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探寻习近平福建足迹(十二)
1982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先河。1996年10月,福建成立对口帮扶宁夏自治区领导小组,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担任组长,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
宁夏西海固,中央确定由福建帮扶,
“中国最贫困地区”代名词非它莫属。
放眼遍地黄沙,“苦瘠甲于天下”,
一九九六年闽宁对口帮扶迈出第一步:
闽宁双方签署对口帮扶协议,
建立一年一次联席会议制度;
福建选出八个经济实力较强县,
对口宁夏八个经济薄弱县帮扶。
习近平派出一批干部先行考察,
眼看宁夏当地穷得惊心触目:
学生根本没有教室可以上课,
老师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教书……
习近平听了情况汇报作出指示:
光有政府行为不够,企业必须力助!
决定每年无偿帮扶一千五百万元,
各项扶贫工作推进应该加速!
(二)
福建党政代表团一行来到宁夏,
参加对口扶贫联席会议实地考察。
习近平提出十六字帮扶协作原则,
福建的人才资金科技不断输入宁夏。
西海固见闻让习近平体会“家徒四壁”:
有的一家人总共才有两三条裤子,
全家值钱的东西只是一捆发菜!
吃水要从远处挑来,身子脏了没有水洗……
习近平给当地干部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坡改梯”增加耕地总面积,
二是种植马铃薯饲养鳗鱼增加收入,
三是抓井窖工程解决生活用水问题。
为拔穷根习近平提议建设“闽宁村”,
重点实施“移民吊庄”工程,
让生活在无法活下去地方的群众,
搬迁到适宜生产生活的闽宁村!
闽宁村兴建是闽宁扶贫协作重要成果,
宁夏在闽宁村基础上续建了闽宁镇。
后来习近平当了总书记前来视察,
看到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打心眼里高兴”!
(三)
一九九七年习近平邀请多位企业家同行,
到宁夏找市场、搞开发、结成联合体。
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重点,
扩大协作规模,拓宽合作领域……
闽宁双方探索出二十字扶贫协作机制,(注二)
福建三十多个县先后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
通过县乡村、学校、医院等结对扶贫,
从输血走向造血不断激发其内生动力。
截至2020年福建投入帮扶资金30多亿,
援建项目4千多个,贫困人口大大降低。(注三)
中宣部为此将“时代楷模”光荣称号,
授予“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注一:十六字帮扶协作原则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协作、共同发展。
注二:二十字扶贫协作机制是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
注三:20 19底宁夏贫困人口从91万多人减少到1.88万人。
(维我中华2023年12月29日晚命笔,敬祈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