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保护”公益课堂走进三中北校区——
公益讲师教会学生如何分辨和防范性侵害
(推荐:君临天下)

12月19-26日,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滨城区三中北校区邀请滨州星火公益“女童保护”项目讲师走进校园义务授课,给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趣味教学,切实提高了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从而远离性侵害。


本次公益课堂,邀请了山东省道德模范、星火公益创建人之一、“女童保护”项目专员牟玉霞老师及部分讲师。课堂上,讲师循循善诱,从身体的隐私部位讲到什么叫性侵害,再讲到遇到性侵害时该怎么自救;从对陌生人的防范到对熟人、心怀叵测坏人的警惕等等,教育孩子爱惜自己的身体,健康成长。课堂中教育学生特别是女生提高警觉,离家时告知父母出行情况,尽量避免外出独行;牢记父母电话和报警电话,掌握基本安全常识,主动远离危险环境。同时,还给学生们发放了《未成年人防性侵手册》,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女童保护”的相关知识。


学生听课以后,感触颇多,收获满满。六年级1班尹涵悦说:“听这样的公益课,觉得非常有意思,课上主动参与了互动表演,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别人不必要却有意识碰触隐私部位就属于性侵害;面对性侵害,学会勇敢坚定地拒绝,还要学会寻求帮助,万一遭遇不幸,勇敢地告诉家长;以后如果要是从公交车上遇到坏人时,要大喊说我还不满14周岁,难道你想坐牢么?”。

此次课程,共有807名学生及十几名老师参与,老师们表示形式很好、受益匪浅。六年级11班副班主任韩淑悦:“先后听了牟玉霞和其他老师的公益课堂,我收获很多,恰好我们的道法与法治课程中也涉及到了性侵害这部分内容,所以我也主动参与了听课学习,义工讲师的精彩课堂及互动交流对我今后教学很有启发。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能请到处理过此类案件的警察或者法官进入课堂,讲解相关内容,或许是更好的尝试。”

此次公益授课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父母的至爱。通过本次公益授课活动,老师和孩子们收获满满,希望家长们能够重视孩子的防性侵教育,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跟老师们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快乐、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家校合力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据了解,“女童保护”是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曝出多起14岁以下女童遭遇性侵案例,2013年6月1日,全国各地百名女记者联合京华时报社、凤凰网公益频道、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及中青公益频道等媒体单位发起“女童保护”公益项目。2015年7月6日,“女童保护”由公益项目升级为专项基金,设立在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2018年2月,“女童保护”团队成立北京众一公益基金会(非公募),公开募捐继续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合作。2021年“女童保护”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监察厅与“女童保护”团队签署合作备忘录。目前,滨州星火公益“女童保护”团队拥有讲师30位,截止2023年12月26日,总计授课687节,听课班级1023个,受益学生数43197人,家长5889人。此公益课程全部免费,欢迎有意愿的各级小学和幼儿园联系授课,让更多孩子受益于课程。
( 图文编辑:赵长征 )
2023年12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