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感言回眸诸“山”
毋东汉


今日是2024年头一天,我虚岁跨入82。我回顾过去的一年,悲喜交加,感慨良多。
我的关教工作同志李西亭、徐致和、王新鹏等三位关协骨干不幸离世。我的亲密学友何少南(关工委骨干)贤弟和李占余仁兄过早离世。以及高掌乾贤弟痛失老伴等哀事。不仅给我思想感情酿成伤痛,给我所从事的关教工作、业余文学创作生活造成极其重大的损失,且不可弥补。人生苦短,要做的事很多,所谓“壮志未酬人先老”也。值得庆幸的是,过去的一年,我的关教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文史写作受到政协表彰,我的儿歌《四大发明》获得省级奖。省柳青文学研究会出版了我的长篇小说《学稼苦趣》,我又在网上发表了长篇小说《秋枫情殇》1至20章(待续)。我还创作并在网上发表了寓言76篇、儿歌童谣近百首、散文及散文诗30余篇,其它新诗若干首。我去年加入了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
值得一提的是,我胸前拇指大的痣疤痕,历经十年不愈合,我的儿女娃们统一共识,逼我去交大附二医院,动了手术;与此同时,还将我从糖尿病边沿拉了回来。娃们的孝敬成为我体强笔健的有力保障。2023之3,对我来说是平凡中的不平凡的一座“山”。
我是1943年生人,正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据母亲回忆,我出生那天时辰,系农历五月中旬末,太阳刚爬上东山露头。父亲和村里冷先生给我命名,对我寄予厚望。父亲对我说过,希望我成为东方一条汉子。那时,外祖母和母亲轮换抱着我钻窨井,躲炸弹。战争年代,能活到长大成人确属不易。我在大人呵护下顺利登上人生首座“山”。
1953之3是我十岁的时候了,我人生的第二座“山”,也就是解放后第四年。此前,八岁的那年,我背着手在杜曲马路上看飞机,驶来了一架三套马车,驾辕的骡子的脖子已偎我头顶,路旁饭店大妈唤醒我警觉,我从曳梢马的曳索下钻出,车轮从我脚后跟后边压过。父亲知道后,立马携我报名入学,我成为杜曲小学的学生。此期间,我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我的政治信仰有了雏形。
1963年是我人生旅程第三座“山”,在樊川一中加入共青团后第三年,对我来说是火焰山。恰逢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此前我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饥饿和寒冷没妨碍我这个共青团员毕业学稼的热情。我立志要当“长安的王老九”,生产队选我当干部,我心不在焉,在“诗和远方”,把出纳账搞成了混账,受到批评和警告不说,沦为“四不清干部”;此后,经过加倍奋发努力,职务却未降反升。在群众中的威信忽低忽高,我体验了本末倒置的恶果。
1973年是我自以为人生辉煌时期,此前,我经受斗私批修群众运动的洗礼,虽然曾被诬称“反革命分子”和“黑作家”,平反后不久,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这第四座“山”比火焰山还要水深、火热。我在大批判过程中锻炼提高,有了辨别香花毒草的浅薄能力。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我练就了拿起笔做刀枪的能力和自觉。
1983年,是我奋力攀登的第五座“山”。我面临着民办教师转公办的考试和申请加入作家协会的争取和努力。业余写作处于低谷,作品不多。
1993年,我又攀登人生第六座险“山”,民办教师转正的考试,我成绩不太理想,兼之教龄加分不足,惨然落榜。我没有灰心,努力于教学工作,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带领学生悼念白道峪救亡烈士,发表了文史笔记《黎明喋血白道峪》等。
2003年,我面临人生旅途大转折。此前,我加入了省作协,转正为公办教师,加入省儿童文学研究会,被选为理事。此年九月,我光荣退休,学校送我金字牌匾:“学博德高”。此后,我参与了关工委工作及其它涉老工作。
2013之3,是泪水浸泡的一座“山”。我忙于关教工作和业余文学创作,农活、家务劳动及侍候老母亲的重担落在我的贤妻的肩上。由于积劳成疾,贤妻白彩岚同志离我逝世。我从此成为“孤魂野鬼”。生命在于运动,为了“谋生存”,我潜心关工委工作、政协文史写作和儿童文学创作,身心得到了强健。
2023年是我奋力翻越的第九座“山”。在过去的一年,我经历了丧失学友何少南等五位同志的伤痛,经历了手术台的过往,出版了长篇小说《学稼苦趣》,动笔、发表《秋枫情殇》,我更加勇敢地迎接第十个“山”的头一年头一月头一天。
我今天给我的重孙赠书并合影,他们见了书,喜出望外,争抢搂怀,胜于糖果,令我欣慰。
展望了村北原水碾麦地的小麦苗,退林还耕明显;见到了十几位平时难见的年轻乡亲,多是我当年的学生。一位热心乡邻,骑电动车捎我到公交站。我继续劳作,赶路。
我还看望了亡妻,绕坟一周,我说:“我看你来了!今天是元旦!”然后忍泪离开。
我明知人生旅途尽头是个坟,仍然以战士的襟怀、战斗的姿态、战胜的信念、战死的终极目标奋进,走入2024年。不管2033、2043两座“山”能否有幸到达顶峰,我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扬鞭催马,奋勇向前!共产党人不言老,为人民服务回眸贡献少。老夫聊发少年狂,春蚕网茧儿喜洋洋。人生何时剧终,是阎王爷分管的工作,不用我咸吃萝卜淡操心。我只管扮演好我的角色,唱完我该唱的台词。
新年感言,而已而已。
2024-1-1-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