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州市诗词学会
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柯友如
2023年12月2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会员代表、各位诗友:
大家下午好!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上任时写了一首五律,首联:“学诗初上阵,岂敢料今天”。老先生如此诗词大家,尚且发出如此“岂敢”的感慨,我才疏学浅,妥妥一后学,更是身同感受,“岂敢”今天。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讲话,实在忐忑不安,实在诚惶诚恐。
我退休的第一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了一首打油诗:自娱自乐莫烦恼,动手动脚种花草。偶尔弄文君莫笑,闲事少管就是了。原本作为归隐田园之人,跑到龙腾凤集、人才荟萃的诗词学会来,找点乐子玩玩而已,做梦没想到站在今天这个位置上,鸠占鹊巢,自愧不已!
今天,室外朔寒凛凛,室内其暖融融,大家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我,我在深深鞠躬致敬的同时,发乎内心地跟大家交个心,表个态。没有高谈阔论,没有豪言壮语,只讲三个字:
第一个字是“学”:向德高望重、学养深厚、领导有方、功勋卓著的余国民会长学习;向默默无闻、不计得失、团结协作、任劳任怨的老一届学会一班人学习;向深耕诗坛、作品颇丰、人品可仰、不吝赐教的各位诗词大家名家学习。
第二个字是“和”:诗词学会不同于党政机关,也不同于企事业单位,是一群同气相求、同类相聚的人,自觉自愿、饶有兴趣地走到一起组成的一个有机集体,没有亲疏之分,没有利益瓜葛,没有新仇旧怨。大家都是奔诗而来,吟诗而约,和诗而乐。所以,要维系这个集体焕发青春,大放异彩,我认为恪守一个“和”字十分重要。我今天讲这个“和”字,绝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亦非无关痛痒的“和事佬”。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格言,源远流长,纷繁闪耀,历久弥新:比如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和谐生活,君子和而不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等……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开宗明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我补一句:万物有“三”、有“和”才喷薄而出,茁壮成长。老祖宗的哲言,我们不得不听。所以在今后我们共同相处的日子里要切记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相向而行,不要互相诋毁,共同把诗会打造成为风清气正的和园。人各有志,诗各有派,动不动就这个瞧不起那个,那个搁不得这个,自恃清高,唯我独尊,这是极其危害的,久而久之,这个集体就会人心涣散,四分五裂。相互学习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搭台补台,才是我们每个人要坚守的本份和底线。
二要阳光四射,不要暮气沉沉,共同把诗会打造成为快快活活的乐园。不能动不动为一件小事,吹胡子、瞪眼睛,死掐死怼,纠结不休,甚至上升为人身攻击,既伤自身,亦损他人,违背了写诗人的初衷,应坚决抵制。纵观我们的队伍,老的八九十岁,小的三四十岁,大家都把写诗当作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法宝,从不勾心斗角,抹黑别人。有的在轮椅上写诗,有的在抗癌中写诗,有的生儿育女写诗,有的客居他乡写诗,心情舒畅,其乐无穷。实践证明:写诗的人心情快乐、健康长寿。
三要亲如一家,不要行同陌路,共同把诗会打造成为人情味浓的家园。互相帮助、互相爱护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我们诗词学会要发扬光大,在诗情浓郁的同时,要多份亲情和友情,使诗词学会成为和谐共生的大家庭。
第三个字“精”:认真制订好诗词学会五年规划,并精心组织实施,落实落地。目标是:建设一个精良的诗词创作基地,打造一支精尖的诗词团队,推举一批精湛的诗词作品。会后我们将分年度制定工作计划,在此不可赘述。
既然大家信任了我,我将要:珍惜接力棒,履好神圣职,朝前不回头,陪好大家玩。用“给我一缕阳光,还你一片绿洲”的理念,回报大家。一是甘当学生。保持不耻下问、不好高骛远的学习态度,学诗写诗,“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二是甘为人梯。不好大喜功,不遗余力地把大家和大家的作品,推到全省、全国的最佳高度,甘为人梯托青云,万朵诗花竞芳芬。三是甘心服务。不为年薪所惑,不为时弊所累,放下架子,放下身段,老老实实为大家服务,诚心诚意为大家办事,不讲价钱,不计得失,当好“三零”(零工资、零补贴、零待遇)学会的守门员、勤务员。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奋斗,鄂州诗词学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最后,以一首和诗作为感言:
步韵周文彰老先生当选第五届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五律诗
履新诗会阵, 责任大于天。
肩上无轻担 ,心中有众贤。
知音吟玉润, 得句唱珠圆。
万里龙骧始 ,忘机续锦篇。
恭录周文彰会长原玉:
学诗初上阵,岂敢料今天。
不负千斤担,多思万口贤。
吟哦从俊杰,管理尚方圆。
追梦新程始,歌当献美篇。
兔年即去,龙年将临,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借此机会,恭祝大家在龙年里,扬龙马精神,生龙子龙孙,顺风顺水,顺心顺意,心想事成,阖家安康!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