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语香艳诗一首
文/朱海明 诵/林海
风流灵巧小婵娟,窈窕身姿芙蓉面。
似水柔情水涟波,如花美眷花愁颤。
真心不忘巫山情,守信终成抱柱恋。
自从别后无讯音,良宵几度何人眷。
这首古风用典用句颇有些考究,值得略加解说,供读者朋友“如切(qiē)如磋,如琢如磨。”,正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乃尔。
开言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书中的重要人物晴雯,从容貌到性情都与林黛玉有相似之处,位列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她遭人构陷,被逐出大观园,最后“抱恨夭风流”其主要原因就是“风流灵巧招人怨”啊。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还魂记》中杜丽娘有曲牌〔山坡羊〕:“则为俺生小婵娟 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意思是我长得像嫦娥一样,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嫁了,就成了神仙眷属吗?体现了杜丽娘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窈窕淑女,君子好(hǎo)逑”,《诗经》名句,人尽皆知。至于“芙蓉面”,原来指西汉卓文君的姣好面容,后来专用形容美女。 元代张可久〔塞鸿秋〕有“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之句。《红楼梦》中还是说的晴雯,被玉皇大帝召(zhào)去做了花神,主要掌管芙蓉花。于是“痴公子杜撰芙蓉诔(lěi)”诔文“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jiāo)之縠(hú),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 白帝宫中 抚司秋艳 芙蓉女儿 之前”共1500多字,是《红楼梦》中最长的辞赋。
“如花美眷花愁颤”也是来源于《牡丹亭·还魂记》,杜丽娘有曲牌〔醉扶归〕:“不提防 沉鱼落雁 鸟惊喧,则怕的 羞花闭月 花愁颤”,暗指美人美得让鸟儿惊起鸣叫,让花儿愁怅颤抖,比喻美不胜收。柳梦梅有曲牌〔山桃红〕:“则为你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意思为可惜你貌美如花,青春易逝。所以找遍了花园,终于找到了你,于是在牡丹亭边芍药栏畔,成就了一段因梦而生、因梦而死、死而复生的奇妙姻缘。

巫山神女是中国历史上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楚怀王游高唐梦遇神女“旦为朝(zhāo)云、暮为行雨”好一段情缘,后来宋玉又作了《高唐赋》与《神女赋》追述这桩风流韵事。抱柱之恋的故事也是广为人知,《史记·苏秦列传》上说:苏秦向燕王讲,尾生与一美丽的姑娘相约在蓝桥会面。可是发水了姑娘没来,尾生不失约,水涨桥面抱柱而死。
由于种种原因,诗中的两位主人公最终分手了,再也无缘见面。可是他依然惦念着她,不知她远嫁后会不会得到眷顾和爱恋,生活的幸福吗?
对了,这首诗是我为数不多的香艳文字之一,但是绝非贾宝玉杜撰的《芙蓉女儿诔》,它可是言之有物,其人其事如在昨天呦。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 朱海明,字(笔名):瀛亮,号:清韵居士,网名:高拨子导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民间文艺家协会、戏剧家协会会员。曾参加人民解放军昆明军区汽车第五十团,执行援寮(老挝)抗美筑路运输作战任务。
主播简介:林海,天津生人,长春长大,经历过知青,工人,播音,编辑,业余主持等多种工作的转换,最爱的还是话筒前的感觉。喜欢用声音演绎情感,用声音传递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