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诚的心灵回望故乡
——简评郭金相、李虹炜散文集《乡村·乡愁》
作者:张泽新
故乡是我们的根,天涯有尽头,乡愁到永久。
故乡是什么?记得一位散文家曾说过,假如你是一只风筝,故乡就是攥住风筝线的地方。对宦游在外的人来说,故乡是他一生中最渴望离开,又始终无法真正割舍的所在,是虽然身处异地却无时无刻不魂牵梦绕的地方。在我看来,故乡是生命中最原始、最美好、最纯真的地方,是灵魂的家园,是精神的根。
乡愁为何物?通俗地说,乡愁是永远放不下的思念,永远忘不了的人事物。科学点讲,乡愁是家国情怀,是文脉延亘,是精神依归,是人们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乡愁是祖先留下的一项专利,令人神往,叫人着迷;乡愁是一块强磁铁,将游子紧紧吸引;乡愁是一坛陈酿的老酒,浓得化不开,醇得能醉人,纯得可明心见性。
之所以提及这两个概念,源于读了好友郭金相夫妇的首部乡村记忆系列散文集《乡村·乡愁》而产生的思绪。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内心平和、情感细腻地追寻故乡的过去,打捞故乡的旧影,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那些渐渐远去的富于江汉平原水乡地域特色的农村风物、生活场面和万象百态,展示了乡村平凡、淳朴而丰富之美,还原了故乡自然与人文的美好与珍贵,奏响了一支独特的音调动人的乡愁曲,有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和个人情调。
情感是写作的发动机。真诚是散文最优秀的品质。读《乡村·乡愁》这部散文集,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的真诚。集子中篇篇文章,句句码情,令人心弦颤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的故乡都值得书写。杨林尾、天合垸、保合村,那一方水土风情,早已浸润在郭金相这个曾经的文艺青年的骨子里。尽管离乡四十多年,现在也很少再回故乡,但是思乡、恋乡的情结愈加浓烈,深厚的乡愁在胸中不断萦绕淤积,必然产生思想的火花,终于在他退休后找到了渲泄口,形成了激情澎湃的文字流,一发而不可收。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结集出版了这部散文集。书中每篇文章没有生拉的表达,没有硬扯的思索,平静与通畅的叙述中,看得出作者的真诚。作者对故乡的风物人情、父老亲情以及家乡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故事,都赋予了深入骨髓的情感。文字间,一缕缕情绪骤然升起,带动读者也弥漫起乡情。我发觉,这是一扇回望乡情的窗口。透过窗牖,我们可以看得见故园眷恋、亲情恩重、成长欢歌、生活磨砺、寒窗苦读、青春芳华和友情似河。
写作是精神的事业。散文是一种最具个性的心灵表达,好的散文就是沉潜在人生历练中的艺海拾贝。一个人的记忆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往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情感,能详尽识记和充分展现,才能使文章活色生香,令人读来倍感亲切。阅读作者回望童年的篇章,可见其有很强的形象记忆能力和情绪记忆能力。作者把自身的经历和烂熟于胸的家乡生活场景沉浸笔中,写就了这部乡土生活力作。此外,散文还必须依赖于作者生命本体的感知与生命的独特感受,否则难以达到一定的艺术品位。本书作者怀着赤子之情,感恩之意,以从容自如的叙述,雅淡明澈的笔调,写出了有浓郁乡村生活气息和个人情调风格的系列散文,满纸烟火味,浓得化不开,表达出事物的微妙肌理,展现了汉语独具的纯真和瑰丽,亲和力强,读着舒心。郭金相从小就有着文学梦,他表面平静甚至安祥,但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且自由奔放,他的散文充分体现了生命的动感,体现了生命的本体,有血有肉,有精气神,具有灵性。因为他的精神故园在乡村,他的情感寄寓在乡村的草木气息,他浓郁的乡愁在故土的风物和人事。草木可寄情,流水透人意。在他的散文集中,我们不时能品味到一种乡土的韵味和庄稼拔节生长的动感,更有一种质朴生活的味道,让人在富有情感和观察力的笔触间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草木烟火,沉醉诗意乡村,让回忆浮想联翩,使情感飞腾升华。
古人云:无味之味食始珍,无性之性药始匀,无迹之迹诗始神。作为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的郭金相,非常懂得平中藏奇之道。他借用此法,摒弃悬念,以真实还原生活,以朴实还原一个时代的语境,立足于乡土这粗壮而又广博的根节之上,穿越繁杂而又单调、鲜活而又枯燥的生活表面,执着地开掘丰厚底蕴的乡土审美空间,热烈地追怀着乡土中正直朴素的乡情、亲情与友情,让人在看似平常的题材,看似平常的事物中,读出不寻常的感觉来。从书中的字里行间,读者不难感受到作者的才华。书中每一篇文章篇幅不是很长,叙述、描写融合在一起,旧时、现在一同串联起感情的线路。朴实的土韵乡情,质朴的人情世故,纯朴的民俗俚语,朴素的行文风格,散发着乡村原有的野味儿和鲜活的生气,读起来并不感觉琐碎,更像是一碟碟小菜、一杯杯香茗,久吃不厌,久喝不腻,引发出很多的共鸣,让我读完之后也发思乡之幽情。作者书写乡情时情感真实有底蕴,不虚假,不是为了回忆而回忆,有着非常自然而然的感觉。比如写春耕、双抢、秋收、童年的游戏,知青、邻居、父亲、母亲、祖父等故事,作者将各种逸闻趣事,各种心酸情事汇聚一起,读的时候心情也是思绪万千,唏嘘感叹不已。在喧嚣的闹市,在孤独的心情中,在书中可以寻找到一种沉静的力量,看到其中乡情可以让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总体来说,《乡村·乡愁》散文集中的绝大多数篇章内质细腻而不张扬,文风沉稳而不放纵,给我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精神感受。作者以文字记录乡村、还原乡情、传承乡愁,似在告诉我们,那些沉淀于乡土世界的一个村景、一句乡音、一件农事、一个童趣,等等,无不是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故事里有我们儿时的味道,是我们精神的原乡。仔细咂摸这部散文集,我觉得,作者所描绘的乡村世界,与其说是对自己成长过往的留恋和追索,不如说是还原村庄生存史,并对其进行冷静的审视和反思,让我们从乡村琐碎而平静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一种相对主义的生活哲学,从乡村的变迁中看到了一种人类迁徙的命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乡村·乡愁》是一本基于乡愁寻找乡土生存体验、揭示乡村生活素朴真理的传神之作。
【作者简介】
张泽新,湖北省作协会员,仙桃市作协副主席兼党支部副书记,仙桃市孔子研究会副会长。出版有《一代人杰张难先》《说痴道怪》《沔水廉思录》等著述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