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泗洪都市文学社第247期南京头条
理稿融汇:韵芘胡桂芹

许朝先生投稿授权发布
签约作家副社长许朝先生引人入胜《日历·挂历·年历》
日历·挂历·年历
作者:许朝
新年将近,看到了安澜老师的视频,她讲解诗文,最后她开始推荐了日历,说日历上有优美的古诗,还标识着写诗的地点,真是不错。
第一次接触日历,是我大约七八岁的时候,一次父亲赶集回来,他从装着卖菜钱的黑皮包里拿出了一本日历,这日历有字典那么厚,封面是一男一女两个白白胖胖的大头娃娃,各穿着一个红色的小肚兜,甚是喜庆。我揭开封面后,上面写着公历、阴历、星期、节日等,还有风水方面的知识,比如说哪天是盖房吉日,哪天是结婚吉日,由于我深受正统思想影响,感觉这是封建迷信玷污了整本日历,但父亲说,你管那么多干吗呢?不信就不看,看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不就行了吗?想想也对,于是收起了成见。
父亲让我把日历挂起来,我感到是莫大的荣幸,于是便寻找合适地方。那时,农村刚实行联产承包职任制,农民手头宽馀了很多,我家也盖了四间土房子,父亲准备这房子以后给他三个儿子中的两个结婚用,一家两间,再盖个偏房就够了,由于哥哥和我都还小,两套房子中间便打通了,我想,日历就挂在通门的右面吧。父亲边吃着饭边看我,说这地方不错。我找来一根铁钉和锤子,砸好后,把日历挂在钉子上,妥妥帖帖的,我端详了一下,对我的杰作很是满意,心里很有一种成就感。父亲点点头,很满意的样子。这日历后来就成了家中赶集、走亲戚的时间表。日子一天天过去,日历也一天天地减少,岁月也就这样静静地流淌,有平缓有紧急,有悲伤也有喜悦,有充实也有空虚,有低谷也有辉煌,人们的日子就在这人间烟火中过的有滋有味,日历翻到了一月份或二月份,年味也渐渐浓了,随着天气的寒冷而愈来愈浓。过了腊八,就渐入年的氛围了,人们开始谈年论年备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孩子们也会去扒翻日历,看看还有几天过年,巴不得除夕那天快点到来,“小孩巴过年,老头怕花钱”,在那艰苦的年代,一顿猪肉饨粉条的菜都足以让人期待很久。
除了日历还有挂历。那时一般城市的家庭才有,它不光有日历的常规作用,还有装饰房间的作用。那挂历大大方方、气气派派的,很有喜庆的味道,内容多样:有的是盆景,造型雅致;有的是风景,景色迷人;有的是车型,尽显豪华;有的是美女,光鲜亮丽……房间里有了这样的挂历,不得不说还真是顿时生辉。
还有一种是台历,是挂历的变型,可翻,放在办公桌上,很是典雅大气。
农村人家,一般会买一张年历,年历上一般是电影明星,女的较多,她们明眸皓齿,肌肤雪莹,左顾右盼,或大方或妩媚,让人驻足欣赏,心生美好。
我曾数次买过年历,第一幅年历是用父亲奖励我拾粪的钱买的,年历上的明星是演员林方兵,演过杨玉环的,当时想,长大后女朋友能像她这样美多好,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挂历是结婚时和结婚后买的,那时工作了,有工资了,也有单位和朋友送的,记得喜新娘摄影楼的老板张连华就送我一幅,他曾是我的领导,他喜欢摄影,拍了好多的精美的照片,多以洪泽湖、湿地、城头观鸟园等地为背景,他选用这些精美的照片制作成挂历赠送给顾客。我曾经想过为他的挂历配诗,配那种三言两语的哲理诗,那一定很美,若能再请泗洪县大书法家尉天池书写,那岂不是美上加美?只是有这个想法,未曾实施,后来不了了之。
随着时代的变迁,手机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日历又到了手机上,使用起来更加地便捷。
不管是日历、挂历、年历,都是时光流逝的见证,日子总会过去,岁月总是留下点点滴滴的斑影,唯愿留下美好的记忆,并倾空所有的不快,以平和的心态珍惜当下,用美好的心态憧憬未来。
2023年12月30日于上海

江苏泗洪都市文学社 机构
终身荣誉社长:黄家城
社长:陈恩科
责任社长兼责任总编:
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责任主审: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常务副社长:刘维斌
副社长:
李绍斌 印利华 王国生 张学超 孙炎宏 许朝
副社长(全国各地):
敬新谱 桂太平 张振球 肖永传 文长海 龚志林 董芝 林耀平 王瑞逸 谭新辉 李席林
常务理事:许尔康
理事:
高怀春 田芳 王新斌
顾问:
蒋官军 胡国庆 许朝 胡欣欣 谭新辉
编辑:
李绍斌 印利华 胡桂芹 胡国庆 王国生
主播副社长:
艳阳花开 老革命 虹 何伟生 宁卫 清风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
艳阳花开 虹 优雅的女人 何伟生 一梦 清风 山谷幽兰 伊岚 美丽阳光 玫瑰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