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锦瑟年华中奔跑》
文/陈慧飞
为见证2024年顺德容马赛事,2024年新年伊始的第一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
从凯蓝名都北门向海骏达广场出发,原以为可以乘坐公交。可只见“回场”不见临站经停,只好匆匆自行。
7:30多时,接近海骏达,锣鼓喧天,广播声声入耳。漫过围观的人群,健将们早已开拔,只有助兴的鼓乐和欢乐跑的队伍行进在大道上,约有几千人朝振华路陆续转入规定跑道。跑道外,铁栅划界,警察导航,整个活动区域井然有序。干净的跑道,欢乐奔跑的人们,吸引了无数呐喊加油的人们。
因为想抓拍一些特写镜头,我尾随队伍,边留观边拍照。一路经过千禧广场,有在跑道外站台上吹萨克斯的学子们,有着一袭款款红裙招手呐喊的娘子军们,还有振华社区的啦啦队们,他们用自主的加油方式和各色管乐与擂台助威的形式在振华路上集结,为“容万千热爱”的容马加油!

“从“容”跑,夺“桂”冠”。虽然大部队已去甚远,但掉在后面的一位母亲却依然领着儿子努力向前奔跑,并带动了后面欢乐跑和尾随队伍进来一起奔跑的人们。


一座城,只要有一种精神,足以影响整个城。它可以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清风拂来,一定能燃烧无数人的心。

从宏骏广场直驱沿江路“南岸公园”,竟遇见了近20年不见的同事阿登。猛然感觉:“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那时,他才二十岁出头,我们都叫他“拉登”,他总是浅笑默认;虽时过境迁,容颜未改。大声和他打招呼,他惊愕地抬头,还是那么眉开眼笑的样子。

德胜河畔,阳光正好。南岸公园主道上旌旗飘扬,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将补给物有序地放在迎接半马冲刺而来的健将们必经之路上。道外加油者一路长龙,见冲刺健儿上来,无不欢欣鼓舞,摇旗助威。随着前面一阵“加油”声起,8:47分第一名环岛半程健将遥遥领先奔跑过来;少顷,第二第三名接踵而至。9:00之后,女子跑道上第一名身穿红色运动装,身材小巧的女将刷亮了我的眼睛。接着是第二名女将的出现。

9:20以后,半程21公里马拉松基本接近尾声。健跑者们虽汗流浃背,但个个精神抖擞。半程终点站人头攒动,更有一对情侣选手跑完马拉松后,男神在众目睽睽之下浪漫求婚一幕,感动所有在场者。这对一起在锦瑟年华里奔跑的爱人,大写了2024容马最动人的一笔: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最靓的风景,就是抵达心中的乐园!

有人祝福他们:马拉松有终点,他们的爱情永远没有终点!
42公里全程马拉松终点在“渔人码头”,同样人山人海。10:17分左右,我看到陆续跑完全程来到终点的健儿。10:25时,见一名穿黑色背心的健将疲惫的出来,有点极度不适的感觉,引起了外道围观游人的关注。看他全身湿透,汗水模糊了双眼,生生地为他捏了一把汗。好在他很镇定,问志愿者要来一瓶水打开,亲自淋了一下头和脸部并擦干水准备退场。42公里很苦,但他坚持下来的样子很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战国.荀子)。虽然马拉松是独立参赛,但选手们可以互相鼓励、支持和帮助。团队合作的精神,能够提高选手们的整体成绩,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我想:他一路奔跑完成了42公里,一定是一种信念在支持他!人生的舞台,都属于有准备之人。

(我们凯蓝的半马健将)
马拉松名字的由来始于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与雅典爆发了一场战争,被称为马拉松战役。雅典军队获胜,是一名叫斐迪屁第斯的士兵跑了近42公里,从雅典跑到斯巴达,传递了这个好消息。从此,马拉松代表着勇气、坚韧和毅力被后人传承。参加马拉松的人都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心灵素质,激发他们前进的梦想,在进取中永不放弃。

(凯蓝全马大神老K和志愿者军哥)
流年似景,新章有序。离开“渔人码头”,穿越容桂时光深深小巷,看一路挤满小巷里的各色小吃美食,在散落人间烟火缕缕清香的旧时光的长廊里喝杯“爆打柠檬汁茶”,回想曾经的锦瑟年华,我不也是在另一条“容马”上奔跑过的人吗?

行至容奇大道中,公交沿线暂停。全线为运动员、志愿者接驳。缘分使然,迎面遇见了手持“亚军”奖杯的小男神。我因为正好拍到了他夺取第二名的视频,所以惊艳在此与他相遇,还引来路人与他合影。这次21公里半马,前几名感觉都是后生们,真乃: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转身之间,更见整齐划一着白T恤衫的“馥琳跑步社”的员工们准备登上接驳车。为获取他们团队开心的镜头,我也为他们拍下了龙年伊始最有意义的一份喜悦。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愿天下众生: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2024.1.1于顺德容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