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让我再次感动
作者:吕晓蓉
早几年,我匆匆读过了余华《活着》长篇小说,如今当我再一次来读,仍让我心灵震动。
《活着》的大背景是上个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中国,正是国家风云变幻,社会经历重大变革的时期。小说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农村的农民所经受的饥寒交迫,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小说的主人公福贵一家几乎经历了一个普通人面对人世间所有的苦,家道中落,从高门大厦搬进了茅草屋,从养尊处优的少爷变成了从田里掘食的佃户,连年的战乱每天都在和死亡擦肩而过,好不容易熬到了解放,做了田地的主人,天天卖力干活却饥不饱腹,最痛苦的就是眼看着亲人一个一个的离世。
但遭遇了人生重重磨难的福贵却奇迹般地挺过来,他依然平静淡然本分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依然顽强豁达地面对人生。到风烛残年之时还牵着一头与他命运相似的老牛过日子。
如今再读《活着》,却对福贵有了深层的认识,面对近乎绝望的生活,死亡并不难,难的是继续活下去。有位哲人说:生活的本质是艰难困苦的,温情脉脉只是它的面纱,能坦然面对迎接生活才是真正的强者。在《人生海海》一书里,也有一句深邃的话:“敢死不是勇气,生活下去才需要勇气”。福贵是一个百折不挠的人,虽然生活给了他重重打击,但他仍活下来。
《活着》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经历了身体和精神折磨的双重痛苦,在生活的夹缝中苦苦挣扎,求得生存的希望。
在故事里有两个人物让我忘不了,一个是福贵的妻子家珍,另一个是他的儿子有庆。
在福贵凄凉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他年轻时是有一个好的家境,是一个大地主的少爷。(他家有一百多亩田地,有大院子),他还有一个美丽温柔的好妻子(家珍)。按福贵自己的话说:“我年轻时真是个乌龟王八蛋”。他又嫖又赌,把家业输光败尽,他父亲手下的一百多亩田地及大宅子全输给了赌王龙二。一家人搬到了茅屋住,老父被他气死。可是他的妻子家珍(米行老板女儿)却不离不弃地仍跟着他过苦日子,为他侍奉老娘和生儿育女,在苦日子中煎熬。在经历了福贵被国民党抓壮丁在外颠沛流离三年中,家珍凭着薄弱的身子苦苦地撑起这个家。好不容易盼到了福贵回到家,而此时家珍已是体弱多病了。在那个所有农民都受饥饿的年代,家珍拖着病殃殃的身体硬撑着去地里劳动,去山上寻野菜。(她患有软骨病)在田里几次摔倒又强行爬起来,到后来实在撑不住了,瘫在了床上。最后,当她看着儿子有庆和女儿凤霞都先她离开人世,她悲痛欲绝,不久凄惨离世。
家珍是个多么好的女人,她温柔善良勤劳,她对公婆尽孝,对一双儿女关心体贴,对家庭尽己之力付出,就是对福贵这个败家子老公也还是不离不弃,陪他终老。她是集所有美好品质的女人!她就像一盏油灯,燃尽了最后一滴油,为福贵这个家耗尽了全部精力。
关于福贵的儿子(有庆),这个还在福贵整天泡在赌场,家珍就怀上的孩子。家珍曾挺着大肚子从乡下几十里路走到县城福贵所在的赌楼跪在福贵脚前,低声细语地劝他回家,可赌红了眼的福贵竟然还打了家珍,要赌馆守门人把家珍拖了出去。当福贵把所有家产都输光了,他的儿子也在此时降生了,好像有庆这个孩子上天早就注定了他的不幸身世。他投生到福贵这个家,没有过上一天的好生活,跟着福贵一家人在饥寒交迫中度日,就在他上小学时,为当地县长夫人难产而献血,让庸医抽光了本来就虚弱的身体全部血液,而当场就倒在地上,再也不起来了。多么善良可怜的孩子啊,死于那个悲哀的时代,死于庸医之手下。
有庆短短的12岁生命里,他也受尽苦难,缺吃少穿……他又是多么的纯洁可爱!
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来评价有庆,他是个少年英雄!他是为救一个难产的妇女而勇敢的挺身而出,把自己鲜活的血液全部献给了别人。
当我看到这里(有庆被庸医抽尽了最后一滴血,一头栽倒在地时),我的心似乎在颤抖,我愤怒!(如果我在场,我要冲去愤怒的抽那个庸医几个耳光)。
当福贵得知儿子好端端的就死了,他那时几乎疯了,他失去了理智,来到了医院见到医生就打,口里嚷着:“你们赔我的儿子,赔我的好儿子呀……”
饥寒交迫的福贵又失去了可爱的儿子,他身心俱碎。他伤心地把儿子背回家乡,背到了他父母的坟地,紧紧地抱着有庆过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把有庆埋在了他父母坟地边,并托付他父母在另个世界多关照这个可怜的孩子。
这一夜福贵的眼泪流干了,眼睛也浑浊了,从此在他眼前再也看不到一个活泼可爱的有庆了,再也看不到有庆每天清晨起来就提着篮子去割草喂羊的身影,再也看不到有庆喂了羊后再飞跑着去上学的身影……
当病在床上的有庆妈妈(家珍)得知儿子一两天没回家了,福贵再也隐瞒不住,他把儿子已死的实情告诉了妻子,这个坚强的妇女从此也就一病不起了。上天对他们这个家实在是雪上加霜,没有半点怜悯呀。最后是一个个亲人都离世,这个家就只剩下福贵。
福贵仍苟且地活着,他把家里所有的积蓄用来买了一头行将被屠夫要屠宰的老牛(老牛在临死前不断地流泪,福贵觉得这头老牛的身世与他相像,就惺惺相惜买下了它。)牵着它一起过日子。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福贵实在太凄苦了,我为他的命运而唏嘘不已。我不禁想:福贵活着的理由是什么呢?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但他还是活着,而且活得平静自在。也许有好些人不能理解,也许好些人在遭遇深重痛苦而一蹶不振,甚至没有生存的希望而轻生。而福贵的坚强活着不得不让我们心生敬意!在此,还是听听作者余华在韩版的自序中的一段话来阐述:“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功,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与苦难、无聊和平庸。
写到此,我仿佛看见了福贵佝偻着身子,步履负重地牵着那头老牛朝我走来……我又似乎还看到了他身后有许多个像福贵的人,他们为了生存而疲惫不堪的样子。余华小说里的福贵不是单调的,他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在中国四、五十年代,我们的民族都在风雨飘摇的岁月中度过,我们的人民也曾经历了水深火热的煎熬,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如今我们的国家强大繁荣,人民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过去的福贵背影早已消失了,换来的是一个个生机勃勃,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积极向上的背影。那些成千上万的在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就是新时代的一个个福贵,他们为了持家糊口,一个个离乡背井,肩负家庭生活重任,为城市建设出力而挣得劳动收入来养活家人,培养孩子上学,他们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生命赋予我们每一个人可贵与美好,我们定当好好珍惜!好好活着!但在人间大爱面前,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在国家需要时刻,我们又能舍生而取义!
2023年12月27日于城步
【作者简介】
吕晓蓉,笔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中学语文教师,县作协会员。平时喜欢用细腻的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近几年来有近百篇散文及现代诗歌发表在全国各大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上,多篇散文获奖,并著有电子文集《悠悠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