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养老人的朱老大
记得大奶奶去世时,我还没有去上学念书呢,但白事上的一些情景仍记忆犹新,大奶奶的棺材是北山头上很有名望的程师傅画的,一个人百年后若能背上程师傅画的老房,当时在我们老家,可算是一种荣耀。因为程师傅是程姑妈的小叔子,所以才托关系请来了,否则,还请不来人家呢。
还记得当时女婿外甥们举行了“摆斋”的活动,把亲戚们献上的斋饼摆出来,评出谁家的最好,也是一种光彩,最后好像是赵姑爹家的占了头彩。
至于别的,我便没有了记忆。其实也没必要记忆,因为我接下来要说的是大爷爷的养老问题。
大奶奶去世了,只剩下大爷爷一个人了,必须有人赡养老人,才能让他安度晚年,这是后人应尽的责任。还是由大伯提议,大爷爷由他的大儿子朱老大来赡养,顺理成章,大爷爷名下的财物全部归朱老大占取。
这可是孙子赡养爷爷,在我们老家也算是开天辟地的无限荣耀的事情。朱老大当场还拍着胸对二叔二婶说:以后大爷爷的事就全由我负责,甚至到老死发送时也不管你们的事。朱老大是个粗人,说话时难免欺人太甚,但二叔二婶也也没多计较,一方面,他们家儿女多拖累大,实际也无法赡养老人。另一方面,大爷爷的事他们也作不了主,大爷爷的事完全由大叔一手遮天地按排,二叔二婶根本插不上手。不论谁赡养老人都可以,只要不要让老人挨饿受冻,能安度晚年便可。
当时已经包产到户了,大爷爷在朱老大家也算过的可以,大爷爷常常为朱老大家放牲口,喂牲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谁都知道,当时大爷爷总是手牵着那匹小红马去放牧,小红马吃的体肥膘壮,油光发亮,人们都说那是大爷爷精心饲养的结果。
每次大爷爷到二婶家,二婶总是给大爷爷双手圆满地盛上饭让他吃饱,也算是对老人的一份孝心。大爷爷可算是高寿,88岁才寿终。当大爷爷去世后,朱老大便第一个跑到二叔前一反常态推卸责任地说:二叔,你可是大爷爷的儿子,我只是个孙子,发送大爷爷的事,没有我的责任!
当时朱老大赡养大爷爷时,曾当众拍着胸对二叔二婶放出过豪言:以后大爷爷的事就全由我负责,甚至到老死发送时也不管你们的事!庄户上的人全知道这件铁的实事,好多人还认为,现在大爷爷去世了,按二叔的犟脾气,他是决不会插手发送老人的。
可是,出乎众人的预料,二叔二婶不仅出钱出力还抬了大头子,将大爷爷风风光光地入土为安了,尽了一个儿子应尽的责任。此时的人们才第一次擦亮了眼睛,看到了一个真正面目的二叔,原来,二叔这个人嘴上没有半句甜言蜜语,但心地善良,一身正气,绝不胡作非为半点事!
大伯去世了,剩下了大婶子由朱老二赡养着。但是还没过三个月,大婶子便和朱老二家矛盾不断,最后跳出朱老二家居到了朱老大家。
我们老家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老人居在谁家,老人名下的财物便归谁家所有。于是朱老大便将大婶子的房子及财物全部转运到了自己的家中,没有给朱老二留下一滴半点。
朱老大又赡养大婶子了,人们还时不时地对朱老二评头评足,说他没有孝心,不像朱老大那样,以前赡养了大爷爷,今天又赡养了大婶子,真是孝感天地。
可是,大婶子不像大爷爷那样手脚勤快吃苦耐劳,大婶子本来就是个好吃懒作的人,不能为家里创造半点效益,没过一年,朱老大的妻子就将大婶子净身出户了。一时间,大婶子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了,只好到女儿家苟且偷生。
大婶子伤心欲绝地道出了一个真相,本来她在朱老二家过的开开心心顺顺当当,但朱老大三番五次、五次三番地挑拔离间,说让她故意制造矛盾,跳出朱老二家,然后到他家居住,生活会更加舒服。结果走火入魔的大婶子跳槽到朱老大家还没坐稳便成了丧家之犬。
朱老大赡养老人的举动一度还真蒙蔽了许多人的双眼,认为他孝心十足。但雪地里埋了死尸终究会露出来,褫其华衮示人本相后,人们便恍然大悟,原来朱老大的孝心全是披着羊皮的狼,他只是贪心那些所谓的“家产”!其实,老家的那些所谓的“家产”,不就是些棒棒棍棍箱箱柜柜吗!当移民搬迁后,老家的人们都空着手奔向了四方,那些棒棒棍棍与箱箱柜柜都成了垃圾,拉到旧货市场都出售不掉。
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人们却一味地你争我夺不择手段呢!我敢相信,如果朱老大现在亲眼看一下老家抛弃如山的棒棒棍棍箱箱柜柜,定然后悔当时挖空心思巧取豪夺的卑鄙无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