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第六期中级班期末考试试卷
-----------------------------------
学员:徐淑荣
学号:wyc6-d306-005
得分:
-----------------------------------
第一题:(8分)
1.给出下列出句的对句(6分)
①佳山水;古桧山。
②月来花弄影; 雨罢树摇风。
③推窗隐隐青山远;绕树蹁蹁赤叶稠。
④强夺天香花有泪;横行王气地无颜。
2.补充完成七言对联两副(2分)
①书中未尽言中妙,画里争如梦里真。
②行人杳杳看西月,去马萧萧向北风。
第二题:(15分)
1.什么是律?律的表现是怎样的?请把讲义中相关定义写在下面空白处。(5分)
答:"律"就是"形",指的是押韵、平仄,对仗等。启功先生说:“所谓律,是指形式排偶和声调和谐的法则。”其实也是指诗整齐化和音乐化的规格。
律的表现为:一是出句平仄交替,对句平仄相对;二是偶数句押平声韵,且必须在一个韵部。
2.下面是四个基本句式的四种变化,请问:①哪些合律?哪些违律?②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5分)
A 仄仄平平仄平仄
B 平平仄仄平平平
C 平平仄仄仄仄仄
D 仄仄仄平仄仄平
答:A 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是“锦鲤翻波”,违律,可用。
B 平平仄仄平平平 三平尾,违律,不可用。
C 平平仄仄仄仄仄 大拗句,违律,可救可用。
D 仄仄仄平仄仄平 孤平句式,违律,不能用。
3.按照“一三五不论"的原则及拗句知识、救拗知识,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共有几种变化?请列在下面:(5分)
答:共五种变化:
① 平仄平平平仄仄(一不论)
②仄仄仄平平仄仄(三不论)
③平仄仄平平仄仄(一、三不论)
④仄仄平平仄平仄(锦鲤翻波)
⑤平仄平平仄平仄(一不论、锦鲤翻波)
第三题:(12分)
1.请从格律法则的角度,鉴别下边联语是出自近体诗,还是出自词,并说明理由。(6分)
①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答:出自北宋·秦观的词《千秋岁·水边沙外》,符合对仗要求。
②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答:出自宋·陈师道的词《菩萨蛮·七夕》。对偶。
③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答:出自北宋·张元千的词《水调歌头·追和》。
④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答:出自南宋·张孝祥的词《水调歌头·泛湘江》,对偶。
⑤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答:出自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对仗。
⑥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答:出自北宋·晏几道的词《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⑦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答:出自宋·李清照的词《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⑧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答:出自北宋·张元千的词《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2.请问下列作品,哪些是格律诗?哪些是古体诗?哪些是绝句?哪些是词?(6分)
①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绝句·清平调三首其一。(李白)
②偶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
古体诗·欸乃曲 五首第一首(元结)
③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体诗·渭城曲 (王维)
④坠雨已辞云,流水难归浦。
遗恨几时休,心抵秋莲苦。
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
弦语愿相逢,知有相逢否?
词·生查子·坠雨已辞云(晏几道)
第四题:(5分)
根据“邻韵通押”和“词林正韵”的分部,请问下列ABCDEFG分部中,哪些属于“邻韵通押”哪些属于“词林正韵”?
答:A质物月(在平水韵入声中,可邻韵通押)。
B合洽。(在词林正韵十九部)
C合叶洽。(在平水韵入声中,可邻韵通押)。
D物月曷黠屑叶。(在词林正韵十八部)
E平声支微齐,上声纸尾荠,去声寘未霁。(可邻韵通押)
F平声支微齐灰(半),上声纸尾荠贿(半),去声寘未霁泰(半)队(半)。
(在词林正韵第三部)
G平声寒删先元(半),上声旱潸铣阮(半),去声翰谏霰愿(半)。
(可邻韵通押,又属词林正韵)
第五题:(10分)
1.格律诗与古体诗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或者说,格律诗产生的内在原因是什么?(5分)
区别: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古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一种诗体,与近体诗相对。它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也可以不齐,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古体诗也被称为古诗或古风。
格律诗产生的内在原因是:
格律诗发展的自身原因:
诗以词汇为结构基础,而格律的形成,又以语言词汇状态、语句结构、声韵变化为依托。而唐代,汉语在这几个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格律诗又叫近体诗,形成于唐初。格律诗之所以形成于唐代,并非偶然。有其社会即外部原因,和诗歌文体自身发展即内部原因。
一是词汇的发展,复音词增多。
二是句型的准备。
三是对偶句的发展日趋完善。
四是四声和平仄学说的成熟。
2.格律诗只能押平声韵。词产生于格律诗之后,受格律诗影响,为什么词可以押仄声韵?(5分)
因为语音美感 ,仄韵的使用可以增强语音美感。通常,仄声字会让音节变长一些,而且带有一些变调。这种音节延长和变调,在听觉上表现出一些优美、动人的效果,让人不自觉地陶醉于其中。如果全是平声字,语音节奏会非常单调,缺乏层次感和动感,读者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感觉。
语言韵律 宋词的创作不仅注重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更注重韵律的变化与处理。韵律是诗词作品中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可以通过音韵的变化和重复,使作品更加婉转深情,给读者带来极致的艺术体验。而仄韵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可以使韵律更加多变,使整篇文章的音调更加协调和优美
第六题:以《荷》为题目或主题,完成一首格律诗。(8分)
要求:
①五律七律均可。
②题目可自拟,但主题必须是“荷”。
③若用五律,首句不入韵;若用七律,首句须入韵。
④限“下平五歌”韵。
七律·咏荷
朗日观莲碧水波,花妍叶密映眸歌。
淤泥不染羞明月,骤雨难收策艳萝。
并蒂双双诗意隽。连枝恰恰画情多。
风流夏景随心赏,亦将清馨伴酒和。
第七题:《富春山居图》(8分)
要求:
①题画创作,欣赏元代黄公山水画《富春山居图》完成创作。图片自行下载欣赏,交作业可附图片也可不附图片。
②形式不限(古体、律诗、绝句、五言、七言、词均可)
③2目可另拟。
题图:
相见欢·盼 (词林正韵第十六部)
赏观名景盈屏。古今惊。水阔云高岭峻、远山情。
四年作。火焚错。景图腾。盼两岸同一卷、共存荣!
第八题:《平沙落雁》(10分)
①题音乐创作。欣赏古琴曲《平沙落雁》,参考《琵琶行》等描写音乐的作品手法,完成创作。
②形式不限。(古体、律诗、绝句、五言、七言、词均可)
③题目可另拟。
七律·听琴 (下平八庚)
霞浮广宇晓阳明,野漠平沙隐乐声。
远岭啼音娇姹影,遥天奏曲婉折鸣。
流云似画吟新句,落雁迷琴忆旧情。
醉赏河山无限好,舒怀岁月定多荣。
第九题:选择一首在本学期望岳雅集公益诗课中所完成的最满意的一首作业,粘贴在下面空白处。(10分)
破阵子·泪露缘 (词林正韵第九部)
绮梦情缘难恋,鸾书造化今何。林妹种诗哀毀稿,宝玉倾心苦惜娥。一声好了歌。
洒尽前生泪露,归来隔世池荷。浅笑红楼奇骨爱,深怨金枝空曲多。一台石记波。
第十题:作品赏析。选择一首历史上您最喜欢的诗词作品,粘贴在下面,并简要说明喜欢的理由。(10分)
喜欢:
忆江上吴处士
唐·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理由:
整首诗围绕着诗题中的“忆”字进行描述,语言生动,感情深厚,既写出了诗人在秋风中思念朋友的凄冷心情,又忆起两人相聚的往事,道尽了对朋友的牵挂与思念。是一首流畅抒情的佳作,尤其是“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经典流传。
--------------------------------
出题: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教研室
注:答完试卷,尽量以文档形式交原作业群。
2024.06.09
望岳六期中级班毕业考试试卷答案及试卷分析
一、毕业、毕业证及助教员聘任:
所有6期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提示一下:本考场群在结束考试工作之后,将保留作为望岳的文学交流群,暂名为“6期总部群”长期存在。请同学们不要轻易退群。退出本群,也就意味着主动放弃了参加在本群进行的各类活动的机会和权益。国有国法,群有群规,望岳各群,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散漫之地。退群是自由的,是每个人的权利。但退群之后若要回群,则必须经校方同意。
凡是进群参加毕业考的同学,都将从望岳6期毕业。我们望岳重过程、重实效,我们把每一次作业,都当做一次考试,严格把关。凡是进群参加毕业考的同学,都已经完成了15场考试,成绩合格,都将毕业。毕业证书,学校有统一模板,可自行下载打印。
所有从望岳6期毕业的同学们,在遵从自愿的原则上,都将被聘任为望岳7期助教员。我们把助教员工作,看作是第2轮的学习。所有望岳人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助教期,是提高最快的阶段。不要把助教工作仅当成一个工作,而是把工作和学习结合在一起,既帮助他人也提高自己。诚挚邀请大家参加这一项公益事业。
注:本期毕业考试试题,仍然沿用上一期试题。以下音频中提到的若干同学的名字,也为往届同学的名字。同学们仅就音频中讲解的知识点,对照自己的答题进行参考即可。
二、五期期末考毕业试卷讲评:
参考答案:
第一题:(8分)
1.给出下列出句的对句(6分)
①佳山水。(略)
②月来花弄影。(本句重点考察“影”字对的是否工稳。是否能用语典对语典。)
③推窗隐隐青山远。(本句重点考察对句“隐隐”这个位置上的形容词所修饰的对象是后面的名词,而非是前面的名词。)
④强夺天香花有泪。(本句重点考察对句要体现“天香”与“花”的互训关系。)
2.补充完成七言对联两副。(略)
第二题:(14分)
1.什么是律?律的表现是怎样的?请把讲义中相关定义写在下面空白处。(4分)
答:所谓律,是指形式排偶与声调和谐的法则,也就是整齐化与音乐化的规格。这种律又被称为格律。具体表现为一句之中以双音节为基本节奏的平仄交替和对句中相同节奏位置上的平仄对立。
2.下面四个基本句式的4种变化,请问哪些合律?哪些违律?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
答:A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是“锦鲤翻波”式,违律,可用。
B平平仄仄平平平,三平尾,违律,不能用。
C平平仄仄仄仄仄,大拗句,违律,对救可用。
D仄仄仄平仄仄平,孤平句式,不违律,不能用。
3.按照“135不论”的原则及拗句知识、救拗知识,基本句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共有几种变化?请列在下面:(5分)
答:共有5种变化:
①一不论:平仄平平平仄仄
②三不论:仄仄仄平平仄仄
③一不论与三不论同用:平仄仄平平仄仄
④锦鲤翻波式:仄仄平平仄平仄
⑤一不论与锦鲤翻波式同用:平仄平平仄平仄
第三题:(10分)
1.请从格律法则的角度鉴别下面联语是出自近体诗还是出自词?并说明理由。(5分)
①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出句、对句尾字均仄收,不属于格律诗,应是词。)
②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可以做首句入韵的格律诗首联。)
③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④濯足夜滩急,晞发北风凉。
⑤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③④⑤以上三句虽是出句仄收,对句平收,但句内节奏点上的平仄关系不相对,故不属格律诗,为词句。)
⑥墙头丹杏雨馀花,门外绿杨风后絮。(对句仄收,不属格律诗,为词句。)
⑦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出句、对句尾字均仄收,不是格律诗,为词句)
⑧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出句、对句尾字均平收。因句内节奏点上的平仄关系相同,排除首句入韵的格律诗的可能性,为词句。)
2.请问下列作品哪些是格律诗?哪些是古体诗?哪些是绝句?哪些是词?(5分)
答:①格律诗。②③④古体诗。①②③绝句。①②③④词。
第4题:根据“邻韵通押”和“词林正韵”的分部,请问下列ABCDEFG分部中,哪些属于“邻韵通押”哪些属于“词林正韵”。(7分)
答:“邻韵通押”ACEG,“词林正韵”BDFG。
第五题:(10分)
1.格律诗与古体诗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或者说,格律诗产生的内在原因是什么?(5分)
答:其本质区别在于与音乐的关系。古体诗总是与音乐相关联的。而格律诗在于探索在离开音乐之后,汉语诗歌依赖于汉语言音节本身的音节美、声调美与声韵美基础之上的音乐性。(答的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语言文字不必相同。)
2.格律诗只能押平声韵,为什么唐宋词可以押仄声韵?
答:格律诗在于探索在离开音乐之后,汉语诗歌依赖于汉语言音节本身的音节美、声调美与声韵美基础之上的音乐性。其基础有两个,一个是韵,一个是律。在韵的方面。格律诗摒弃了上声韵、去声韵和入声韵,选择了最具有音乐性的平声韵,这是格律诗形式美的基础。而唐宋词的音乐性并不依赖于音节而存在,唐宋词本身就是音乐。(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语言文字不必相同。)
第六题:以《荷》为题目或主题,完成一首格律诗。(8分)
答:(略)
第七题:《富春山居图》(8分)
答:(略)
第八题:《平沙落雁》(10分)
答:(略)
第九题:选择一首本学期最满意的作业贴在下面空白处。(10分)
答:(略)
第十题:经典作品赏析。(略)
[语音]
第一题:
[语音]
[语音]
[语音]
[语音]
[语音]
[语音]
第二题:
[语音]
[语音]
[语音]
几个特别的句子:
[语音]
第三题
[语音]
[语音]
[语音]
[语音]
第四题
[语音]
第五题
[语音]
[语音]
[语音]
第六至第十题
[语音]
[语音]
[语音]
[语音]
以上为抽调的一部分试卷。其他没有看到的试卷还有更多。同学们可对照以上答案和讲评对作业群提交的答卷进行自评与互评。
20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