景区、全省生态村。
湄州岛每年实施不同主题的绿化工程,
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十大最美海岛美名!
(四)
1998年10月习近平来到延平溪后调研,
其杉木丰产林“绿色仓库”称号中外闻名。
如今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荣居全国首位,
老百始亲身感受到城市的美好环境。
福建林业的总产值当时已达6660亿,
森业覆盖率连续42年居全国第一名。
所有市(区)获评国家、省级森林城市,
“水库、粮库、钱库”成就了八闽森林美名!
注一:即1989年5月,福过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提出用三至五年时间完成所有荒山造林,七年实现八闽绿化任务。
注二:即完善林业责任制,健全林业经尝机制。两者主体是管理者和经 营者。
注三:《左传》名言,意为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发荒山野林,艰苦创业。
注四:宋代福州太守张伯玉的诗句。
注五: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两块金字招牌。
(维我中华2024年元月二日欣然命笔,敬祈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