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移莲步舞翩翩,轻抒广袖意绵绵。
金叶莲台任旋转,歌喉清韵和管弦。
君王有道江山美,海晏河清太平年。

这是我创作的京剧新编历史戏《春江恨》中,主人公窅(yǎo)娘的一段唱腔,是她在表演莲花舞蹈时边舞边唱的。
据史书记载,窅娘本是江南的采莲女,母亲是回鹘(huí hú)人也就又是现在的维吾尔族人,唐朝末年随西域使臣来到江南经商,嫁给了一个汉族乡绅。几年后乡绅亡故,家道败落,便与女儿窅娘相依为命,清贫度日。

由于窅娘容颜美丽,身轻如燕,能歌善舞,闻名乡里,16岁时被选进南唐都城金陵也就是南京的宫中当了舞女。后主李煜见她皮肤白皙头发弯曲,双目深凹顾盼有神,就给她取名为“窅娘”。窅娘尤其擅长自创的采莲舞,舞蹈时好像莲花凌波,俯仰摇曳,优美动人,在宫中独树一帜,尤其得到李煜的特别欣赏。
为了奖赏窅娘,李煜为她建了一座黄金莲台,供她在上面跳舞。窅娘为了舞姿更美取悦李煜,用锦帛缠裹了双脚,缠成了新月形状,弯曲娇小非常好看,被称为“三寸金莲”,跳起莲花舞蹈更加袅袅婷婷十分精妙,被誉为“莲中花更好,云里月常新”。

忽然间,鼍鼓声声从北边传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宋太祖赵匡胤(kuāng yìn)派大将曹彬渡过长江围困金陵,李煜为避免百姓惨遭兵火,肉袒出降当了俘虏,被押往北宋的都城开封,临行前他劝说窅娘另寻生路,可是窅娘不听,而是“白衣纱帽随行”一起到了开封,成为阶下之囚。
李煜被封为“违命侯”软禁起来,窅娘也失去了人身自由。一年后赵匡胤莫名其妙的死去,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他想起了窅娘,便在开封莲花池旁建了一座丈八高的金莲台,命令窅娘在台上歌舞。

这天正是七夕,窅娘在金莲台上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飘飘欲仙,四周彩声迭起掌声如潮。蓦地,窅娘敛衽止步,面向东南,心中默念:今日我主四十一岁,窅娘为您歌舞祝寿了,言罢纵身跳入了莲花池……
翌年七夕,李煜暴卒,据说被赵光义毒死,年仅42岁,留下了国破家亡的绵绵余恨,和一曲“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古绝唱。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