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月临窗,庭梅无意惹人醉 1034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雪源林野风流
断桥榭水飞舟
我欲临江漫笔
尘情凄婉绝留
忆昔湛然稚少
今度风扫残忧
寒窗岁月旧守
道统一贯九州
风月临窗,庭梅无意惹人醉
山风嘶语,翰林有声花何迷
自吐芳华,吟诗作赋寒兰翠
世求圣道,切磋琢磨雕玉玑
文以载道,大化天下。一切经典造化皆为圣贤传道授业解惑之悟语,故而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若我们此生与经典有缘,则为多世求道修文之幸事!古之自学,大都从四书五经典籍啃始,而经典之首则始于《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但若要恒久不绝温习《论语》,则必笃志于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昔读《论语》,艰涩难入,且杂务扰乱,旦夕心不在焉。今复阅之,心清气朗,神凝目注,迳以落花流水,与圣贤对膝倾音之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曦中细嚼之,似为吾专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此乃宇宙精神,宇宙以成就它物而后成就自己;“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因为“德不孤,必有邻”。儒家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孔子崇仁,孟子尚义,周公制礼,大智若愚,无信不立。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古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盖为从政而言,先修己德,然后北辰身居其所,众星自然拱之。《论语》之奥,非人间之事皆贯之,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草木虫鱼之律,天文地理之属,皆含其中矣。事,淡淡耳;时,匆匆耳;人,寂寂耳;心,明明耳。回首往事,多枉半世光阴,空食一腹杂粮。今知,不过一道求已,天道,地道,人道,王道,商道,皆出一道之贯欤。
宇宙之大,溥溥阔阔,现象之渺,熙熙攘攘,然而寒来暑往不过道术而已,道为本体,术为现象。道之何谓?《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大道者,其状无状,万物者,其状各异。故“有与无”,“色与空”,“道与物”,“阴与阳”,不出一太极矣。太极何致!心通其中。道之于己者远乎?非也,于心,不莫过一“仁”言之大,于身,莫过一“孝”义之小,“仁”生出泛爱,播出大爱,衍出大慈,故外以义之,义者“宜”也,不过亦不及,实“中庸”之道也。“孝”者,敬也,在家敬亲,在乡敬邻,在朝敬天下,故古王以孝治天下,小孝修身,中孝齐家,大孝治国,广而远之则天下平。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将民众分为君子小人,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固穷,乐道而贱物,小人遇穷,入冦或谗人。孔子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此典型君子之举。
一切兴衰在于立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故有一利,名曰以退为进,亦有一败,名曰得而复失。故,学而时习之,道自智得,行而常践之,道自履得,习而常思之,道自悟得。芸芸之中,孰优孰劣,非以貌凭,非以言评,非以物凭。德之厚,则文生,信之厚,则朋生,礼之厚,则谊生,尊之厚,则威生。食不得味,非味之过,听而不闻,非耳之过,视而不见,非目之过,身之五蕴所触,不过一念心耳!若心不在焉,道自远人矣。
“大道甚简,而民好径”,道隐何处?“百姓日用而不知”中,道出何处,性道一如,不出一心,“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生命之要在于悟道求真,而非是衣食住行之足,生死不过宇宙现象之幻变,而非天命之本。《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者,天命之本也;道者,宇宙之本也;教者,顺性修道也。中华文化以《易经》为百经之根首,犹如一木之花果,四书五经义理豁然相通一道贯之。

三木秉凤简介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