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为何越来越多的人对专家口诛笔伐,恶言相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古时,专家是受人尊敬的智者,是学问与智慧的象征。如今,专家似乎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
专家,这个曾经被仰望的群体,如今何以成了人们口中的“砖家”,甚至“狗屁不通”?原因或许有二:一是某些专家言行不一,二是专家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在拉大。
先说第一点,言行不一。有些专家在台上高谈阔论,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然而私下里却做着与自己言论相悖的事。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自然会引起民众的反感。人们会问:这样的专家,如何让人信服?
再说第二点,距离感。专家,往往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渐行渐远。他们研究的高深理论,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如同天书。当专家们的研究成果无法落地生根,无法为百姓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时,这种距离感就会加剧。
有人或许会说,专家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局限。这话没错,但作为专家,应当有超越常人的眼光和见识,更应有为民众谋福祉的初心。若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名誉,不顾民众的疾苦和需要,那与民间的距离只会越拉越大。
如今,人们对于专家的质疑并非全无道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知灼见往往被淹没在噪音之中。而那些真正关心民众、能为民众带来实际利益的专家,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可见,成为真正的专家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保持初心,始终与民众站在一起,为他们发声、为他们谋福利。若专家能做到言行一致,能深入了解民间的真实需求和困境,那么民众对专家的恶评或许会少很多。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那些能真正为民众着想、为民众谋福利的专家。只有这样,专家才能重新找回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尊重。(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