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莱芜凤城高中凤鸣文学社举办2023《凤鸣》杂志编纂工作启动暨推荐作品改稿会
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素质教育,创建书香校园,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2023年12月24日下午14:30分,凤城高中凤鸣文学社在学校三楼会议室,召开了2023《凤鸣》杂志编纂工作启动暨推荐作品改稿会。
改稿会由文学社副社长张萌老师主讲。
张老师从众多社员来稿中选取了六篇(首)作为典型稿件,体裁涉及小说、散文、旧体诗词、现代诗等,与作者面对面进行了交流,阐述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给社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在分析王正乐同学的小说《老吴的遗产》及李和熤同学的小说《敕勒歌》时,张老师说,写任何体裁,要有自觉的文化行为,要在主题需要的前提下,让文化与情趣的东西有机嵌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这需要多读书、多积累。《红楼梦》里若没有大量诗词和美食文化,其“名著”的品味会大打折扣。创作小说要学会使用铺垫和伏笔。虚构艺术要有真实和恰当的生活逻辑。小说要让形象自己说话,小说要用形象说话,而不是每个人物形象都有作者自己的影子。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形象、身份与情节场景。
在评点杨郁芊同学的散文《靠心灵而伟大的英雄永垂不朽》和吕佳琦同学的散文《中国梦:我的见证与思考》时,张老师指出写熟悉的人物,一定要写出自己独到的东西,复刻历史可以有,但自己的理解不能少。杜甫作为千年之前飘渺苍生的嘴替,将他解读为“英雄”这个构思很好,缺点是开掘的不够。散文写作要有结构感和线索感,它注重“形散而神聚”,思维的跳跃要以合理的结构与线索为基础。它还告诫同学们要懂得收束语言,锤炼字句,避免大喊大叫似的、口号式的句子。咆哮的声音越大,有时反而越苍白无力。他以大师鲁迅与胡适为例,指出看似“平静”的句子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如“孔乙己是站着喝酒又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等。张老师对吕佳琦同学的文章里自己创作的作为“诗证”的近四十行七言旧体诗大加赞赏,甚至开玩笑地问她“是不是抄的哪位名家的”。
张老师在分析作品《我在》时,指出孙佳莹同学这首诗稍加改动就是一首好诗。他提出好诗的标准:巧思、明理、情真、心动。他现场朗诵几首自己认为的好诗,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最后,张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几条提升写作水平的建议:6个“多”: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多练笔,多修改,多请教。两个“用心”:用心生活,用心观察。
社长李胜老师做了总结,在讲话中他说,希望同学们回去认真消化张老师所讲的内容,对照不足,认真改进,切实提升写作水平。他通报了杂志编纂情况,并告知大家一个喜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张炜先生已经亲笔题写了我们的刊名!他还布置了文学社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结合本次征集的稿件情况,李老师最后着重强调要大力整顿我们的文风。
他提出:杜绝新奇古怪、一味追求玄奥而不知所云的作品;
杜绝华而不实、支离破碎、词不达意、晦涩难懂的作品;
杜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品;
杜绝假大空、高大全、喊口号、唱颂歌,整篇语言看不到“自己”的作品。
李老师指出,新颖和创新不等于让人看不懂,要自觉远离不良网文影响,要多读经典著作。以后社刊征稿或向外刊荐稿会欢迎那些结构合理、线索明晰,有真情实感、言之有物、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就先把身边人身边事选取好的角度写好就不错。
今年以来,莱芜凤城高中积极推进社团建设,高度重视文学文化教育及德育工作,大力支持本校凤鸣文学社开展文化活动及编纂《凤鸣》社刊,以展示和宣传本校文学、文化教育及德育成果,增强了校园文化品牌意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张萌)
附图: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