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迹》后 记
齐迎春
经过紧张的组稿、审核、校对等工作,《足迹》(2023年度岢岚三中师生作品选)问世了。
《足迹》是2018年由原岢岚三中校长杨敏、副校长田沁梅首次策划、编撰的,是岢岚三中师生成长的一个见证。该书先后编写了2018年度、2019年度两辑,后因疫情的影响没再续编。今年,岢岚三中新任校长田波对《足迹》这本校本教材的编写高度认可,并提出再次编撰,而且将每年持续编撰下去。
本期《足迹》共收录学生作品53篇,教师作品25篇,共计78篇,连同《序》和《后记》约九万字。这些作品展现出了师生不一样的一面,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了解、认识这些孩子和老师,从而了解和认识到岢岚三中的教育发展理念。
《足迹》的诞生,如春花吐蕊,沧海托日!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岢岚三中涌动的激情,昭示的生机,孕育的希望,看到了在这片萌动着希冀、洋溢着活力的土地上,新人倍出,生机无限。“芳林新叶催旧叶,绿水前波让后波。”不错,森林,一片生生不息的热土,迸发无限生命的源泉,那浓浓的绿不就是千金难买的希望吗?
《足迹》中收录的这些作品,并不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些孩子写的。相反,大多数孩子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他们在作品中展露出的文学天赋与才华,给我们表达的纯真情感及美好愿望带来更多惊喜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对教育教学更深的思索。学习成绩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固然是重要的,但绝不是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孩子们在学习成绩以外表现出来的方方面面的天赋,才是决定这些孩子将来成功成才的关键。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去发现孩子们身上的天赋和亮点,如何引导这些孩子在当今教育的大环境下更好地挖掘、发挥、培养他们的天赋,才是一名教师值得去思索的问题。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承载着家庭、社会乃至世界赋予他们的不同使命。人类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教师,就是要挖掘、发现、培养这些人才,学校就是要给他们提供成长的环境与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这一点岢岚三中做到了。《足迹》编撰之外,学校还有正阳书社、校园广播、足球社、音乐社、美术社、书法社、蓝球社等纷呈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我相信在岢岚三中的这块土壤里,孩子们一定会找到一方属于他们成长的平台,我们就静待他们的绽放吧。
打开这本文集,当我们用心去触摸孩子们这些稚嫩而鲜活的文字,我们内心的尘垢会被慢慢地拭去,我们的内心充盈着感动,我们被文字牵引,我们被童心的真诚、美好、善良感动。每一滴水都闪耀着太阳的光辉,而每一篇文章,都会折射出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虽然他们还未能写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文章,但我们坚信,只要有纯真的童心相伴,他们就可以用手中的笔写出使人眼睛发光的文句。
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溢出了对生命的感激和热爱,在自由的心境中,他们的笔端不再干涩,他们用真情抒写真实的生活。文字,照亮了他们的整个世界。也许,这些文字还不算成熟,但是,我们能从这些文字身上闻到树脂的清香,触到生命的涓流。在那字里行间,刻记着的是孩子们在新世纪里成长的年轮,涌动着的是孩子们的真情与个性。
本辑《足迹》的编撰,得到了田波校长和学校校领导的高度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也十分感谢我们三中的每一位语文老师,他们不仅提供了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而且将孩子们的作品一一进行指导、点评、校对。另外我还要感谢岚漪诗社段晓玲、刘爱萍两位副社长,是她们通过公众号平台系统对我们的每一篇文章进行了认真的审核。我相信《足迹》的问世也必然会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得到他们对我们岢岚三中发展的帮助与厚爱。
时间所限,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瑕疵在所难免。恳请每位读者不吝赐教。新年将至,新的一年,每一位师生定将在自己的工作或学习中继续留下浸透着汗水的足迹,我们相信,有了这些足迹和身影,岢岚三中这片绿野一定会更加生机勃勃。在此,我们也这祝愿我们的学校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过程中,在岢岚教育发展史上留下属于自己的闪亮足迹。
2023年12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