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屯溪古镇情更长
作者 朱春年
朗诵 刘林丽
网名 小丽花

黄山市,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们老部队原在徽州地区,就是现在的黄山市驻防。
黄山市,有许多古趣盎然的城镇、村落,而我最爱屯溪。屯溪,是千年古徽州的主要承载地,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其实它本是屯溪市,后来黄山划市,屯溪才改为区。屯溪,俗称"昱城",就在秀甲天下的黄山脚下,是黄山市的中心城区,位于皖南、扼横江、率水与新安江汇合处,地处皖、浙、赣三省要冲,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徽商故里、皖南重镇"之称。

屯溪,作为徽州文化和新安文化的中心,发端于此的徽商、徽菜、徽剧、徽派建筑、徽派盆景,新安画派、新安医学等极具魅力;抬阁、仗鼓等民间艺术十分精彩;胡开文徽墨、徽州漆器等制作技艺蜚声海内外。城东篁墩:是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朱熹的祖居地,被称为"程朱阙里";城西隆阜:是近代思想启蒙先驱戴震的故里,城中前园:是一代珠算宗师程大位的桑梓之地。

质朴高雅,浑厚潇洒,是徽派艺术给人的第一印象。徽派建筑精美如诗,造型独特,设计风格美观,融古雅、简洁、富丽堂皇于一身,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格。富于美感的外观,高低进退,错落有致,白墙、黛瓦是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质朴中透着清秀。

屯溪,最令人瞩目的地方还是老街,这也是屯溪最有风情魅力的地方,老街.;一直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青色的石板路逶迤连绵千米,街面门铺对望,青瓦、马头墙、小轩窗,建筑一色的砖木结构,店铺鳞次栉比,一家接一家的斋、苑、阁、轩,各式各样的笔墨纸砚、古玩字画令人眼花缭乱,恍觉置身明清时代的隧道里。整条老街,蜿蜒曲折,街深莫测,沿街叫卖的多是字画、砚台、茶叶。在这里逛店,倒不如说是找寻一处,可以回归的心灵空间,感受对徽商文化的真实触觉。

整条街道,仿佛一幅江南小镇的市井风情画。繁华的商铺,参差错落的民楼,晒衣的竹竿,坐在门前择菜的主妇,捧着紫砂壶喝茶的店主,生活气息无不荡漾在老街的缝隙里。

在屯溪老街走累了,找家茶铺去喝茶。选一处靠窗的位置,细细品茶,看路边上的行人过客,顿觉有了一种属于自己的幽静。我喝茶偏爱毛峰,"鱼叶金黄,色似象牙"是黄山毛峰和其他绿茶的最大区别。泡一杯上好的黄山毛峰,茶汤清淡,口感厚实,有丝丝甘甜,伴着淡淡的兰花清香。真正讲究的人,喝茶时一定要配茶点,屯溪茶点不但精致美味,更有着独特的文化气息。且不说如意糕、毛豆腐、姜糖之类,仅是寸金糖、徽墨酥、茶干,就有讲不完的典故。横穿老街,行越市井,齿间带着霉干菜酥饼和黄山毛峰的味道,继续去寻找梦幻的屯溪。

屯溪,不仅是黄山市商业中心,也是皖南的政治、军事战略要地,更是一座书写过红色历史故事的山城,从大革命时期开始,到1949年解放,这里为皖南革命斗争作出过诸多的贡献。抗日战争开始后,屯溪是国民党皖南党政机关驻地。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屯溪很快成为皖南地区的抗日救亡中心。作为未遭日寇铁蹄践踏的大后方,屯溪在抗战时期,曾成为,江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统战期间,大批商贾云集屯溪,于是人口骤增,一度文化、经济双繁荣,当时屯溪称为"小上海"。
著名作家郁达夫有首名诗,写活了屯溪的市井烟火:"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作家老舍更是盛赞屯溪:"吾爱江南鱼米乡,屯溪古镇更情长,九华山下桃花水,更有茶香伴墨香。"

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屯溪绝不是寥寥数笔,就能写得清楚的,它的美、它的韵,遗世独立,而且婉约细腻,那一片水墨画境中的山水风光,无限秀丽,在历史长长的画卷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淡淡折痕。
游走屯溪古镇,随处可见的是,浓郁的古文化和宁静的桃源生活。天井、青石板、砖雕、木雕、石雕等艺术佳作点缀其间。随处可见的还有,传统的古民居,粉墙青瓦和高低起伏,重叠有致的,曲线优美的,皖南独有特色的马头墙,脚边流淌的潺潺溪水,清澈透明。这个地方,确实是一个释放心情,洗涤心灵的最佳去处。如今屯溪已是黄山市的驻地,那皖南特有的人文风情,黄山千峰竟秀,气势磅礴,万壑峥嵘,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作者简介
朱春年.网名"青春年华"河北涿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诗歌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早年从军,转业地方后在金融部门工作。在部队、地方一直从事宣传工作。爱好写作,笔耕不辍,有1200多篇,散文、诗歌、随笔.报告文学、论文等,被军内外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平台,诗歌选集刊载,有30多篇获奖。2009年出版了《诗歌.散文.随笔集》一书。
作者照片

主播简介
刘林丽,笔名小丽花。
【五月的鲜花诗歌朗诵艺术团】团长 【咸宁诗人朗诵团】团长【中华之声朗诵团】副团长
【茶韵文学诗社】社长【九月茶韵文学诗社】社长【仓央嘉措诗社】公众号执行总编【国际网络文学联盟】公众号编辑部副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多年来笔耕不辍,创作作品千余首,相继刊发在【中国诗歌网】【中国朗诵联盟】【百度】【新浪】【中国微信作家协会经典文坛网】等各网络平台。
曾参与【仓央嘉措诗歌仓央体】诗集(纸媒)及【诗人档案】诗集(纸媒)编纂工作,任副主编,并均有作品刊发。
多次参加诗歌作品賽,曾获【仓央嘉措诗歌】创作贡献奖【世界诗歌联合会】最佳奖【中华诗艺】金笔奖等。
热爱朗诵,任多家平台朗诵团主播。
主播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