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别过去 未来可期
文/耿志平(甘肃)
时光悄悄地带走了二零二三年,朝霞从地平线上升起,映照着残雪,二零二四年迫不及待的来了,我还没有做好迎接它的准备。

过去的这一年,平淡的日子里我有了很多的收获,看过的几十本书,虽然没有记住多少内容,那些优美的文字填补了我内心的空虚,打发了寂寞。让我变得不再那么无聊落寞,不再愿意扎堆。熟人看着我的一大摞书,总是劝我去跳广场舞,说我看那没有用,说一个人待久了会变得抑郁。我曾一次次问自己,我孤独吗?我抑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重拾书本的我,比任何时候都充实,踏实。文字带给我的不只有欢喜,一个人沉浸其中,看人间烟火,看花开花落,看世事沧桑,看人情冷暖,看不曾了解的历史……从别人的文字里感受生命的美好和作者曾经的无助和困惑,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把自己活成了想要的样子。这是令我敬佩的,也是超级羡慕的。我没有高学历,没有好文采,也没有聪慧的头脑,但我在读书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所见所闻写出来,虽然文字有点稚嫩,有点词不达意,可能不能让读者满意和产生共鸣,不能让他们看了觉着身临其境,产生向往。但又有什么关系,没有天生的作家,每个人都是生活的经历者,也可以是文字的书写者,我的见识和能力还不能让读者耳目一新,但我一直在努力,走在书写文字的路上,这就足够了。人生短暂,在有限的生命里无法延长它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广度,就看自己是否向心中的认定的方向努力,既然迈出了第一步,总要经过步履蹒跚才能健步如飞,不可能一下子就展翅高飞。每一次飞翔也不可能一路顺风,总会遇到气流和挫折。每一条路都是一步步一天天走出来的,不会一下就成为坦途。
去年八月份,我和闺蜜结伴去了伊犁,看了美丽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去那拉提骑马行走在草原上,让我感受了游牧民族生活的不易,在霍尔果斯口岸,看着一墙之隔的哈萨克斯坦的边防战士,是我第一次离外国那么近。看着驶过的一辆辆货车,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经济的繁荣,骄傲之情溢于言表,我生在华夏是何其有幸。闻着解忧公主薰衣草庄园里独特的薰衣草香味,就像走进了神话王国,它的美,一点不逊色法国的普罗旺斯。生活在这里的人,也许会多一点潇洒和浪漫,多一点柔情……
行走在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之称的赛里木湖边,蓝天下的一汪碧泉,是那么的浩渺清澈,水花时不时拍打着岸边的石头,让我觉着它就是大海。新疆是中国离大海最远的地方,赛里木湖填补了没有海的缺憾,它就是高原明珠,就是圣水,就是人们心里的高原之海。

二零二三年当然也有缺憾,有时一天写两三篇文章,有时候十几天都不写一篇,让人误以为我放弃了写作,也有人认为我江郎才尽,这又有什么关系,文字要有感而发,那些出自内心的情感才能打动人,才能让人感同身受,无病呻吟的声音谁也不愿意去听,谁也会感觉厌烦,那些强拉硬拽的文字,就像一块生硬的石头,粗糙凛冽,面目可憎,毫无美感可言,何必要拿出来膈应人。
人生过半,我的文学之路刚刚起航,注定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风浪和险滩。更会遇到不同的声音,或褒或贬,只要自己心态平和,愿意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一点点进步,只要一直向前走,总会找到出口,总会看到光明。
愿我在二零二四年,能一如既往地徜徉在书海,热衷于文字,从优秀的作家那里学习写作方法,与文朋诗友结伴而行,总会拨云见日。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愿我们翩翩起舞,向更高更远处飞翔。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被都市头条认证为编辑,成为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