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荏苒,岁月如歌。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同时也是伟大领袖毛·泽·东130周年华诞。是一个不平凡之年。过去的一年,在市诗词协会和市楹联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分会各项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缅怀伟人丰功,不忘初心使命
今年是毛·主·席诞生130周年,也是伟大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屈原投江殉国2300年。屈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结。是一代又一代人对屈原文化的信仰和情感的寄托。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文化自信,夯实屈原文化的基础。4月16日分会组织全体会员赴汨罗,走进了屈子祠、屈子书院,屈原碑林实地参观学习,收获颇多。从历史和现实中,从思想上,信仰上,文化传承上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屈原的伟大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向反动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以及实现救国救民“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理想的辛路历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创作诗联20余首(副)并将参观学习的全过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美篇,供大家欣赏和回味。11月3日,我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无比崇敬和热爱,走进了湖南一师旧址和岳麓书院。一师的前身是南宋理学家张拭创办的“城南书院”。1911年改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是毛·泽·东的母校,他在此学习和工作长达8年之久。并从这里出发走向中共一大会场,开启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也是毛·泽·东初心形成之地和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地。百年过去,目前还保存有毛·泽·东青年时期革命活动纪念地14处,经过维修恢复,旧颜换新颜,学风校训流传至今。毛·主·席亲笔提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14个大字,金光闪闪,悬挂在进校门大厅的墙壁上。在导游细心、虔诚的讲解下,一处也不愿落下所有的展馆。午饭时间已过,大家仍然兴致勃勃,如沐春风,不愿离开。参观完毕,大家振臂挥豪,创作了30余首(副)饱含深情,洋溢着革命斗志的诗作。合壁中西校舍存,依山映水育新人。学风校训传流远,励志求真得宝深。 二、读懂史诗《离骚》,传承爱国精神
一部《离骚》让天下人知道了帝王权贵的丑陋和以楚王为代表的贵族集团的腐朽,对爱国诗人屈原的迫害和打击。同时楚王听信谗言疏远驱逐流放屈原。从此屈原开始了背井离乡,四海漂泊,浪迹天涯的人生之路。为了使大家读懂《离骚》,副会长谌郅文老师,经过多方收集资料,精心备课,把《离骚》原文和译文对照解读,并将资料打印成册,方便学习理解。在北风呼呼,阴雨霏霏的11月15日上午9时,举办了由谌郅文老师主讲《纪念屈原殉国2300年“离骚”导读讲座》谌老师引今据典,逐字逐行剖析,使大家理解了《离骚》的历史背景,屈原的身世,政治主张,以及以身殉国的献身精神,授课者心情愉悦,听课者精神振奋。一致表示,受益匪浅,老会员当场赋诗一首:“大师精彩析《离骚》,融合深研见地高。正则灵秀多少怨,江蓠芷草绕环号。众 醉独醒心自苦,握瑜环瑾势英豪。”紧接着我们又邀请了国家一级作家张步真先生授课。给大家讲述了《离骚》这部伟大作品创作的全过程,使大家进一步认识了《离骚》这部长篇史诗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深深感受到屈原是一个与日月同辉的人,是一个爱国爱民的民族英雄。老会员金伟先生深有感慨的说:过去看屈原是追星,观看龙舟赛是看热闹,现在读《离骚》是学习屈原的伟大爱国精神,我是汨罗人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
三、关心下一代,诗联进校园
为了更好地让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古诗词,5月10日,我们走进了岳阳楼区九华山小学,隆重举办了首届《诗楹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受到了岳阳日报的关注和报导。同时由副会长谌郅文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堂生动的诗词文化课。从诗词的渊源,伟大意义,格律平仄深入浅出,有声有色地,认真仔细地进行解读。事后又将讲稿打印成册,发给孩子们复习。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赞扬和孩子们的青睐。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六一”前夕,我们又引导孩子们联系实际进行创作。共撰写古诗词20余首,其中有6首被市诗词协会“六一”儿童诗词专辑刊登。这些活动,不仅为培养下一代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对我们自己颂扬和传承诗词文化,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四、提供创作平台,追求质量精品。
会刊《诗联新苑》是我会成立以来,一直坚守的诗词阵地。也是为每一个会员创作诗词搭建的平台。习·主·席说,“学诗写诗可以情飞昂,人灵秀”大家怀着对诗词无比热爱,无比敬仰的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不同的题材,讴歌伟大的时代,释放美丽的音符,催人奋进的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全体会员共创作了诗、词、联、曲近万首(副),其中2023年1100首(副)。本期会刊收到稿件556首(副),会刊采用刊出诗325首,联65副,诗联探讨文章4篇。被各大报刊杂志采用百余首,《诗词岳家军》全年出刊七期。我会有7名会员投稿19首诗词被刊登。基本上做到了期期都有我们会员的作品。《洞庭诗词》2023年首期有8位会员的作品共21首诗词采用刊登,真是一件可颂可歌的喜事。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大家对诗词的热爱。辛勤耕耘,挥毫泼墨的成果。这里最值得感谢的是会刊主编谌郅文老师,对会刊的收集,整理、编排,逐字逐行的反复审核,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的务实求全的精神。同时也默默地把大家平时发在群里的诗、词、联收集整理后,投到各项赛事的栏目,真是一个功不可灭的有心人。
五、诗词养老夕阳红,团结和谐建家园
分会的每一位会员,都是因诗结缘而走到一起。把分会当成自己的家,有高兴的事共享,有困难一起分担。尤其是家里有什么红、白喜事,分会全力以赴。11月25日是老会长邓玉华女士,九十大寿分会得知这一喜讯后。立即号召大家创作诗联20多首(副)表示祝贺。并组织8人专业班子书写、装裱、悬挂,使寿晏厅添光加彩。会长代表全体会员宣读了祝贺词,得到了烟草局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子女、家属的好评。事后将寿宴的全过程制作成美篇,发给大家分享。与此同时,分会坚持诗词养老,几度夕阳红,老会员孟树国先生84岁高龄患有脑梗、心梗等疾病。行走不便只能卧床疗养,但他坚持与病魔作斗争,坚持学习,坚持创作。今年共写诗词联50多首(副),被多家杂志和会刊采用。曾定保先生是我会多年的高产户,今年共创作诗100首,联50副,被各大报刊杂志采用。并获平江“天岳诗社”诗词竞赛一等奖,奖金3000元。还有陈惠群先生,坚持每天写诗一首,是诗词爱好的痴人,狂人,今年创作诗、词、联110多首。获得优秀奖3个,三等奖一个奖金1100元,同时对分会工作也非常支持和热心。还有我们的老前辈,殷仲杞,金伟,罗朝开,杨松青先生,虽然年事已高,对分会的各项活动都是积极支持和参加。新朋友周德南先生,多才多艺热心公务的好同志,特别是对分会的每次集体活动,及时报导给《都市头条》。这一切都源于分会领导班子成员的打铁本身硬,团结一致,包容大度的影响。总之分会不仅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更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
时间是无声的脚步,2023年,很快就要成为历史。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从纵向上看,在大家齐心协力的配合下,各项工作向前又迈进了一步,从横向上看与时代的发展和上级的要求,也还存在一些差距和实际困难。在新的一年里,扬长避短,继续做好各项工作,为中华诗词传承做出新的贡献。
城东诗联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