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舅的传奇人生
——二舅逝世十周年祭
文/张文革
二舅名叫陈贺田,(曾用名陈学田)出生于上个世纪的1921年农历4月初5属鸡的。
二舅从小就十分聪明好学。在山东福山老家因家庭困难,念完初小(即小学4年级)辍学后,在家帮助姥爷务农。
二舅16岁那年,也就是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那时,二舅身体由于缺乏营养,身体有些单薄,身高1.70米,人长得特招人喜爱,脸上还透露出几分年轻人的魅气,尤其是那一双小眼睛显得炯炯有神。
二舅在上小学读书时,在班级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家里几个孩子中,姥爷和姥娘(姥姥)最偏爱的就是二舅。尤其是二舅毛笔字写得特好,逢年过节村里的人家都请二舅给他们写春联。另外二舅算盘也打得特别精,曾在学校珠算比赛获得第一名。
一、闯 关 东
据母亲生前回忆。
那是1937年的8月间“77事变”后不久的一天下午,同村有小哥俩来找二舅。那哥俩的年龄都比二舅大,并且和二舅同族同姓。他们哥俩来找二舅商量一起闯关东一事。
二舅听后心里也活泛了,当天晚上他便和姥爷商量,可姥爷说啥也不同意。姥爷说二舅年龄还小,没出过远门不放心。后来二舅就开始纠缠姥娘,姥娘实在拗不过二舅,就答应他了。
就在二舅临走的那天,姥娘偷偷地塞给二舅一些零钱,同时还给二舅打个包袱并带些随身穿的衣服,又给他带些干粮,含着眼泪把二舅送到村外。并一再叮嘱二舅,到东北后,千万记着要给家里来信!
当天下午,二舅和同村的那哥俩一同徒步走到烟台码头。晚上又坐一宿轮船,第二天上午到达东北大连。
到达大连后,看到满街都是荷枪实弹的日本鬼子,当老百姓看到这些鬼子兵时,各个吓得都躲着走。二舅见此情景,心里着实有些害怕,要打退堂鼓。并跟他哥俩说不想去了,我还是回家吧!其中那位年龄稍大一些的对二舅说,既然都出来了,就这样灰头土脸的回去不怕让家人笑话?你就听我的没错,跟着我哥俩走,咱们这就去“新京”。听说那里现在是伪满州国首都,工作一定会比大连好找。
随后,他们三人便来到大连火车站的货运场。
当他们看到有一列空货车正停在道线上,前面的机车在呼哧呼哧地吐着白烟时。随即,便来到货车的守车。那位大哥走上前问守车的车长:“请问大叔,这趟列车是开往‘新京’的吗?”车长是一位50多岁的中国人,身穿铁路制服,左手提个信号灯,右手拿着信号旗,看上去人很慈善。车长听后问道:“你们这是从哪里来?要去哪里?”陈大哥答道:“我们哥仨是从山东过来的,想去‘新京’找工作,身上没钱,想搭乘您这趟列车可以吗?”那位车长听后十分同情,对他哥仨说:“那就上前面的闷罐车吧!”三人听后非常高兴,快速地爬上一节闷罐车。
上车后不久,就听哐当!哐当!列车缓缓地启动了,随后越走越快。他们三个人都是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坐火车。尤其是二舅,坐在车厢内,脸朝外面,当看到房屋和树木瞬间在眼前闪过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火车地轰鸣声震耳欲聋,互相间说话都听不见,火车开得越快,轰鸣声也越大,同时车厢颠簸得也越厉害,就觉得好似一条巨龙一般上下起伏。不过小哥仨坐一宿的轮船,此时都觉得又困又乏,躺在车厢里不久就都进入梦乡。也不知道睡多久,天逐渐黑下来了快亮时列车终于停了下来。哥仨个随即跳下火车。这时,二舅隐约看见道线边有个牌子,上面写有“新京”二字。随即,二舅兴奋地喊道:到啦!到啦!到“新京”啦!
随后,他们便从货场边的一处破损的栅栏口钻出去,一起来到“新京”火车站候车室椅子上休息。由于坐一宿的货车,哥仨个人早已饥肠辘辘,随即便拿出各自带的干粮,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过早饭,他们来到站前广场,在附近的广告牌上,看到一则招工启事。三人中只有二舅一人认识字。当二舅看完广告后,并告诉他哥俩,上面写着的意思是有一家日本人开的鱼行,招收男苦力若干名,地点在二道河子民丰街附近。随后,他们边走边打听,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来到这家鱼行。
该鱼行坐落现在的吉林大路与民丰街交汇处,门脸很大,牌匾上写着山田日本株式会社等字样。二舅看后对他俩说,广告写的就是这家。
还没等他们进屋,一位小伙计便从里面迎了出来。二舅他们说明来意后,小伙计给他们领进大厅。
这时,就见一位身穿日本和服脚上穿着木屐的一名男子,坐在柜台旁边的椅子上在喝茶。那名日本男子大约有40多岁的样子,鼻子下面留一撮仁丹胡,戴一副金丝边眼睛,脸上透露出一股凶气。桌子旁边立一副双拐,左腿好像有些残疾。经小伙计介绍,此人就是鱼行的日本老板,名字叫山田,大家都习惯叫他大掌柜。
这时的大掌柜,放下手中的茶杯,乜起双眼上下打量他们三人好半天,然后说道:“你们三个人是来做苦力的吗?”二舅他们三人同时答道:“是的,”随后大掌柜一指姓陈哥俩说道:“你们俩个人的留下,又一指二舅,他的身体不行。”
二舅身体着实有些单薄,但也有些力气,平时在家干力气活时从不服输。一看大掌柜不想要他就紧忙对大掌柜说:“我有力气,力工活我能干,我认字、会打算盘、还会写毛笔字,我们三人是一起来的请您收下我吧!”大掌柜一听,板着脸盯着二舅,又沉思片刻,便对二舅说:“那好吧!我现在就考考你,”随后让小伙计拿来“文房四宝”还有算盘。
当时二舅就在纸上刷刷刷写上几行毛笔字,大掌柜看后赞不绝口。然后,二舅又用算盘噼里啪啦准确的算出大掌柜给出的加、减、乘、除,试题,而且算得又快又准。
大掌柜这才面带笑容地对二舅说:“你的可以留下了,在柜台里做小伙计学徒,不过,还要学徒三年,你的同意吗?”。二舅听大掌柜这么一说,乐得喜形于色,马上答应了。
据二舅后来得知,山田大掌柜原来的身份是关东军一名少佐。在一次与东北抗日联军作战时左腿被炸坏,退役后便留在“新京”先后开了三家鱼行,并把在日本的家眷也接到“新京”居住。
就这样,经过几天的奔波,他们三人终于在日本人开的鱼行落脚。
第二天,二舅便给姥爷和姥娘去信,把这里的情况一一说明。姥爷和老娘接到信后更是喜出望外!
二、 二舅学徒
二舅自从进入鱼行工作后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虽然学徒工资低,但二舅生活相当仔细,每月除掉生活费还有剩余。同时二舅腿脚也相当勤快,每天在柜台里里外外忙来忙去,分内分外的活都抢着做。
一年后,山田大掌柜就开始让二舅学习记账。二舅十分聪明,时间不长,就把记账的工作做的有条不紊,从没出过差错。
在学徒其间,二舅还学会了日语,平时还可以和大掌柜还有日本顾客用日语交流。为此,大掌柜很是欣赏二舅的才华,并破格提前半年让二舅出徒。
和二舅同村来的那哥俩,在鱼行工作两年后就到别处谋生。
自从二舅做了“账房先生”后,大掌柜把二舅工资也给涨上来了。这时,二舅思乡之情不断涌上心头,几年没回山东老家,不知道家里的父母、哥哥和姐姐的生活咋样?
三、一家人在“新京”团聚
就在1940年的夏季,山东福山老家也在闹旱灾,自打种子下地后,从没下过一场雨,秧苗全部旱死。二舅得这一知情况后便去信,(除母亲在烟台给三姨哄孩子外)把家里的姥爷和姥娘,还有大舅和四舅等四口人全都接到“新京”。
那时,姥爷一家租住的房子离二舅工作的鱼行不算太远,房子虽然不太宽敞,但一家人终于在一起团聚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姥爷每天领着大舅和四舅,到现在的东盛路附近“工夫市场”找零活。只有姥娘一人在家做饭。那时,二舅还是吃住在鱼行,每逢周末二舅才有时间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
至此,一家人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自从1942年末,母亲来到长春后,这才和一家人又团聚在一起。
当年姥爷一家已从二道河子搬到安达街和父亲家住邻居,只有二舅一人留在二道河子。
当大舅把父亲介绍给母亲时说,父亲人好、忠厚老实、又有一门木匠手艺,哪朝哪代都不会挨饿。因父亲是二婚,当初,母亲并不满意这门婚事。后来在大舅极力撮合下,于1943年6月的一天,母亲和父亲结为伉俪。
四、真假“太君”
一天,天色已经很晚了,二舅抽空回来看望姥爷和姥娘,随后又来到母亲家。当母亲看到二舅时不禁潸然泪下,当时把二舅给吓懵了。经询问后,母亲这才和二舅道出实情。
原来母亲居住的地方,有个姓王的保长不是个东西,他欺负父亲老实,隔三差五来家里闹事。并收取名目繁杂的各种捐税,不给他就动手打人,一家人让这个王保长给闹得吃不好睡不好,每天是战战兢兢地过日子。
二舅听罢,笑着对母亲说,小姐咱们不用怕他,明天晚上我就来教训他。
第二天晚饭后,就见有一位戴着金丝边眼镜,身穿日本军服,腰挎战刀脚蹬皮靴的人来到母亲家。因屋内灯光昏暗,当时母亲和父亲都没有认出来人是谁?正在疑惑之际,就听二舅笑着说:“姐姐姐夫我是学田呀!”母亲和父亲这才醒过腔来。
随后二舅便坐在椅子上,把今晚来的意图告诉母亲和父亲。随即,父亲起身便去找王保长。不大工夫,父亲就把王保长请到屋里。
王保长进屋一看有位太君坐在椅子上,满脸堆笑,赶紧上前对二舅点头哈腰。这时,就见二舅站起身来走到王保长跟前,不容分说,抬手就给他一个嘴巴,当时就把王保长打得一个趔趄,差点没被摔倒。随后,二舅便指着父亲对王保长说:“张的是我的好朋友,从今往后,你的不许再来这里骚扰他,你的明白?”然后,二舅又叽里咕噜地说了一些日本话。就见那王保长被打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用手捂着脸慌忙点头称是,并灰溜溜地跑了出去。
打那以后,王保长再也不敢去母亲家骚扰。
后来母亲对二舅提及这件事时,二舅对母亲说,那天得知那个姓王的狗汉奸仗势欺人,我就琢磨着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
原来,那天晚上二舅从母亲家走后的第二天下午,他便向大掌柜借日本军服,并请假说是去照相,大掌柜很爽快地就答应了。为此,二舅去母亲家上演了“真假太君”一出戏。
每当母亲向我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她的脸上都会流露出自豪的表情。嘴里还不断地叨咕着,你二舅就是聪明,学啥像啥。
母亲结婚后的第二年,二舅和四舅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二舅母的娘家,离二道河子不算太远,家里祖辈也是以种地为生。结婚几年后,二舅先后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至此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五、二舅被抓壮丁
1945年8月15日这一天,日本鬼子宣布无条件投降。鱼行山田大掌柜和他的家眷,被国民党部队收容后遣返回国。至此鱼行倒闭,二舅从此失业。那时,国民党部队已陆续进驻长春。
为生活所迫,二舅每天都到东盛路“工夫市场”找活干,由于没有手艺只能做力工工作。二舅本来就体弱,从来没做过体力活,一天下来,累得疲惫不堪。回到家后就倒在炕上休息,连饭都不想吃。但是为了这个家和孩子,拼命也得出去找活干。
时间一长,二舅的身体已经渐渐适应所处的环境,体格也比以前壮实多了。
转眼间到了1948年5月初,也就是解放军围困长春前夕的一天。二舅吃过早饭,就去“工夫市场”找活干,当时马路边已有近20多名青壮男子在等待找活干。
中午时分,突然开来几辆大卡车停在路边,从车上下来许多国民党士兵,各个全副武装,不由分说把等活的男子全部抓上卡车,二舅也没能幸免。当把这些人拉到兵营后,二舅这才知道自己被抓了壮丁。
后来二舅在国民党部队改名为陈贺田。
自从二舅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后,把二舅母急得每天团团转。几天下来,也打听不到二舅的音讯。可怜舅母一人带着俩个孩子,每天张嘴都要吃的,二舅母身体又有病,不能出去打工赚钱,所以她就带着俩个孩子回娘家住。
据说没过几年,娘仨因病无钱医治就相继离世了。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就这样让国民党反动派给拆散了。
就在长春被围困前,姥爷和姥娘还有大舅三人又回到山东老家福山。
自从二舅被抓壮丁后,杳无音信。为此,母亲心急如焚,曾多次让父亲给大舅写信询问二舅的信息,但每次回信都说没有二舅的音讯。
六、二舅参加解放军
经过几个月中共地下党不断地努力做策反工作,长春守敌第60军军长曾泽生,终于在1948年10月17日这一天凌晨率部起义。当天就把队伍拉到九台接受解放军的改编,并归属东北野战军(即四野)。
从此,二舅作为一名“解放兵”也跟随部队一起南下。
在此期间,二舅随同部队先后参加了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
1949年元旦后,曾泽生起义部队被完整地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
1950年10月朝鲜战争爆发,50军奉命第一批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二舅也随同部队一起入朝参战,并参加多次战役。二舅在战场上作战十分勇猛,曾多次立功授奖,并在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
由于二舅是初小毕业,文笔不错,二舅所在连的连长把他调到连部作文书工作。
抗美援朝结束后,第50军回国休整,当时二舅所在的部队驻扎在辽宁的丹东(安东)。部队这才允许战士给家里通信。二舅曾分别给山东福山的姥爷和姥娘还有母亲去信,并详细叙述这些年的经历。但二舅寄给母亲的信均被退回,并注明地址不详。
其实,早在解放初的1950年间,我们全家就从安达街搬到西安大路居住。
七、二舅退伍
1955年9月部队开始实行军衔制,不知何故,二舅在部队期间没有被提干,连里只给二舅授予上等兵军衔后退伍。
退伍后的二舅,在1955年10月末的天,从丹东乘火车来到长春,并到白菊路派出所打听我家的下落。因派出所的刘所长也是山东人,和我母亲也很熟悉,所以就把二舅直接送到我家。
当二舅进屋后,还没等刘所长介绍,母亲一眼便认出站在眼前背着行李的解放军战士就是她的二弟陈学田。
这时,二舅紧忙放下行李,姐弟俩人拥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过后,二舅这才把他当年如何被抓壮丁的遭遇,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志愿军等一系列经历向母亲讲诉一番。
原来,当年二舅被国民党兵抓走的当天,便用卡车把他们20多人一起拉到兵营。并被安插在各个班里,由老兵负责看守新兵,不准许出兵营,也不准许给家里通信。
后来二舅得知,这支队伍归属国民党第60军,军长是曾泽生,这支部队是1948年3月从吉林溃败下来的,来到长春后驻守在长春的东半部。
这支部队中80%是云南兵,是在云南建立的军队,所以也叫做滇军。抓二舅这些壮丁就是为补充兵源不足。
当二舅把自己在解放前的那一天,如何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和后来随同国民党部队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又随部队去朝鲜战场,和美国鬼子作战等一系列经历告诉母亲(因当时部队纪律森严不允许通信)时,母亲这才恍然大悟!
随后,母亲便向二舅诉说自从他“失踪”后,二舅母还有俩个孩子的遭遇时,二舅听罢痛哭流涕,一再说是自己害了她娘仨。
当年,二舅在我家住的日子虽然不算多,我也刚好3周岁,但有几件事情我仍记忆犹新。
记得二舅来我家的时候正值深秋时节,树上的叶子大部分都已脱落,天气凉飕飕的,给人的感觉冬季即将来临。
一天的周日,二舅和母亲说要带大姐、二姐和我一起去胜利公园游玩。当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因我从来没去过公园。在家走时二舅抱着我领着我的俩个姐姐,在康平街车站坐上了3路有轨磨电车去胜利公园。
到站下车后,二舅领着我们一起去公园里面的假山看猴子,随后来又来到游乐场骑木马,可我还没等骑上木马就把我吓哭了。
二舅见了微笑着把我轻轻地抱起放在木马上,并用双手扶着我。当木马转起来的时候,一上一下的,我心里的恐惧感也骤然消失了。我只是觉得很好玩儿,心里也特别地高兴!
一天晚上,长春市区下了头一场雪,雪下得很大,第二天小雪花还在不停地飘洒。
早饭后,二舅到后院用笤帚扫了一小块儿空地,用木棍支起一个筛子,筛子下面撒几把小米,然后用绳一头拴在小棍底部,另一头二舅用手牵着,我们姐几个和二舅都守在屋里,隔着门缝往外瞧。不大工夫,院子里就落下许多家贼(即麻雀,当年麻雀是四害之一),当有几个家贼跳跃到筛子下面啄小米时,二舅紧忙用手一拉绳子,筛子突然落下。当我看到有好几个家贼在筛子里面乱蹦乱跳时,心里甭提有多高兴!
八、二舅回福山
1955年11月中旬的一天,二舅对母亲说,要回山东福山老家。在这之前,母亲已经和派出所的刘所长说好了,他已答应给二舅在长春落户,可二舅执意要回去,并对母亲说,要在老家陪伴父母,给二老养老送终。
二舅走的当天,母亲抱着我,一同把二舅送到长春火车站。当列车缓缓启动那一刻,我和母亲站在月台上,不断地向车厢内的二舅频频挥手。这时,我看见母亲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下来。随着机车地轰鸣声,列车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我和母亲的视野中,母亲这才抱起我往家走。
多少年后,当母亲把二舅回福山老家后所经历的一些往事向我讲诉时,我这才知道二舅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当年,二舅回到福山老家就去乡政府报到。随后,便把二舅安排在乡政府机关做行政助理工作。当工作安排后,二舅便用部队发放的退伍费买了块墓地,待姥爷和老娘百年后合葬在那里。不曾想,墓地刚刚买完后不久,农村就开始化了。
再后来,经人介绍,二舅认识了邻村的一个叫李庆贵的女人。那位女人的丈夫早已去世,并带有一个2岁的女儿。二舅看她挺会过日子,人长得也很漂亮,还会裁缝手艺,所以二舅就同意了这门亲事。结婚后,二舅母又相继给这个家生育4个女儿。
九、二舅励志改变家乡面貌
1962年,因国家经济暂时发生困难,政府机构都在裁减人员,因二舅是党员,乡政府便把二舅派回村里做专职书记工作。
二舅回村后,励志要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改变农村的旧面貌。
平时二舅吃住在村里,带领村里社员们一起劳动,并带领大家搞科学种田。几年功夫,村里的亩产翻了一番,社员的分值也不断增加,家家户户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为此,社员们都夸二舅是村里的好带头人!
自从改革开放后,二舅带领村里人共同走发家致富的道路。同时,在村里招商引资,先后办了三个工厂,村里的男女青年都到厂里工作。工厂所生产的产品质量精良,全部销往全国各地。在工厂里,年满60周岁的老人,也都会享受退休待遇。
自从二舅退休后,耳朵就逐渐失聪。我曾几次打电话给二舅的女儿小华,她跟我说她爸的耳朵听不见,根本无法与我交流。
就在2012年农历10月14日这一天,二舅因病医治无效在山东、烟台、福山、卫家疃东村的老宅病逝,享年91岁!
我原本打算在二舅生前去福山看望他老人家,只因当时心脏病复发,不能前往。这,也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今年恰逢二舅逝世十周年之际,我把二舅的一生做一个简要的概述,以此,寄托我的哀思!

作者、编辑、制作:张文革
2017年4月写于长春
(二稿修改于2021年12月)
作者简介:
张文革(笔名老革)、老三届、老知青。
现为:长春市朝阳区作家协会会员、长春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虽到古稀之年,仍酷爱文学,笔耕不辍。
擅长写小说、散文、回忆录等体裁、作品散见于文学报刊及网络平台。
写作宗旨:在文字里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安度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