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作者/张 钢
韶山是我从小就感到神圣和向往的地方。记得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毛主席诗词《七律·到韶山》。那是1959年6月,毛泽东离开韶山32年后回到故乡,回首痛苦往事,感叹家乡巨变,写下的气势恢宏的壮丽诗篇,“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从那时候起,到韶山去,就成为我永久的梦想。
这一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初冬的季节,兰州已是树木枯叶,花草灰黄。可是在群山环抱的韶山冲,还是山清水秀,山上是笔直参天的青松和茂密苍翠的绿竹,山下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禾田。
参观毛泽东故居,是此行的目的,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大家有秩序地来到了毛泽东故居前。堂屋正门楣挂“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为邓小平书写。这座孤零零立于山坳里的古老而普通的房子,多少年来,成为极为神圣的象征,不知有多少人千里迢迢,万里迢迢,翻山越岭,涉洋渡海,来参观,来瞻仰。对于我来说,不知从书报影视中看见它多少次,甚至不知在梦中梦见它多少次,而今终于来到了它的跟前,心头禁不住怦怦直跳。
那用掺着稻糠的土坯垒成的灰色的墙,那没有油漆的黑色木板门,那几件古老的农具和家具,那黑乎乎的天棚,那几幅早已泛黄的毛泽东亲人的照片,那南方民居特有的天井里长满的萋萋野草……一切一切都是那样古旧,一切一切都是那样肃穆,古旧肃穆得让人感到有些沉重,然而景仰之情却愈加浓重。
一代伟人就诞生在这里,就在这青山绿水间长大,并从这里走出大山求学求知,探寻真理,从事扭转乾坤的伟大事业。
我怀着难以言表的心情走出毛泽东故居,在其门前照相留念,它将成为永恒的记忆。因为这是世界伟人毛泽东诞生之地,是人们把它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革命的“圣地”!
当我们参观完故居,走出故居,展现眼前的是满眼绿色,大自然的气息使我们心旷神怡,让我们领略到“圣地”灵气和岁月的记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虽然已远逝,但他的丰功伟绩永存,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为此,写了一首短诗,抒发心中的激情。
到韶山
——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
跋涉寻根到韶山,
老迈年高似青年;
红红五星戴头上,
闪闪党徽耀胸前;
军魂民魂主席铸,
理想思想世上传。
奋斗缘为中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