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写作·笔走飞龙
愿将强健入新年
张谊和
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群文友发布通知:
龙年即将来临。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拟于本月30日(周六)上午10:30在济南市天桥区东工商河路16-1号山东菜馆酒店一楼宴会厅举办“笔走飞龙”个人作品诵读联谊会,用我们嘹亮的声音和蓬勃的激情共同迎接中华龙的驾临。
时间:12.30日上午10.30---下午2.30
内容:个人创作的散文诗词短篇小说朗诵
费用:AA制
筹办人:孟兆军(13964032484)
有意参加者可微信或电话联系付老师(13793105587),28号(周四)下午三点截止。
作为自己今年尾的一项活动,开始就积极的报名。为了参加今天的迎元旦会员座谈会,前几天还真的憋出了一首“诗”——还不能称为诗,尤其是在许多知名的诗人、大家面前,更不能弄斧。只是有感于参加这次活动,心情有点激动,把个人说想说的话写下来,或是叫我手写我心而已。题目也有点随意,内容更加的随性,发送给组织者时称草稿。直到今天早上,怎么也得有百次以上的修改,一次次的斟酌,还算真的有点“诗”味了。看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前言,看了法国茨维格的《诗学》,把整理的《黄永玉诗词意境》又翻了一遍,特别是刚整理完成了《张炜谈诗》笔记,读完他的《挚友口信》,这些都有启发。又拿出《现代诗韵》看一下是否合适。这段时间可能侧重诗理论方面的学习,知道什么是诗,怎样写诗的基本问题。可实践上,自己则是一个初学者,是从“小学”起步的。但自己也不气馁,因为看理论时发现,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对诗的定义。认可的诗人都是千年前的古人了,什么李白、杜甫,如张炜就喜欢李商隐。自己也感到对于一般的散文都见仁见智,那对于诗歌更是人人皆“尧舜”了。自己也如到诗海边看潮水一样,不经意间在大海边也湿鞋了。
对于写作来说,一年来的变化是巨大的。除方法上学到了一些技巧,写作的思路上有了长进,认识到了写作的本质——向善向美。自己写得这些东西虽还称不上是文学,但记录自己生活的日记也有了新的发展。听过的十几场报告都将收获写到了日记中,在校对的过程中也再次深化,还有需要时的查找,可能是一遍遍的重复记忆了。虽多次的重复也记不住,但毕竟一遍是一遍的效果,如果找今年记住的一句话是什么,那应该从日记的查找中得到答案。
为这次活动写的草稿,修改的过程中将自己的60岁本命年,放到中国龙的本命年中似乎太自傲了,换掉!还找到了今年春晚的吉祥物,将“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之意也融化到其中。许多的词也是改来改去,有点“推敲”的韵味了,这就达到了目的。
这首“诗”是脱胎于十几年的年终总结的一句话——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自己从今年的日记,倒查到2000年,凡是涉及到这句话的文字都摘录出来,别说还真的找到了一首“这是今年的最后一天”的“打油诗”。二十多年的酿造,促成了今天的稿子。别人酿造出的是蜂蜜,是酒,是酱油,是醋。自己的只不过是发酵了一点臭豆腐,或是用白菜萝卜酿制造了点酸菜而已。
还是将草稿入于此,作为2023年盘点的一部分。
迎接中国龙的本命年
二零二三年最后一天 心潮起伏、无比感叹
一年四季的咀嚼 品尝了生活对生命的历练
春天那朵小花微笑的抚慰 火样夏季热恋
秋光卷起鬓角 润泽冬的心田
时间操办了日月轮回自然而然 知足常乐的生活余味甘甜
今年36万字的日记 让心灵丰满
百年变局的二零二三 人们都实现了心中的期盼
国家富强、人民自豪 最大的期待就是平平安安
轻轻地送走癸卯 明天将迎接龙的本命年
推开元旦的大门 泼墨“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的春天
未必文章憎老寿,愿将强健入新年!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