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市年忆5 耍社火
屈化民

正月初七八,社火耍开啦。白天晚间,几路队团,上街献演。屈村最早,一溜带串,花样齐全。高跷秧歌,彩船蚌(beng)鹤,欢快抢眼。村长带队,走在前面,洋洋得意,风光无限。来到街中段,队伍行进慢,牙长一截路,日晃一锅烟。节目更出彩,闹腾不停点。传统文化遗产,太平盛世再现。这时一街两边,喝彩放花响鞭,挨家敬赠酒烟,接福纳样言欢。
上集村大鼓,敲在端晌午,从郭氏祠堂门口,一路敲到乡政府。锣鼓队后面,彩旗迎风展。高跷方队,身着戏服。生旦净丑,提袍甩袖,吹须瞪眼,踏着鼓点。看着这场面,我想起童年: 元宵节当中,供销社职工,名字叫庆英,腿上绑着“柳木腿”,高度超过一丈二,在街道和公路上走来摆去,累了坐在房檐桥沿上歇息。身后跟着一窝娃,撵来撵去看热闹,就像今天看社火。
有天夜晚,街南头小学大院,闵村社火精彩表演。两条巨龙,翻滚腾空。一对雄狮,随鼓劲舞。有个节目,逗人捧腹: 铁匠套娃子,扮演牛娃子,戴个棉帽子,吊着扇扇子,穿个旧西服,紧个烂腰带。吆着一头大犍牛,忽然来只下山虎,张牙舞爪把人扑。老牛勇敢犄猛虎,赶跑老虎护其主。
耍着笑着,看着谝着。身旁的老者说,过去正月十八,南堡子大会,八保十三社,联手办社火,那场面大的多,比现在更热火。花样齐全,年年出彩。喔(wo)血社火,血淋淋的,怕怕的很。斩单(shan)童血溅法场,关云长刀劈颜良,殷肘王破肚抽肠。凶神恶煞刽子手,站在高高芯子上,光着胳肘子,一下两下子,从活人肚子,拉出血肠子,挂上自己脖子,碎娃吓得尿裤子,女子惊叫吱吱吱。表演几天,人海人山。商县北乡的,县外山外的,都来上会哩。闵村是大村大姓,靠近根斗湾会场,上的人多出的力大。村里小伙多精壮,白天耍龙舞狮狂,黑来点灯补裤裆,累得腿疼胳膊胀,睡下不想碰婆娘。民间活动,众人参与,大家出力,多方赞助。闵鸿①他爷,怀孝先生,绅士财东,慷慨热情,留下名声。我说生在新社会,没见过啥庙会。在程村家庙上小学,用社火桌子当课桌。桌面子有四寸厚,中间有个方窟窿,人说那是芯子眼,插上高杆不会翻。
场子里挤疙瘩,碎娃吱哩哇啦。为保平安,干部出马。庆云庆玉,村长支书,现场招呼,维护秩序。看热闹的人多,耍闹的场子小,村官高喊一声,叫人后退三步,观众听从指挥,应声纷纷退后。三个“万货”,蹭蹭磨磨,不往后挪。有人过来吆喝: 你们几个逑鎚(dui)脸,还不赶紧往后搧(shan),想在这哒(da)吃捞饭? 等谁给你往上端?引来笑声一大片。
上村下院,演练社火,街道里人,不甘寂寞。北头长财他大,拉起一帮碎娃,扎糊节节龙,排练忙不停。白天封炉不打铁,晚上挨家耍龙灯,拜年贺岁送吉庆。
我看热闹,架着儿子。娃的蛋蛋,绵绵软软,挨着脖项,温热舒坦。过年这几天,更有幸福感一一父子同乐,无比快乐。涌起自豪感一一自产的带把的牛牛娃,抱着架着总有人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怕人说冒仿侵权。
回忆结束,填词三首:
忆江南 . 耍社火
元宵夜
灯映锣鼓喧
几路社火大献演
龙腾狮舞秧歌欢
街道乐翻天
相见欢 . 喜拜年
春节网上相见
喜拜年
乡亲新年快乐更美满
身强健
好运连
日子甜
游子在外向您多祝愿
如梦令 . 乡情
初一天冷雨疏
勾起阵阵乡愁
想回泉河边
拜年会友喝酒
快走 快走
乡亲等候催促
注①: 闵鸿,文化名人,擅长唱戏、写作、书法。曾在本镇司法所工作,曾任腰市政协负责人,现任镇老年协会会长。
作者简介:
屈化民,商州腰市街人,定居咸阳市区。曾任某国防厂处级干部,历任党总支书记、政工师,《中国电子报》特约记者,县政协委员,广东民营企业高管,广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