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白塔赋
尚丽清
癸卯岁末兮,鲁班兼程赴北疆。千年沉寂兮,弟子仙功再耸光。喟然不及兮,驾长风弛往。伟乎人哉,万部华严经塔重绽辉煌。
遥遥兮中京大明①,望望兮西京觉山②,百余同胞犹存几!狩猎游牧宿草甸,狼烟铁马卷尘起。数百载行营逶迤兮,抉板升③是举。垂慕汉学兮延师,敬赏田园兮耕植。密檐塔兮兼以八券龛,八方佛兮十六胁侍飞天。

恍恍兮周匝,惚惚兮流水。 历浩劫兮岿然,经风霜兮无惧。 白垩土斑驳兮,前椽参差。幸墙砖无缺兮,黎民多护佑。
千年疮痍兮,晋师施救国济重资。释迦牟尼稳坐莲花兮,耶稣盘桓④。伏羲欣慰兮,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惊世正果奇伟。
通透兮,今世之八卦⑤。唯君子兮,悠然坐观乾坤沧桑。神农昶然兮,契丹肱股融合。
阴山顾影兮,黑水吟诗;宝铎⑥唱和兮,祥云萦回。勿叹东君⑦蹒跚兮,日月轮回自有时。
注释:
①大明,指内蒙古赤峰宁城的辽中京大明塔。
②觉山,即觉山寺塔,位于山西省灵丘县城东南15公里处。后文的密檐塔、八券龛、八方佛、十六胁侍飞天都是辽塔名。
③板升,蒙语baixing 为汉语百姓之音译,有城、屋、堡子之意。
④耶稣盘桓,借指马可·波罗曾游历丰州城。
⑤八卦,最先由伏羲根据燧人氏造设的两幅星图历法《河图洛书》创设。八角白塔内的顶层平台呈八卦图形。
⑥宝铎,指塔上的风铃。
⑦东君: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司春之神,也是太阳神。
【导读】
全文采用倒叙的方式,以突出“博物北疆”的成果。
第一段:开头以“癸卯岁末”特定的时间及“赴北疆”特定的地点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借鲁班的激动——“伟乎人哉”,点明中心,并引起阅读兴趣。
第二段(2-3自然段):引领读者转换视觉,是主人公万部华严经塔(白塔)历史见证人的抒情,以铺陈之笔追溯辽代向汉文化的诸多学习。延师重教、发展农耕、建造形式多样的佛塔,都是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积极作为。并为国家作为重点文物实施保护工作做铺垫。
第三段(4-6)略写修缮工程,但调动多方效应,侧面烘托创建“博物北疆”后具有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尤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实现首尾自然呼应。
若有力所不及之笔,望文友赐教。致谢!
2023.12.27

有凤来仪
尚丽清
噫嘻复噫嘻,阳春曲萦回。
回肠弥回肠,丽日漫北疆。
鲛人跃水面,农夫歌田园。
黑水长调起,东河哈达献。
松木本延年,有卯暗榫合。
架构通天力,阅尽金宋元。
填充城墙砖,窑炉殊一国。
阴山供白垩,圆润似玉琢。
紫气东来兮,北疆蕾齐萌。
凤鸟赏斗拱,天鸡歌旋庭。
蚌壳羞双闭,鹬喙隐山林。
吟鞭染翠微,幸甚歌咏志。
2024.1.13晚
注释:
①有凤来仪,凤凰飞来,翩翩起舞,仪态优美动人。古人认为是吉祥的征兆。
出处《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② 噫嘻,感叹声,“声轻则噫嘻,声重则呜呼”,兼有神圣的意味。出自《诗经》《周颂·噫嘻》,是先秦佚名所作的一首诗。
③阳春曲,《阳春曲》是乐府的曲调名,以阳春表明大好的季节特点,而人逢阳春倍增精神,充满着青春的活力,故而人们赞美阳春。
④鲛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
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人鱼。也指捕鱼者,渔夫。干宝的《搜神记》中记载:“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⑤卯,亦称“卯眼”。器物上安榫头的孔眼。如:卯榫 。 榫(sǔn),榫头。竹、木、石等制造的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⑥紫气东来,指祥瑞之事来临。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后果然老子骑青牛而来。
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⑦天鸡,指万部华严经塔天鸡报晓的传说故事。
⑧鹬、蚌,鹬蚌相争的成语。
⑨吟鞭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为:“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白塔有镜揽春秋
尚丽清
君不见,阴山南,
白塔铜镜泪斑斑,
百感交集岂可堪。
噫嘘哉!插柳人抚手长太息!
君不见,土默川,
赵长城口狼烟漫,
落雁喜萦黑河畔。
噫嘘哉!紫塞枭雄翔几番!
君不见,铜镜酣,
骐骏跫音荡阴山,
莽莽苍苍佑华严。
噫嘘哉!巨型铁掌北疆安!
君不见,千载镜,
绿锈斑驳在重叠,
几多苍生丰州衍。
噫嘘哉!光影折射城变迁!
君不见,七层塔,
层层铜镜仍镶嵌,
一墙四镜八墙咸。
噫嘘哉!光照洞察至峰巅!
君不见,如来坐,
四大皆空执一念,
祈福苍生凝塔尖。
噫嘘哉!镜心之喻乃深潜!
君不见,五大殿,
槭树冠张正参天,
铜镜辉映花海波。
噫嘘哉!泱泱文脉淌续延!
君不见,镜仰视,
高层簇簇接云天,
华严经塔绽新莲。
噫嘘哉!一柱高香越千年!
注释:
①揽,揽笔。
②落雁,指王昭君。
③巨型铁掌,借喻阴山。
④咸,古意“全”“都”。
⑤槭树,位于月亮门里。
⑥“一柱高香”,语带双关:形容万部华严经塔外形;祝愿万部华严经塔在“博物北疆”的历史文化长河间拥有辉煌。
2024年6月1日初稿
6月7日晚定稿
【导读】
大量地以镜为喻,多角度阐明人生哲理。镜在佛教中被赋予了法力,照妖驱魔。如《西游记》第十五回,“乌鸡国金丹救故主”中,文殊菩萨帮悟空捉妖(他取出照妖镜,那妖怪立刻露出了原形)。除了用镜喻佛理之法,兼用明镜比喻光照一切、洞察一切。另外,用镜比喻心性的修炼。
万部华严经塔之龙
尚丽清
对万物心存敬意 似乎
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本
关于龙 典籍
已录有太多的文字
关于万部华严经塔之龙
素得“神来之笔”溢美的我
辗转反侧 反侧辗转
找寻着可行的切入点
午夜方晓
无从下笔 仅
源自对龙无穷无尽的敬畏
龙行踏绛气
天半语相闻
走遍大江南北
名胜古迹 现代豪宅
檐角房脊 龙文化
平添着器宇轩昂
平添着威仪震慑
平添着高贵吉祥……
万部华严经塔
知否 离您最近的俗僧
半个多世纪追随您
竟不得要领的块垒
万部华严经塔
您的基座之上
连续二层檐角
高昂的八八十六个龙头
庇护着丰州城众生安康
连续两层砖柱
雄踞的八八十六条蟠龙
昭示着辽阔北疆
无数精英蓄势待发
檐角龙头 柱上蟠龙
平添着您的不同凡响
平添着景中人的气宇轩昂
给力 早已
不是一个现代词汇
龙文化的古风
力挺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力挺着中华之伟大复兴
找寻丰州故城之龙脉
考古人惊喜着
基座边发掘的汉白玉龙
然 尚不知
深藏于基座下的地宫
还有多少龙在期待发掘
找寻丰州故城之龙脉
游人的目光
在丰州故城博物馆
一遍又一遍
抚摸着碧绿的蟠龙
静潜 修炼
似为龙之为龙的法则
天地万物皆有灵性
万部华严经塔
龙文化已达千年的活教材
各民族交融的大文化
护持着法宝
护持着经卷
更护持着阴山南麓的康泰
2024.6.10晚
无题
尚丽清
入冬 万部华严经塔
开始了又一次沉思
世事无常
起起伏伏的长河
一个个涡流的沉思
深不可及
绵延的文脉
总在深深的沉淀后
崛起
云卷云舒
天道轮回
南无阿弥陀佛
参禅 无门关偈语
仅是一种无奈期冀
北风怒卷白雪飞
恰似滚滚长江东逝水
乱风的嘶鸣间
一座塔直插云天
更见信念
托举着浩然正气
大写着
生命的高度
生命的宽度
生命的强度
生命的长度
……
苍穹留魂
更强大的磁场
在创造奇迹
冲击波正穿越星际
沉思间
人生的通透 昶然于
真真假假的门窗内外
2024.10.20下午初稿
2024.11.9晚修改稿
注释:
无门关偈语
南宋•黄龙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作者简介
尚丽清,文学爱好者。有诗文集《偷一个太阳给自己》(1999年)、诗集《送一个月亮给知己》(2004年)、诗文集《踩着落叶走过》(2018年)。2014-2017年,任《呼和浩特现当代文学史》编辑、责任校对。偶尔写点微型小说、微剧本等,入选多种文集。文学评论,在各种平台发表。2002年发表于《内蒙古电大学刊》的《中国的“诗体小说”》荣入“知网阅读”“道客巴巴”“掌桥科研”文库。

