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枫情殇(长篇小说)
毋东汉
(015)齐竹叶面试落榜

大王村铁姑娘突击队队长齐竹叶,当年高中入学时考第一名,考大学时却落榜。她的母校是大王村高级中学,校长和班主任为她还查了一回卷子。齐竹叶的确没考好。追究其原因,齐竹叶她妈逼她快订婚,使她神不守舍,发挥得不好,数学忘了写答案,作文脱题了,各门功课都没考好。回家后,她连死的心都有了。团支部书记王素梅就来找她谈话,对她说:“革命青年要把个人志愿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条条道路通北京。没考上学,不要丧气, 大王村修白龙河长堤,你也参加青年突击队吧?”齐竹叶说:“那好吧!请组织考验我!”齐竹叶打起背包就出发,在筑堤工地的工棚安了家。
青年突击队分为两个小分队,一个铁小伙突击队,一个铁姑娘突击队。齐竹叶参加了铁姑娘突击队。齐竹叶厌恶了读书,下狠心劳动,体现自己的价值。她硬挣着担鹅卵石,比其他姑娘担得多,甚至超过了小伙突击队的许多队员。河堤工地指挥部搞宣传的何心石编了个表演唱,题目是《铁姑娘齐竹叶》。在工地演出后,齐竹叶的名声大振,原来的突击队长升为副总指挥,齐竹叶被选为铁姑娘突击队的队长。
突然,西京师范学院招新生,大王村党支部推荐了齐竹叶。齐竹叶由于劳动强度大,累得病了,指挥部命令她在家养病。齐竹叶她妈见女儿又黑又瘦,抱怨她拒绝婚事,当什么铁姑娘,还是队长。她就生气地骂女儿:“死得,活该!阿弥陀佛!教你早些给婆家,你不!当什么铁姑娘?当石女倒好呢!如今累得一身病,成了豆腐姑娘了,看谁要你!”齐竹叶也生气,就犟着嘴道:“石女也罢,豆腐姑娘也罢,您嫑管!我有啥本事成啥精!”气得她妈三天不吃不喝,生着闷气,结果竟严重便秘。吓得齐竹叶赶紧去买开塞露。就在她走出医疗室时,党支部书记何晓霞见了她,通知她去西京师院面试,上完学回村当教师。齐竹叶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又一村。她拿上介绍信,骑上自行车就去了。
负责面试的老师姓王,头已谢顶,两边的头发黑,留得很长,左边头发梳过头顶,垂于右边接住耳朵梢,掩饰他的谢顶。可是,头发很不听话,时不时溜下来盖住了眼睛,露出了秃顶。他就尽量少低头,昂首挺胸,坐姿呈仰望状。他问齐竹叶:“你为什么要报考西京师院?”齐竹叶就说:“我们村缺少教师,党支部推荐我来,我服从领导。”王老师又问:“农村的教育任务是什么呢?”齐竹叶就说:“为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新农民。”王老师皱着眉头,又问:“你想上专科嘛想上本科?”齐竹叶就实话实说:“我只能上本科,毕业后教初中数学。我语文不是强项,教小学要求语数全包,我,恐怕误人子弟。”王老师“嗯”了一声,大声叫:“下一位!”额前头发趁机溜下来了。齐竹叶悻悻离开,出门时,看到了“下一位”是个花枝招展的姑娘,发髻高耸而圆润,紥着红绸,脸很白,白里透红,像杏花的花瓣儿,她穿着粉红上衣,苹果绿裙子,精白腿,高跟鞋敲着地砖,每走一步,胸前两个突起就抖一下。齐竹叶心想:“情况不妙!”果然不出她所料,齐竹叶没走远,高跟鞋就出来了;她乜斜着眼睛,瞅着齐竹叶说:“啥素质嘛,敢跟我争名额?王老师说了,后天让我去报到。哼!”
回到家,齐竹叶照照镜子:那还是齐竹叶吗?嫑怪母亲骂,又黑又瘦,额头有皱纹,眼白上有血丝,嘴角有疮泡,黑牡丹变成了丑八怪!齐竹叶忍不住哭了!她这才明白,那王老师面试标准主要看颜值,何况高跟鞋那一身好打扮哩!况且自己的回答,人家也不满意,太实在咧!知情人就埋怨齐竹叶:“一个高中毕业生,竟口出狂言,不上大专上本科,教中学不教小学——骄傲!”齐竹叶擦干了眼泪,上筑堤工地去了。西斜的太阳,把她的身影,投射在平坦的水泥大道上,移动的影子很长很长……
这正是:
一张荷叶分两面,
背看如帽正看盘。
实话实说本无错,
人不知己勿坦言。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
2023-12-22-于樵仙居。
秋枫情殇(长篇小说)
毋东汉

(016)玻璃桥兄妹相会
李武山接到来自华盛顿的加急电报,表妹梅晓霞回国观光,白玉兰要他去西京北车站接站。李武山四姑和姑父仙逝多年,他是梅晓霞在中国大陸唯一的亲人。他就脱去西服,换上当年修水库时穿的对襟袄,别上父亲的旱烟袋,戴上一顶半新不旧的草帽。白玉兰问:”咋?换成这身衣服,去水库吗?”李武山说:“我怕咱表妹认不得我。”白玉兰恍然大悟。
李武山坐在地铁硬座上,靠着椅背,抓紧扶手打盹,件件往事一幕一幕映在李武山脑海,像电视连续剧。
梅晓霞的母亲是李武山祖母的干女,虎烈拉那年收养的逃荒孤女,位排李武山的三个姑母之后,他叫四姑。四姑嫁在山口镇,卖茶叶蛋补贴家用,四姑父在西京红星钢厂当车间主任。梅晓霞17岁那年,从红星厂子弟中学插队到白家崖村,那时李武山还没进校园。农业学大寨时,白龙峪水库开工。李武山和梅晓霞都上了水库工地,都被编入青年突击队。四姑特意叮咛李武山:“要照顾好妹妹。”李武山说:“我是突击队的队长,这点事能办到,您放心。”李武山利用职权,任命梅晓霞当考勤员,在指挥部灶上吃饭,物美价廉,考勤过程的工分实误实记。为了突显干部带头,李武山和梅晓霞也经常参加工地的劳动。
炸石头打炮眼,梅晓霞扶钢钎,李武山抡大锤,一天打炮眼一米七,受到指挥部领导表扬。领导教梅晓霞在队前表决心,梅晓霞说:“俺表哥是突击队队长,我扶钎子俺哥打,我说:‘为了水库早建成,砸伤手腕不嫌疼。’所以就打了一米七!”感动得大家拍手、点头、吐舌头。
抬石头时,李武山跟梅晓霞抬一个铁丝络。梅晓霞总是把铁丝系往她那一边挪,怕挣了表哥。李武山趁她扭头把杠头搭上肩时,悄悄又挪向了自己这边,多次又被梅晓霞发现。
从白龙峪东岭取土、上坝、抢高程时,李武山驾着架子车辕,车上是满车黄土,梅晓霞双手撴着架子车襻绳,蹲在架子车尾,架子车像小燕一样轻盈地从东岭飞向坝面。跑的回回多,又受到表扬。
休息时,梅晓霞不歇,她又去和姑娘们一起打夯。她不光拉夯绳,还会领夯。老远就听见她的夯歌声:
“同志们拉起来哟,
为革命来打夯哟!”……
晚上睡得迟,要记考勤账。梅晓霞鸡啼起床,给灶房姐妹帮忙蒸馒头。
由于梅晓霞表现突出,年底被评为优秀队员,评选时,李武山投的是反对票,但少数服从多数,仍然当选。
在知青返城潮中,梅晓霞被推荐当工人,又考上了大学,分别那天,李武山和梅晓霞在水库竖井天桥上合影。梅晓霞泪花盈眶,拉着李武山的手说:“亲哥哥,我不会忘记你的!”李武山豪爽地说:“我永远记着你半首诗:为了水库早建成——”,梅晓霞接着说:“砸伤手腕不嫌疼!”
梅晓霞灿烂的笑容,定格,连摄影的连指导员都落了泪。
以后,李武山因眼睛近视离开水库工地,当了教师,由于双方都忙,李武山再没见过梅晓霞,梅晓霞给李武山来过五次信,他只回过一次,还不知她收到了没有。从信中了解,梅晓霞大学毕业后加入了省美协和省作协。婚后定居在美国。他在美国办画展五次。还出版了一本书《青春之祭》,是外国人资助出版的。李武山还没顾上看,在火车上弄丟了。梅晓霞答应另赠一本给李武山。信中言道:“我画山水出了点名,与当年和哥哥在水库工地战山斗水抬石头运土抢高程不无关系。”……
公交车方便,一觉睡醒到西京城,李武山赶到城北车站,表妹梅晓霞发来微信说:“车站的东边玻璃桥上相见!”
好多年没见,兄妹约会地点竟然选择在玻璃桥,的确够浪漫的了。梅晓霞也不想想:分手时她十八岁,表哥二十五岁。表哥接近退休,现在已年过半百,一副农民模样,她也该快四十了。见面竟然是玻璃桥!
李武山戴着草帽,把旱烟袋的烟包系子挂在脖子上,拄着自制的龙头拐杖慢步上桥。这玻璃桥距地面五十米高,是俯视西京城全景的最高最险建筑。旅客出站,若无紧要事,都选择登玻璃桥边观景边出站。
李武山站在桥上不敢迈步,仰望快端午的炎阳,像在空中走路,两腿发软发抖,心想:踏破玻璃,咋赔得起?绊死了李武山事小。想到在水库工地抢险,几乎被洪水冲走的事,心里一热,腿才不抖了。
刚走几步,就看见对面走来一对半老年夫妇,他们互相搀扶着,战战兢兢走了过来。男的黄发蓝眼高鼻梁,西装革履,滿口英语,李武山一句也不懂。女的很像四姑,走近才认出是梅晓霞,头发花白了,眼角有鱼尾纹,笑容依旧,仍很灿烂,穿着绿色旗袍。梅晓霞好像背书一样说:“我朝思暮想的、亲爱的表哥,你接我来了!谢谢你!不过,我们已经定好高级宾馆。不用你操心了。我和老公一起去宾馆,你没有吃饭的话,我们就一起去吃汉堡包吧?”李武山的肚子饿得咕咕作响,嘴放硬,却说:“不吃咧!刚搁碗不久,见个面就对咧!上这玻璃桥,蛮紧张的,我吸一袋烟,歇一会儿就回呀!”
梅晓霞说:“你要的《青春之祭》,我给你带来了。请表哥斧正。”她在“哥”字前头加上一个“表”字,给李武山以“表面应酬”的感觉。李武山接过书一看,是地球那边出版的。封面上画着一朵枯萎的月季花朵,陪绽着许多青年抬石头的暗影,暗影中还有农业学大寨字样。
李武山觉得书的味道不对火,就说:“字印得太碎,哥现在眼睛更近视,黑板写字摸着写哩,好多年都不看书咧!你留着吧,给你的同志们看吧!”梅晓霞又把李武山看了一眼,从李武山手里接过书,说:“我就知道你没有与时俱进,还停留在学雷锋、学大寨、战天斗地、务农学稼的错误年代。表哥,再见!”梅晓霞的老公好像还懂汉语,及时地向李武山摆手道:“李先生,哈喽!”
李武山心里知道“瞎喽”。高大的玻璃桥上,李武山和梅晓霞夫妇各自向后转,分道扬鑣。李武山往回走时腿不抖了,但心里若有所失,摸摸烟袋、烟包、公交卡,都还在。李武山自己问自己:“今天干什么来了?接站?接什么站?接表妹,她与世界接轨了!我回去若上四姑坟,报喜还是报忧?”李武山愧对四姑,把表妹没有照顾好,丟了人。表妹离他远去了。李武山回家,白玉兰问他:“接的人呢?”李武山怒冲冲地说:“没接上!”白玉兰呆了。
这正是:
当年战斗在同壕,
兄妹相逢玻璃桥。
与时俱进难做到,
分道扬鑣情义消。
要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
2023-12-25-改写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